What I read:《朝鮮牛之味》 朋友曾經研究的主題是朝鮮王國時期與明清兩朝之間的互動,雖然不再以此為研究主軸,但有時會分享與此有關的書籍。 這就是受他蠱惑,加上自己貪嘴而買的書。將近一個月餘的時間都未能把一本書給好好看完,這兩個月內總是買了新書後,立刻把手頭上正在看的那本晾在一旁。這回終於花了一晚時間KO這本。這是介乎學術與科普之間的著作,前大半部是介紹牛肉與高麗、朝鮮之間的關聯,以及它是如何成為這個半島上人民肉食品中的主力。當然有著相關數據與論述來證明牛肉是當時最重要的肉品來源!這點還真顛覆我對他們的認知。 牛對於朝鮮人來說,最主要的功能一如在中國相同:耕作——不過,牠並未因為耕作有功之故,而不似在台灣有種部分不忍吃食的習俗。有趣的是,公牛與母牛的比約是1:2,而食用的多為公牛和小公牛。同時,提到朝鮮自明朝起,就以水牛進貢或互市,高峰期達到一年要進萬頭之多。 從檔案中提到丙子胡亂(後金降服朝鮮)之前,發生嚴重的口蹄疫,造成牛隻大量死亡,緊接著而來的就是廢耕、糧荒與饑荒的惡性循環。而這情況在朝鮮時期,會不斷出現,因為耕作大量仰仗牛力。而口蹄疫嚴重時期,可造成半數牛隻的死亡。因此這種惡性循環成了無法避免的悲劇。 也提到牛肉價格,以與當時的主食米價相比,那麼牛肉的價格要比中國的豬肉還來得便宜。而且牛隻進入盛產高峰期時,朝鮮一年估計要宰殺38萬頭,日宰千頭。 後三分之一的部分就著重在朝鮮人,從皇族、官方,到平民如何料理牛肉,以及牛肉被朝鮮傳統醫學認定具有補品功效。這部分我著實沒啥興趣,很快就瀏覽而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