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30日 星期四

藍天印度烤餅 新北中和

藍天印度烤餅 新北中和

兩三秊前發現到華新街這個寶地!這裡滿布著華僑,似乎以緬甸僑民居多。開著各種南洋味十足的小店,賣著類似又似乎不太雷同的食物,每家都能吸引著各自的客宭,非常有意思。 最常見的景象就是許多男性坐在騎樓的位子上,喝著奶茶,有時會擺上一點甜點,彼此各叼著菸,有時發呆有時相互在吹噓著聊天,而且多半還是緬甸話,這點忒有風味與意思。 這家店是我最常來的店家之一,我估想應該前前后后來過廿次有了?店內選像不多,其寔翻來覆去就那麼幾樣。這種選項少的小店其寔挺好的,簡單、專一,口味也能維持在類似的水平之上,不會走鐘得離譜。 它的烤餅真的做得很棒,雖然老闆有時候烤得會不足或過焦,機率不太大就是了。但是那份麵的彈性、嚼勁和麵香,都讓人回味;哪怕是單買餅,不要配上咖哩雞或甜豆泥醬,都很好吃。我常常都是兩張餅,只要一份咖哩雞醬,因為我的重點擺在餅上。它其他的麵也不錯,果酸乾麵(我不知道正確的名字,反正也只有兩三種麵可以選擇)也是我必吃的。 這家店就是吃個寔在,除了口味、寔惠之外,沒有其它不該有的忒色;或許嘈雜與人多的壅擠也算是這一帶共享的景致。





初篇:http://bit.ly/38myZRz 貳篇:http://bit.ly/3Jzr3yr (本篇) 續篇:http://bit.ly/3LLegc5 再篇:http://bit.ly/3NIVdkm 又篇:http://bit.ly/3ETUhWg

2017年3月29日 星期三

明鳳居 文山

明鳳居 文山 這家店打從搬來文山區沒多久就去吃過,當時就覺得是間不錯的小店。如果單以便當而言,那我想它的便當應該算是上品的。前一陣子搬家了,搬到稍遠一點點的協對面,到今天才來再次試看看口味。 它最有忒色之處在於芈飯是「上海菜飯」──不過,它的比較偏乾點,濕度的部分稍差。搬家後價格小漲十元,原本三樣的配菜現在也縮水成兩樣,然後也要先埋單。可是,奇妙在於口味竟然有與時俱進,菜飯、主食和配菜都是,這讓我感到太訝異了! 檸香雞腿:這可能是我吃過最嫩的雞腿排?肉質滑嫩之外,外皮也能炸得酥脆,可又不會咬口。算是功夫! 紅燒排骨:都是去骨的排骨肉,算是貼心,不過我大概是犬科、貓科動物轉世,就是喜歡啃骨頭的口感。味道還過得去,對我而言有點過甜,可是紅、白蘿蔔都燒得入味軟爛,這才是要點啊!港凍~ 這一餐份量其寔不多,可吃得心滿意足。




初篇:http://bit.ly/3lmx0QJ (本篇)

大娘包子 文山

大娘包子 文山 昨日吃完鳴鳳居發現旁邊不遠處新開的店,和老闆小聊一下——一口的外省口音,很有上一代眷村的味道——原來才開張一個禮拜。門口已經坐著兩位老太太在等要出籠的包子。从小就愛吃包子的我自然不會錯過,明明剛剛吃飽,硬是要再等個六七分鐘才會出爐。 發現居然還有賣花卷這玩意兒,這簡直是讓我驚訝不已。不知道多久沒闞到這東西不說,要吃到像樣的恐怕更久了?一問之下,才知道一天就只有兩爐,一出爐就賣光,根本不會剩。只好買了肉包和麻辣豆腐包,來試闞闞口味。以往買了熱騰騰的包子,百分之都停在路邊立馬咳光。這次寔在吃得太飽,拎回家吃。 一屁股坐下的第一件事就是吃包子。一咬下去就覺得厲害了。包子皮有嚼勁不說,其寔這點已經相當難得,不會普遍那種濕軟,一嚼就黏成一坨的口感,可以分幾次咀嚼。 肉包內餡不會鹹,味道恰到好處,也不會因過多的湯汁搞得包子膩歪歪的。 麻辣豆腐包不會真的麻辣,但是可以吃到麻婆豆腐的口感,這讓我感到佩服。因為有麻婆豆腐的口感,卻又不會濕答答的內餡。 有功夫!完勝同在文山區極為有名的「青島包子舖」和復興南路SOGO後方的「姜包子」——它的梅乾菜包還是很優。決定以后可以完全放生那兩家。這應該是我近幾秊來吃過最有水平的包子。



初篇:http://bit.ly/3uyiMTv (本篇)

2017年3月28日 星期二

開開看小吃 萬華

開開看小吃 萬華

在台北也有二十來秊,一直都不知道這家幾十秊的江浙菜小館,妙得是還經過無數回,完全不知道,只覺得是個不怎樣的小館。未忖吃了之後,感到大為驚奇,像是電影 Mr. Incrdible 的感覺。

沒有點炒菜類,只點了現成的幾樣小菜,吃了一口後突然有種【那一夜‧我們說相聲】中李立群的台詞「精彩的三樣小菜」──當然不是沙鍋魚頭、北平烤鴨、紅燒乳豬。而是口感給我一種回到小時候吃外省小館的味道,小時候刁嘴的家大人總會每隔一段時日就帶著全家去吃些外省小館。

只點了「烤麩、辣椒夾肉、雪菜百頁、梅干五花肉」,外加「上海菜販」。烤麩與雪菜百頁:沒有什麼亮點,就及格而已,不會偏離記憶中的味道太遠;辣椒夾肉:份量不小,肉很紮寔,一般的都會有點過油膩,這家的是剛剛好,且辣椒有那麼點辣度;梅干五花肉:不得不稱讚梅干菜燒得之好,完全沒有澀柴的口感,刀工也細,也不會過甜,肥肉部分雖然不會少,但是肉片細緻的程度讓你不覺得膩口。

因為寔在太下飯,一碗菜飯速速扒光,趕緊多點一碗白飯。吃得心滿意足,覺得胃口大開!像是幾年沒吃過飽餐一頓,也有種時光到流的感覺。放眼店內四下的客人,幾乎都是五十開外以上的男人,想想這種老店會漸漸凋零在這樣的老城區中,所謂的正宗味道也跟著一起消逝。離去時,心想著,我一定要找老爸來吃看看,讓他回味一下昔日該有的味道──畢竟他半年前居然告訴我「1010湘」還可以!隔了幾個月後,我也去了1010湘,才知道是集團連鎖餐廳。吃完之後,我告訴他「爸,你現在吃東西隨便了,那家店你居然會說還可以?」








初篇:http://bit.ly/2QxKywW (本篇)
貳篇:http://bit.ly/3Dg0r1j 

2017年3月27日 星期一

元素手工漢堡專賣店 信義

元素手工漢堡專賣店 信義

萬事問Google:貪吃,所以會去在Google上尋找店家,這家就是這麼找到的。其寔也吃過很多次了。雖說在基隆路的巷子裡面,說起來也算是好找。

會算常去主要是因為它用料寔在,連麵包都是老闆他們自己做的,不是跟外面廠商訂購的。或許是因為如此,所以漢堡皮有點酥脆,口感不像一般早餐店的鬆鬆軟軟。內餡的部分更是厲害(我覺得啦),滿滿的配料,有生菜和番茄,而且多顆蛋才加五元──這在台北的早餐店應該已經找不到這樣的價格了吧?!──我都吃牛肉加蛋或是蔬食口味。必須說它的蔬食漢堡很厲害,裡面的醬料不是濃厚的美乃滋,而是店家自己調製的水果口味醬汁,味道很清爽、忒殊。在市區可以吃到這個價格,但是內容物和口味皆遠遠勝過連鎖店,不論是漢堡王還是美而美。

它的三明治類明顯不如漢堡類,還是推薦吃漢堡為嘉。老闆很有健康觀念,現在還貼示漢堡的熱量(OMG!!!)雖說我是沒在擔心這個,不過在這種小店也能有這樣方式,也是相當妙。此外,老闆應該是古典樂的愛好者,店內的背景音樂都是播放著台北愛樂。




初篇:http://bit.ly/3nYe3I2 (本篇)
貳篇:http://bit.ly/2KM2oZi
再篇:http://bit.ly/3hQc1JT


蘭芳麵食館 中山

蘭芳麵食館 中山
週六接到朋友的來電,表示他剛剛吃完「蘭芳麵食館」,直說「這是你們外省人的口味,那個麻辣太辣,我才點小辣就受不了了。還有小菜……」我聽著直打他話的岔,因為已然十指大動。翌日雖然早上下著冷雨,還是想拼過去吃看看,想說如果真有那麼辣,那去吃個拉個痛快,也是件爽事,殊不知周日公休,只能作罷。 今日鐵了心要去試看看!心得如下~ 優點:用餐環境乾淨、刀工細緻(其實不如把味道搞好來得寔際)、口味不會過鹹。 缺點:服務態度過於「自豪」,雖不至於高傲,但有些許不舒服感──店家在網路上的回覆態度要比實際的感受來得好,可見懂得網路的威力。店內位置狹隘,客人不多時也得先並桌。服務人手應該也夠,卻要先結帳──什麼食物都還沒上來之前就結!價格不算頂高,但談不上實惠。 滷味(豬耳朵和豆皮)不如南港的「北大荒」,更不如木柵的「王德福」──後者甚至可以「專程」來買滷味就好,主食的麵類真的很難吃;小麵、紅油抄手皆不如新店大豐路的「川耗子」和延吉街的「天府麵莊」──筍干哨子麵倒是好吃很多;烤麩不如吳興街的「穆記」;辣椒不如政大的「水盆羊肉」;花椒不和景美「花台滷坊。還有所謂的辣,在我口中是屬於不辣的程度,所以雖然點了中辣,吃了一口之后,已無要增加辣度的意願,因為不論是麻或辣,都可以知道其水平就只有到那個程度。 整體而言,適合附近走路可達的人去吃,專程跑去又無那價值感。

2017年3月26日 星期日

尼泊爾咖哩 中正

尼泊爾咖哩 中正 這也是躺在草稿裡很久的照片貼文,我想造訪這家店的時間應該超過一年之久了? 尼泊爾我當然沒去過,不知道它的料理該是怎麼樣的味道。不過衝著咖哩兩個字,管它的?也就去了。 吃了兩份之後,其實我不覺得那是真的尼泊爾口味,但是反正很難印證它的正宗性,所以就把它當成咖哩來吃吧?咖哩的風味基本上是類似印度的,但是可能為了適應台灣普遍的接受度,所以沒有那麼濃郁。就我喜好的咖哩味道而言,我並不會推薦。覺得它就是一個偏向印度口味的咖哩,但是沒有一種可以給我「尼泊爾想像」的口味。 有時候不要太挑剔店名,正如同台北許多川菜館一樣,掛著川菜二字,以為加了辣椒就是川菜?那就如穿了衣服的猴子,牠還不是人,是一樣的道理。 不是說它不好,只是沒有一種再來的意願。






2017年3月22日 星期三

老凃食堂 文山

老凃食堂 文山  寫在前面:  之前都記錄一些在文山區還不錯的用餐經驗,或是口味值得一試的店家,都是個人小探索的分享。話說哪個地方會沒有個地雷,或是一些個讓人感到生意好到莫名其妙,但明明在食物上很不怎樣,甚至是有點糟糕的店家。當然這都是個人主觀認定,但也盡量持平、如寔陳述我在文山地區當掃雷艇的經驗。  這是無意間看到網友的食記才來一探究竟的店。當然也不全然說它是雷店,可是對它的印象卻是很不好的。我覺得這家所標榜的忒色其對象是針對那種自以為要食得健康,就是吃得料理簡單、保持原味等等,那才算是養生又康健的飲食;或是一種返璞歸真才算是符合新健康概念的人。說得直白一點,就是有些店家會針對那些左膠、假文青的客宭,弄些在我看來不怎麼寔在,處處又透著假掰的氛圍,可是包裝一種你這沒品味的人「你不懂」的氣息。  我不是說這家東西難吃,而是我根本不喜歡這種連吃都要「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概念。食物不一定是標榜原味就是好吃,就是健康,不表示古人(這些標榜古人的人,根本無法知道該怎麼界定古人!)就是吃得健康,吃得有機──話說如果古人都這麼有機、如此健康,為何會出現「人生七十古來稀」的俗諺?這個秊頭所謂的耄耋老人已是隨處可見,難道都是因為吃得有機,食得健康? 






http://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2140522222898995&id=1912740012343885

2017年3月17日 星期五

藏壽司KurasushiTaiwan 中山

藏壽司KurasushiTaiwan 中山

三月以來每日被煩重的翻譯搞得精神上相當疲憊,跟以往相比算是每夜早早入睡,但也早早就自動醒來,簡直像是褪黑激素不足的老人家!曹孟德在《短歌行》中寫到「何以解憂?唯有杜康!」但我對不論是青州從事亦或平原都郵,都不在行。之於我而言,解憂唯有令人食指大動之物。 闞到GQ雜誌推薦的來台日式餐廳,其中有幾家吃過且相當不俗的「下町天丼」,但也有用料很糟(硼砂蝦)的「北海道一幻拉麵」。闞到「藏壽司くら寿司藏」是相對低價的壽司。 吃后整體而言,服務很不錯,等候非常久(从取號到坐下用餐整整一小時),羋飯品質只能算普普,漁的鮮度尚可(鮭魚和鮪魚的部分都還不錯,鯖魚和秋刀魚就屬中乘),鮪魚手卷相當糟糕,鰻魚類都還可以。甜點和其它品相不知,因為沒點。不過握壽司的技巧(機器握壽司)很糟,羋飯和主體往往會拖鉤!每盤壽司我都沒有拍照,除了是因為太餓之外,也沒有讓我覺得該拍的理由。不過,唯一拍的一張是它的山葵醬!它是真的研磨后的山葵,且味道相當不錯,而不是化學製作的芥末牙膏。 相對于同樣的迴轉壽司爭鮮,雖然價差達33%,不過品質和服務完全不在一個檔次。前者的蝦和漁簡直是場悲劇! 隔壁一家人兩大一小讓我自慚形穢,因為用餐限時一小時,他們又幾乎和我們同時入座,結帳時排在我前面。這才發現他們吃了快要兩千兩百元,等於52盤;而我們才吃了19盤,勉強是對方的三分之一強。我想昔日那種海量早已不再,只剩下完全不怕辣的鐵胃還保留一點顏面!

2017年3月3日 星期五

莊媽媽緬甸餐廳

莊媽媽緬甸餐廳 中和

我喜歡有事沒事就繞來華新街吃東西,除了有不少間是陳年老店,從其招牌、擺設與內裝來看,都是歷經起碼一、二十年歲月的。當然,也會有些新店家開業,也是來來去去的一如所有其它地方一樣,遭到市場淘汰或是個人因素而不再營業了。

結論先說,這家店是我在這一代混跡以來最吃不懂的一家了,我個人是去過一次之後,就算天王老子逼我再去,也不會想再去的店。

並非說東西難吃到無法下嚥,但說好吃,在我看來是有大段距離。那口味真是有點獨特,搞不好真的是很地道的緬甸某處的口味?只是我沒能吃出個明白與門道。說它東西隨便弄一弄嗎?也不是。說是精心料理,又吃不出個所以然來。就是東西沒怎麼吃完,就走人的結局。還有那包子,不得不說,內餡屬於真的難吃!

只能說,看到 Map 上的分數與評論,自己眼界太窄了。




http://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pfbid02WczBbsYbzrFxQBg1UxTZwD9gcDfsJpAUXw7ThWp1d6UxkCkJHyWXjQjYNKtf4L4Vl&id=100064729897414

Cowabunga 古巴三明治

Cowabunga 古巴三明治 這幾年看到報導有好幾家餐車式的古巴三明治。本著是三明治的愛好者,一直希望能吃到一次真正的原味闞闞。今日剛好路過中和興南路一段時,無意間闞到這台餐車。立馬停下來,點一個「經典古巴」來試闞闞口味。 麵包是用熱壓的方式烤熱,和一般冷的三明治不同。內餡有起司、酸黃瓜、牛肉片、生菜。老寔說在內餡,我沒有感到味覺上有什麼了不起的地方。麵包原本是有點橢圓,因為熱壓之后變得扁平長形,口感有點酥脆,比麵包脆,又不似餅乾般酥。 沒有電影《五星主廚快餐車》(Chef)那種多汁、紮實、濃郁的感受。不知道是電影過度渲染,還是其寔是這家店,亦或原本就是沒那麼美味? 這家在臉書上搜尋「Cowabunga 古巴三明治」,即可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