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30日 星期六

八里渡船頭雙胞胎竹圍漁港店 大園

八里渡船頭雙胞胎竹圍漁港店 大園 車停在離竹圍漁港魚市比較遠一點的距離,大概需要走個200公尺,而往魚市方向走見到的第一攤就是這家。我喜歡吃雙胞胎和芋頭餅,往往是路邊見到一攤只要不要太不像樣,我都會停下來吃一個的程度。 既然這都是店家了,經過怎麼會錯過呢?所以買了個芋頭餅和雙胞胎,當然它還有其它很多啥類似酸菜包的東西──酸菜包用炸的,那真是等而下之的選項,好吃的就是得包子,蒸出來熱騰騰、麵呼呼的才成。這種炸只會造成更膩的口感而已。 芋頭餅的價格不貴,才賣20,而且個頭挺不小的;跟鹹酥雞攤動則一顆小小的賣15相比,那是真的便宜。可是,這芋泥餡的味道真的不行,也不綿密,咬下去是一坨坨的感覺,芋頭味也不香。這東西如果是這樣的口感和味道,那真的不如不吃。雙胞胎倒是沒有這麼糟糕,裡面空洞感和嚼勁都還可以。單純很訝異這樣的東西還開成連鎖不說,這家的廚房規模還不小,我真的感到太訝異了。難不成竹圍漁港的人每天都來買嗎?



http://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pfbid02tLDUkXnx6h6yNodpRU2L2Gz3ABRVVs2LNyMh6hVWDFdWpKkd9crjQZtbLsgzxHxil&id=1912740012343885

沒有最低,只有更低? 都會發活海產餐廳 大園

沒有最低,只有更低? 都會發活海產餐廳 大園 在魚市內買完東西之後,也近中午用餐時間。於是靠著 Google Map 找到一家當地頗有知名度的海鮮餐廳。進去一看,這才驚覺內部空間極其寬闊,像是三進的四合院一般,既深也廣。那日客人多到個不行,門口服務人員根本沒空招呼你。詢問之後,單單是等到位子可能要等一刻鐘,吃到東西至少是半小時後的事了。那只能回頭去魚市旁邊隨意踩雷好了。 不想走遠,真的是隨便找上這家看起來真的很不靠普的店。進去之後,也沒兩三桌客人,但是可以感到一股慌亂感和不怎麼乾淨。 因為抱著只是墊個肚子隨便塞一點的心態,根本不敢往能吃的路子去想,簡單點了炒飯、炒麵這樣錯不至於到離譜的東西,再多點了個魚皮湯與蛤蠣湯──單純想吃魚皮而已,心想這東西應該不會可怕到哪個程度。 魚皮湯與蛤蠣湯超乎我預期的實在,給的食材還很新鮮,蛤蠣的個頭也很大(本以為會是那種小到不能再小的蛤蠣,結果上來個頭各各都有五十元銅板的大小。)炒麵炒飯就是正常水平的發揮,但也絕非難吃的程度。當下心想,還好不是個大雷坑!通常愈是靠近魚市場邊的餐廳,愈是可怕。 回來看到 Map 的分數:1.9,我都笑出來了。這真的是我看過次低的分數(這是我親身去過的地點),上次這麼低的是個在洛陽停車場那附近的水果飲料攤,沒想到還能遇到這樣的分數?但說實話,以食材和口味來說,真的不會是 1.9 分。大概是店家的態度與環境,讓評分的網友火大了吧?這也是一絕。





What I saw: 永保鮟鱇

What I saw: 永保鮟鱇 去年疫情算是解封的那個階段,跟著朋友來到了竹圍漁港。因為打小飲食習慣,對於海鮮所知甚少,除了真正的黃魚以外,小時候還真沒吃過甚麼魚。縱使小鎮離蘇澳這麼近,對於海產類依然不熟悉。 之後認識「賣麵子」的姚媽一家人,她來自閩北福州外海的小島:馬祖。常常在那與她家蹭飯,這才開始吃了不少海洋生物;每頓飯中,海裡游的佔了絕大多數,陸生四隻腳的那純粹是點綴用。這才領會到吃真正海鮮的樂趣與享受。 這回跟著也是海島人來到這觀光漁港,一如去南方澳般,純粹當個傻屄觀光客。漁港邊的停車場空間不小,但路線規劃得不算好,逆向與違停處處可見──自行拿起交通錐和攔阻線的時常可見,這也是台灣交通的日常。其實稍微走個兩三百公尺,可以停車的地方還不少。 漁港大樓是整棟有空調的,一樓賣現貨,二樓有餐廳。雖然我對海魚的認識很淺薄,可對於價格就算理解了──原因無它,就是平日很愛滑看 Facebook 某個來自嘉義專在夜市叫賣海產的商家,看多了大致上就知道他所能喊出的最低底價會落在哪。那日也跟著朋友在一樓四處亂轉,也有幾攤是拍賣喊價式地在販售鮮貨或處理過的冷凍魚塊。發現這裡的魚貨價格還算實在,不會太坑人(南方澳漁市的就不好說了!哈哈哈)有時還會勸阻朋友那個價格別買,但有些冷凍魚塊的價格確實已經低到專程開車來買都划算的程度;當然前提要是自己能處理啊!像我種懶人,再怎麼愛吃,就只能瞎看看。 此外,開著空調的密閉空間,依然有不少魚販根本不在乎地拿下口罩,大喇喇地在抽著菸。這也不是只有一兩個如此,每排攤販中幾乎都能見到,同業只能鄉愿地裝「瞎」──見到某女業主在攤內抱怨著斜對面的魚販又在抽菸,只聽聞她先生說著,管好你自己的攤位就好;這種無視於法規的抽菸者,也是台灣的日常,在這你又怎麼能避免了? 是日在內瞎逛著時,看到我自小一還是小二就認識的魚種:鮟鱇魚──只是當時只知道它的別名,燈籠魚。來台北之後,才知道這魚無敵美味,看著這尾個頭還不算小的鮟鱇,因為懶得處理,也只好錯過了。當然可以買下專程去送給姚媽,順便蹭頓飯,但是她對於海鮮實在太挑剔,我還是別窮折騰自己,等她找我吃飯就是。哈哈哈~



http://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pfbid02pm3Z1Jhapkd9fgHxeKjvzxsgNHTpGepzvuCTGVjdbo4tfPMDN9DKREwmgT6o7Dndl&id=1912740012343885

2021年10月29日 星期五

韓宮麵 新店

韓宮麵 新店 光明街上吃食小店林立,目測粗估兩側商家應該有個八成都是賣吃的吧?在這麼多店家中,能讓我時不時想去吃一碗的,也只有兩三家,而這是其中之一。 其實沒那麼喜歡吃韓國料理,這是跟日本拉麵或壽司等相比,可能主因跟不怎麼喜歡韓國人有關,或是討厭韓流吧?不過,老闆娘給我全然另一種韓國人的印象之外,也對韓食給了嶄新的價值取捨。 吃過幾家所謂的炒碼麵──感覺就是中式拉麵的擴大豪華版,當然也有很簡約的版本──但並不知道這個口味到底該是如何?自然也不會想去韓國吃看看,畢竟全世界如果只剩下韓國能去的話,我才會去的──朝鮮例外。 老闆娘的個性與刻板印象的韓國人大不相同,除了長相真的很韓國以外。我每次來這毫無例外地都是吃碗海鮮炒碼麵,如果肚子比較餓,那多點一份海鮮煎餅。老闆娘店內只有她一人忙進忙出,其實根本應付不過來。但又因為疫情影響,請人可能只會虧本吧?總見到新員工沒多久就消失了。因此吃碗麵要等上相當久的時間!!!見到 Google Map 給予負評,也都是抱怨這點。幫老闆娘說說話,她就那麼一個人,也就幾口鍋,要在用餐高峰期間應付十來個人,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加上都要現點現做,很難加速或節省步驟。 這回為了吃這碗海鮮炒碼麵,在週末下著雨的情況下,本想沒啥客人不需要等太久,但也硬生生地等了三刻鐘!我第一次等超過半小時,也沒生氣,也沒走人,就慢慢地坐等這碗麵。這真是老闆娘用心處理,加上新鮮食材,現煮而成的一碗麵。我也不知道是否值得等上45分鐘?可陰雨的冷天來上這麼一碗,吃得又熱又暖,飯後鼻涕都會熱流出來的一碗麵,對我而言,這就值了! 真心說,以 150 的價格吃到這樣的口味與內容物,確實整個屌打這條街。老闆娘也問過我,為何大家不能理解她的食物呢(生意遠不如附近的麵店)?我一時也答不上話,但告訴她,客人還是會吃得出來的。有些人吃飯只是圖便宜吃個飽,你這是能吃得到用心與美味。腳傷幾個月不便出門,連新店光明街上都懶得過去,不知道她這店是否安好?




初篇:http://bit.ly/3f7WrnK
貳篇:http://bit.ly/3g3Ig7Z
賡篇:http://bit.ly/3rR7Gc3
續篇:http://bit.ly/34KXb1h
又篇:http://bit.ly/3SOUApQ (本篇)
補篇:http://bit.ly/3Sm5RiL
再篇:http://bit.ly/3vvmOwN 
接篇:http://bit.ly/3ZnrSjg 
連篇:http://bit.ly/47LKvTC
嗣篇:TBD 

見賢思齊 樂食蜀 文山

見賢思齊 樂食蜀 文山 平日喜歡看「阿星探店」。中國是個廣土眾民的國家,領土的廣袤自然培育出多元的飲食風味與習慣,透過他們的介紹能知道很多原本就知道的口味,也見著更多不知道的新奇食物。四川,這是個所有中國美食博主都得去的地方,沒到蜀地走一遭,那就如拼圖缺了一大塊般。 那日見到阿星去到了重慶市,自然吃些重慶小麵之類,其中有家賣碗炸麵。阿星點了碗,在路邊就著小板凳,對著大板凳吃起來。看到那麵中還有幾把空心菜搭配,沉底的調料自然也是紅通通的一堆,也分不清楚到底有了啥?反正在四川,麻與辣是其主旋律,其它都是屬於點綴或搭配而已。但見到有點綠葉子青菜青菜,在那猶如滿江紅的一碗中,還真的大加分,還真如畫龍點睛之妙。 於是把影片連結傳給了「樂食蜀」的老闆,表示來點空心菜不單是在配色與擺盤上的添艷,更能讓味覺與口感加分──一樣是綠葉子青菜,在我看來小白菜更適合牛肉麵,乾拌麵的還是配空心菜吃起來更舒心。 隔幾天正好去吃碗這個碗炸麵,就見到老闆在面上也擺了空心菜,原本辣油的紅湯、炸醬的黑醬與黃色的碗豆,看起來比較暗沉;現在多了綠葉和蔥花,瞬間食慾大增了起來,覺得這碗原本就很過癮的麵,吃起來滋味更豐富,好歹也多了纖維質。

真功夫!食指又大動:http://bit.ly/2ZKwd4Y
真地道!食指依然大動:http://bit.ly/2VOhcw9
超越咖哩口味的「大便」:http://bit.ly/3ktlrZW

2021年10月26日 星期二

三味包食/三味麵食 中正

三味包食/三味麵食 中正 這家包子我吃了好多年,久到記不清到底何時知道這家店的?估計是大一時在中華路轉車,又懶得等公車時,轉進寶慶路一帶亂轉時發現的,應該是從那個時期吃到現在。 這麼多年來,老闆總能維持著相同的水平與口味,雖然中間一度搬遷過至它處──又隔了一陣子我才發現它的新位置──但那包子的味道依然未變,吃進去始終維持那麵皮的筋道與內餡的肉味。難以精準地回復它的獨特之處,但單單以就這種長相的肉包而言,其整體口味在我吃過的包子之中,算是出類拔萃的。雖然我在吃包子這條路上,冤枉路那可是走得不知其數了?但見到包子,那怕是我一見就知道不及格的,通常還是會給自己一個不信邪的機會,好證明眼力不差。 在去完前一篇「巷仔口炒牛羊肉」之後,我通常都會再稍稍繞路過來吃這家包子和餛飩湯,來完成我某種個人的儀式感;畢竟,之所以知道巷仔口,也是包子店老闆力薦的。 它終於把隔壁的點給處理起來,並且有了空調,不然夏天吃熱呼呼的包子,還要喝碗餛飩湯,在原本沒有冷氣的騎樓下吃,那真的是會揮汗成雨啊!這種方式真不是隨便能撐得住的。那日又來了一套簡配,肉包與餛飩湯。很失望,不論是肉包或餛飩湯,那口味很明顯的不一樣了,雖然長相還是那個長相,但一入口味道就不一樣了。那個內餡打的味道硬是不同,是種某個調味料欠缺的感覺,而肉味也不太好。只有那辣椒還是一如既往的沒毛病,只好多來點辣椒來拯救這顆肉包了!而餛飩也是硬塞才吃完的。希望再去時,老闆第二代的女兒們能把老味道給找回來!



What I saw: 枳他媽的原本就是枳!

What I saw: 枳他媽的原本就是枳! 有日騎車走羅斯福路一路回到文山,在其與師大路口時,見到個西方人從左側直接闖過這個路口的紅綠燈,左轉上羅斯福路直騎而去。我騎著很慢,看著遠方的燈號,心想下一個辛亥路口的紅綠燈勢必會攔下他,到那在去罵他就好。等到我快到路口時,確實已經是紅燈了,卻見到他直接闖過辛亥路口兩段南北通向的綠燈車道,完全不顧已經啟動前行的車輛。停在路口的我,遠遠地見到他穿越北向車道後,右轉騎上光啟社前的人行道,往三總方向而走──我就笑出來了,想起 You can run, but you can't hide 這句話。 等到我綠燈後,騎過辛亥路口有條巷子與辛亥路是平行,可直達汀洲路口,於是我便騎到路口等著他。果不其然,沒幾秒他就出現在眼前的轉角處,左轉走汀洲路往公館方向而來。 當他繼續騎著人行道上時,我在巷口等著他,跟他做了國際通用語言的交流:THAT FINGER。本以為他沒瞧見,正想開口問祖安他家十八代時,他停了下來。我心想,太好了! 他操持的歐洲口音的英文問我:為什麼跟他比中指? 我先以英文問他:你會說中文嗎?(我其實猜測他是去師大上中文課的) 他愣住一下回我:不會。 我心想太好了便說:你剛剛闖紅燈了。 他的反應果然一如所有被抓包的人,開口就是否認!我比著比我頭上的行車紀錄器:我全都錄起來了。你是色盲嗎?看不懂紅燈要停嗎?人行道不能騎腳踏車,你不知道嗎? 他還想嘴辯說沒有,我說:你闖了三段紅燈。 他準備離開又嘴:你騎車跟著我就是為了跟我比中指? 我說:我沒跟著你,我比你還早到這。但是,的確為了是跟你比中指。 感覺他很氣,我站起身來把車停在旁邊跟他說:不高興?不然你可以報警,我不會走。 他繼續騎著騎樓與人行道,我左轉騎上汀洲路,我在街對面大喊著:Or you can follow my ass now, you fucking road hog! 其實不是對於闖紅燈老外如此,我對台灣人也是如此,跟不上那些闖紅燈的,只好幫市政府添點收入了。


巷仔口炒牛羊肉 萬華

巷仔口炒牛羊肉 萬華 這家在我還住在萬華時,全然不知道。反倒是搬離之後,來過好幾回。要不是因為住得太遠,不然應該會是三不五時就可以去吃吃的小攤。 這是真的個攤位,是有執照的那種,我上次發現具有執照的攤位是濟南路水煎包──不過,它已經變成了店家,只是不知道執照要如何處理──再次發現店家張貼著執照,就是這家了。看著那許可證,著實覺得很有趣,顛覆了以為地攤就是要躲避警察開單,一如早期的阿宗麵線,學長抓我去吃時,還真見過他躲警察的景況。那張許可證據說已經不再發放了?這我不清楚,但是從路邊攤愈來愈少的現實情況來看,相信市政府是想逐步地淘汰路邊攤的。但看過幾個日本活動屋台的影片,規劃管理得當也是種城市特色。 這家的口味就是沒話說,妥妥的老滋味,在市區還能吃到這種路邊快炒小攤,然後不是靠撒大量味精,在價格與份量上都還不錯的攤家,應該已經很難尋獲了吧?能坐的位子不太多,鮮少見到生意要排隊等太久的情況。不過老闆動作淑練、迅速,總是很快能處理好。 在這還能見到一兩名老人喝著點酒,叫上一兩盤炒菜,喝著酒在那口齒不清地聊天,很有點地方風味。那日去買炒羊肉與炒番茄蛋(這家炒蕃茄蛋那是真美味,酸的口味充分又不會過度遮掩蛋的味道,是個下飯神氣)見到比較獨特的景象:年輕女子跟著應該是操持英國口音的男子竟然坐在那吃這攤,我只是好奇會不會反而是這男子帶這女子來這用餐的?







喝湯來著 十巷咖哩 中山

喝湯來著 十巷咖哩 中山 咖哩飯在台灣普遍的程度應該略遜於拉麵,我這是指開專門店的數量。但是論咖哩飯的方便性與普及性,那應該就高過拉麵了!畢竟連自助餐店都能把咖哩醬煮馬鈴薯當成一到配菜,在賣賣很難吃的咖哩飯也不會是啥難事的。 那種標榜純日式風味的咖哩飯,著實很難吸引我,主因是那股甜味過於突出,往往搶了多種香料調製的咖哩醬味,再加上遇到難吃又不實在的機率頗高,以及近年喜歡裝屄的文青風咖哩,更是讓人望之卻步。 喜歡來這家的原因在於可以「喝湯」。只有第一次來吃時,還配了整份白飯;在第二次來時,只要求半碗飯而已;之後就根本不要白飯了!這家有里肌肉與炸雞兩種,也可以綜合,或是純素的咖哩,其實品項很單純。我個人認為炸雞要比里肌肉好吃得多,而非單純里肌肉的部分表現不佳,是這炸雞真的拿到面前是外焦內嫩,酥脆爽口的外皮一口清脆咬下,內層雞肉滑嫩多汁,感覺好像應該專賣炸雞就好?哈哈。店家給了許多配菜,甚至還有蔬果,吃起來算是均衡,減少罪惡感──不過,說真的那蔬菜的水平實在有點隨便了。 我都是為了可以任意續咖哩而來。一上來就是先把蛋與蔬果給吃光,然後開始喝第一碗咖哩醬(裡面有蒜,此外咖哩醬與印度口味又不一樣,其辛辣刺激的程度遠遠強過日式口味,但又不是像印度口味那麼多元與刺激),喝完之後才開始以第二碗咖哩醬來搭配炸雞。因為沒吃白飯,所以可以喝完五碗醬,似乎還可以再來一碗?但感到有點太鹹了,因而這樣就結束心滿意足的一頓!見到其他網友寫過來這加了八次飯與咖哩醬,這確實太強了──因為真心覺得這家米飯水平算是正常,能吃八碗,確實驚人。




2021年10月23日 星期六

魚村活海鮮 萬里

魚村活海鮮 萬里 在地朋友擺兩桌全海鮮宴請客,他們大夥都從宜蘭出發,專門跑來這吃頓爽快的。這段距離也不算近,都得要有點貪吃,這也才能近乎湊齊兩桌人,好歹也出了數輛車才能成行。 對於海產,我算是個土包子,幾乎認得的魚種都是書本或影片上「立體」的;至於拿到桌上時,往往那是啥都認不出來,更別提其中的細微差異。咱這群人有真正的港邊在地人,自然會清楚海產的差異了──不然也無須從宜蘭風塵僕僕地跑來這,其實原本還有其它活動的,但因為下個不小的雨也就無法成行。 不知多少年沒來過萬里,印象中上回來北海岸大概是十五年以上的事了?不會專程來這吃海產,畢竟南方澳對於我們來說,那是更近得多。不過這條港邊的路,整理得比較整齊、乾淨,停車場也寬闊許多──或許是疫情加上下雨,整條街上幾乎沒有觀光客。 這是真正的全海鮮席,沒有一到菜中有路上的兩腳或四腳獸,樣樣全來自海裡,連個肉絲都沒見到!上了13道菜,那還真是吃個非常飽,真正到了撐的程度。好久沒吃過這種席宴,給我種看到影片中那種全羊、全牛宴一般,著實痛快。港邊的海產餐廳不一定都新鮮、美味──這是過去富基與南方澳的經驗──不過,這家東西確實還滿不錯的,不枉大家從宜蘭專程而來。














http://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pfbid0WZrTTzxHxFYfimo4jeoJjxexLuqxECWUg73BmRADaduZvjteb3eLV8S5iuQiLpuol&id=1912740012343885

2021年10月20日 星期三

會安越式麵包 中和/越南會安黃城麵包 永和

會安越式麵包 中和/越南會安黃城麵包 永和 朋友告訴我它搬家了,來到了永和。知道這消息之後,也是隔了好一陣子才有機會去找看看到底在哪。 按圖索驥,發現它雖然位於巷內髮廊的門口,空間與過去一樣都是小小的一個攤位──這讓我想起小梅當初也是在市場旁巷子的咖啡館門口,租個小空間,但是現在小梅已然獨自租起個小店面了──不過,因為非常緊臨捷運站,巷內進出人潮應該還算過得去。 到了那發現老闆正在抄書。原來老闆嫁來台灣不少年,國語說得已然是相當不錯了,還是具有些許的越南口音,可是對於認字上還覺得有些辛苦。於是她開始超小說,看著網路上的小說,一字字地抄寫在筆記本上。我當下真是嚇著了!自己學了有幾年的外語,如今在讀期刊時遇到的生字還是抄寫在筆記本上,過去也抄寫過近乎半本的《古文觀止》,深知抄寫這些的繁瑣。沒想到生活上其實已經融入本地的她,居然願意花這麼大的功夫去學漢字。我刻意看了看她的筆記,一筆一字抄寫的工整水準要比開單上寫著如狗爬般的員警不知好上多少倍?有時想想身旁認識的人,搞不好那中文字寫得都遠不如這位要融入生活的異鄉人。已經數位化的教學多年,現在學生的字也見過一些,深覺很多都具有張旭的水平!哈哈哈哈哈~ 這個麵包的口味依然未變,會安當地獨特的方式也與南、北越主流的內餡大有不同。北部口味較重,明顯偏鹹口的味道;南方是走清爽路線,酸中帶甜的口感是更為明顯。會安則是另外一種口感,但又並非這兩者之間的中合,連肉餡都不是同樣的模式。不過,越南法國麵包有個共同的好處,店家一定提供會辣的辣椒!這完全打中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