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31日 星期四

香濱燒臘 信義

香濱燒臘 信義 如同前一篇香港 旺角燒臘 雲吞大王有著類似的感受。只是這家是亂逛食記分享的時候看到的。記得當時還在店家門口看到寫著類似「最像大排檔」之類的文字?有時覺得很有意思,店家在抄襲專有名詞時,應該很少真正去探究或理解一下原本的意涵吧? 到這家店時,發覺附近沒啥吃的店家,不過它的生意特好。門口外數人在等著外帶,店門內桌桌客滿不說,許多人都是併桌就食,可見很受歡迎。它現在有 350+ 的評論數,還能有 3.9 顆,的確是很受歡迎。是說「香港 旺角燒臘 雲吞大王」也有 4.1! 我覺得這家就是走著實惠與份量的路線,味道上毫無獨到或突出之處。就在地人吃個簡單止飢而言,那也沒啥好過多挑剔的。 我想身為資深掃雷艇,撞撞不怎麼礙事的雷還是有所必要的!



http://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pfbid0Lg9F8vZ8TN6LHdLNwJWaK1XASHS8eMi8Gq12nQ4egYS5VPRWp25KpPMCJq1cALdol&id=1912740012343885

2017年8月29日 星期二

新光小館/小吃店 文山

新光小館/小吃店 文山 每隔一陣子必然會來到新光路或指南路這覓食,到了新光路不是前去新光小館,就是京華小館。兩家雖為小館,但其實只有新光比較像是小館一點吧?有著真正意義上的炒菜,比較像是餐館。雖然如此,兩家都各自有其特色與有意思之處。 很可惜,後者因夫妻二人年紀大了,作吃的這個體力活已經有點不堪負荷,加上後人也無接手的意願,所以選擇了退休了──至此再也吃不到那樣實在的炒麵疙瘩了! 幾個月前來到這條街上,就是為了吃新光小館的辣椒配油豆腐,還有菜餔蛋。結果來了至少兩三回,都見到大門深鎖的模樣。一開始還以為只是單純遇到突然的休息,心想只是運氣不好。在寫食記時,Google Map上這才發現原來暫時休息了。吃了好多年的小店突然休息,多少有點感到怪怪的不適應,希望只是暫時有事,加上疫情嚴峻到三級的因素,這才暫時休息。 喜歡這家小店,老闆一家人做生意很隨和,看起來不太招呼人,但並不會讓你感到冷淡,老媽媽總是會微笑跟你道別。也因為來到這,才見識到政大搖搖哥,聽聞老闆說起他的背景與故事,他們是住在同條巷子的鄰居,深知他的過往。搖搖哥來找他說著誰也聽不懂的囈語,老闆都會嗯嗯啊阿地跟他說幾句,然後炒個飯給他帶走。 這個小店就是個口味很家常的鄰里小店,方便左鄰右舍吃個簡單一頓的地方,口味上絕對沒啥出眾之處,但開了卅多年,口味也不會能出個啥毛病。不過,這家的辣椒算是極具特色,有著自己的風味,內含點豆豉,辣中帶點小鹹,十分下飯與配菜。單就這點來說,應該屬於我在台北吃過店家辣椒中的三鼎甲進士及第之列。





初篇:(20180613) 2139989679618916 (20171103)
貳篇:http://bit.ly/3hJe0vW (20200224/20200806)
續篇:http://bit.ly/31REFCQ (本篇)
又篇:http://bit.ly/3dYWAxc (20211122)
再篇:http://bit.ly/3VvYfKw (20220113)

2017年8月28日 星期一

咖哩88 文山 歇業

咖哩88 文山 歇業 寫在前面: 之前都記錄一些在文山區還不錯的用餐經驗,或是口味值得一試的店家,都是個人小探索的分享。話說哪個地方會沒有個地雷,或是一些個讓人感到生意好到莫名其妙,但明明在食物上很不怎樣,甚至是有點糟糕的店家。當然這都是個人主觀認定,但也盡量持平、如寔陳述我在文山地區當掃雷艇的經驗。 這家店在我進出文山區的必經之路上,卻完全沒注意過,甚至在看網友的食記時,還想不起它外觀的樣貌。某篇食記上說這家老闆的咖啡得過獎,在新店還開有分店云云。心想既然有賣咖哩,那麼來試看看口味。 一來之后大失望!先點某口味的咖哩,老闆表示還沒弄好,說那個比較耗時,要下午兩三點以后才會好。(既然早知道如此,何必寫在菜單上?或是不早做準備?早都幹甚麼去了?) 當主食端上來之后,看到咖哩的顏色先是失落,再看到是居然是「肉片」!我簡直不敢相信,咖哩飯隨便到拿肉片來應付?咖哩醬汁是日式口味,這點我本來就可以預期,不好吃也就罷了,沒想到標榜咖哩的店名,居然用肉片,我還真是第一次見到這麼隨興的方式。 這些也就算了,在後餐時,見到店員在整理水杯。當他發現某個杯子內似乎有點髒東西,先是用口吹氣吹了幾下,發現弄不掉,於是再用手伸進杯內撥了一下,才滿意地直接把杯子又放在盤上,準備給其他客人使用。說多髒,我是不知道?但是好歹也用水沖洗一下,竟然直接當著客人再面前,用口吹氣要把灰塵吹掉,寔在相當xxoo! 這種直接在客人面前表現的店,加上不及格的咖哩,來了一次都算是多餘,就當是人生當掃雷艇的必經之路。



2017年8月27日 星期日

新店石記惠國飯麵店 新店

新店石記惠國飯麵店 新店 厝邊系列:有一陣子沒刻意寫下在鄰近地區用餐的紀錄了。雖然顯得地域性很狹隘,但生活總是跟主要活動地點最相干。不能老是丈八檯燈,照遠不照近。住在文山區一陣子,在有形的空間上來說,文山區範圍相當大;不過就可活動的選擇來說,相對鄰近的中正大安等區來說,那就小了很多。雖說如此,有時候不過兩三公里遠的用餐選擇,還是顯得相對去的次數少了許多。 這家小館很妙,隱身在德正街的滿裡面的部分,當然德正街本身就不寬,但是沒想到進去之後,曲里拐彎的還相當長,裡面著實有不少住戶。 之前有回在搜尋炒飯時,看到網友的推薦才找上這家。其實吃過許多回了,感想是它沒啥可挑剔的:美味、實在、大份量。 這家的蝦仁炒飯是我最常點的,很有意思的兩點。首先:你若是自己帶餐盒去,點了份大份的(多20元的飯),你拿到的會是超大一份的炒飯,絕對夠男生吃兩餐的量!害我之後都不敢點大份的炒飯,因為真的會吃得太撐了。其次:你可以加蝦的份量,一尾10元,隨你加幾尾。 我幾乎都是外帶,因為店內空間不大,而且大家似乎都是選擇外帶居多?有回在店內用餐,也沒點啥的感覺(如三張圖所示)結果根本吃不完,蝦仁炒飯和炒羊肉都得打包回家。 這家絕對是在地人的好選擇,除了實惠之外,還能兼具美味。





http://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id=1912740012343885&story_fbid=1996752027276016

2017年8月26日 星期六

Jamie'sItalianTaiwan 信義 歇業

Jamie'sItalianTaiwan 信義 歇業 同是貪嘴的大學同學發瘋了,說好要請我吃這「名」家。本著萬是問Google的情況下,先查了一下該店在Google Map上的評價,只有很弱的3.2顆星,所以行前很是擔憂。雖說不用自己掏腰包,但是當專程出門去當名店掃雷艇,也不是個開心的任務! 在那用餐的心得如下: 先不說物超所值,這對一般的店家而言是有點過份的要求;可是對於名店的投射,總會有所期待。進入A11三樓的店家,一進眼簾的就是那或許是 1:1 大小的 Jamie Olivier 人形立牌。老實說,相當像,連我這有臉孔失憶症的人都懷疑是不是真人? 但是以食物而言,並沒有廣告、宣傳或店家所想要呈現那樣的美味。不論是前菜、莎拉、義大利麵和披薩,都只能算是普通,看樣子主廚的名氣高於一切。用餐環境並不算好,為了提供更多坐位的緣故,餐桌間的明顯空間不足,且用餐環境像是麥當勞般地嘈雜。服務生態度是很好的,這點無庸置疑,可是主要是來吃飯,食物本身才是重點,服務和氣氛都是輔助加分之用,不要本末倒置才好。空調不足──在酷熱的中午進入有著空調的大樓,喝著冰開水吃完披薩時,額頭還冒著細汗──服務生卻表示該大樓該地就是如此,但這應該還是有改善之法。 無怪乎,有數百則評論,但是整體評價卻只有 3.2。三百出頭的評價,在 Google Map 上不算少了,難道都是三人成虎、眾口鑠金嗎?雖然店家會做回覆,但是其內容看起來也是官樣文章,不斷剪貼和複製而已。






http://bit.ly/34QY8m6

IceMonster 信義 

IceMonster 信義 同學做了本有關Jamie Oliver的書,加上本身貪吃,所以硬要我跟著去Jamie Oliver同名餐廳吃一次(https://bit.ly/34QY8m6 )我對於名人或銘廚加持的餐廳都不會有太大的興趣,但有人作東,那還是去吃看看好了。美味與否有點兩說,但用餐缺點不少也是真的。後來知道在這種地方營業,地主剝皮之重,要能到多讓人滿意,其實是天方夜譚。因此就更不願意去這類的地方吃飯了。至於這家店收起來,應該與這點無關。 因為來到這,吃完飯後愛吃甜食與冰的朋友,死命都要來這吃碗冰! 碰巧見過這家店原本的一些狀況。那年剛開還叫冰館的時候,一開始生意真的算是慘淡,還是慘烈的程度?但是那時候的品質和價格是相互對得起的,就連不愛吃冰的老爸都願意從臨沂街走過去吃盤簡單的紅豆煉乳冰。 紅了之後那真是兩個世界,感覺像是從七十年代的台灣一躍,穿越時空來到了網路泡沫的年代,中間的歲月全被壓縮了。當年在臨沂街的豆花庄見過上了社會版新聞的老闆和主角,那時還沒成為頭條新聞,後來見報之後,才知道原來是這個樣子。 那天又吃了這碗冰,看到那排隊人潮,還有在那空間下的價格與品質,真覺得做吃的這行生意還真是門大學問。有些東西水就是那麼深!


2017年8月25日 星期五

小曼谷滇泰料理 文山

小曼谷滇泰料理 文山 寫在前面: 在文山區生活了好幾秊,總是會為了吃的傷腦筋,再好吃的店家固然可以常常去吃,但是無法天天去吃,成癮和變膩似乎是身體內兩種,但是相同的渠道和機制?前者的作用不知何時就轉化成後者了?參加某個貪吃者聚集的社宭,見到不少網友皆言文山區的美食比例算是相當稀少;我猜美食定義的主觀性可能比對美女的判斷還要來得更為多樣與嚴苛吧?在此區混了一段時光,那麼也來說說在此區的小發現。 這家店位於道南橋下橋左側的之處,也就是當你離開政大方向,卻不上橋繼續走平面路段的前幾家店。因為這樣的地理位置,所以跟我去政大附近覓食的方向不順,因此很后期才走進這家店。 其寔它比較像是佐近的「阿里郎」、「新光小館」這類的小飯館,但是在基本裝潢上更進化一些,后二者感覺比較隨興與隨意,至於整潔度並未因為裝潢而因此提高許多。哈哈哈 我總覺得台北這些滇、泰、越的小館所提供的餐食應該都已經「在地化」,和真正所謂的「地道」有著一段的差距。有一回遇到一名來台學中文的越南人,問他是否在台北吃過越南牛肉河粉,是否地道?他表示他吃過的口味都有所改變,適應台灣人的口味,不算真的很地道。沒去過上述三個地區,所以無法驗證這樣的說法,但是根據他和家大人的說法,我覺得這樣的推論應該是成立的。畢竟真正地道的口味不見得適合外地人的,一如同許多海外的中餐館都變了味道與菜色。 我猜想這家店開了相當長的一段時日,常見到政大學生三五成宭的入內用餐,不久前鄰近畢業典禮那幾日,用餐時間更是人聲鼎沸地。我不覺得它有多麼好吃,就是沒有很糟,當人多一點之際,大家想吃一點不算太糟的合菜,那麼在選擇上是勝過阿里郎較為單調與類似吃個人客飯的感覺。




http://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pfbid02uY5EL1p44BLdWHBM2LFf4muTLFY2vNQ6SP4Nm7aGv1oxSfHwo843wWNMNjTFQnrPl&id=1912740012343885

2017年8月24日 星期四

杏子豬排 新店

杏子豬排 新店

來到文山區之后,造訪這家店應該有個六七次了?一般來說,個人不喜歡光顧連鎖店。並非連鎖店不嘉,而是連鎖之所以是連鎖,不過就是強調其品質和份量上在各個分店都是一致,童叟無欺而已。其實食材如此繽紛,味覺如此多樣,怎麼可能會標準化到只有一種水平呢?無非就是去除了忒色罷了?

之所以來了數回,主要是看上它的羋飯。偏愛麵食的我,很少能一天兩噸主食都是白羋,總要至少一頓是小麥類的食材,但是幾乎可以餐餐都是麵食,也不會忒別想來一碗大羋飯。

老寔說,這家的炸豬排一點都沒有啥可以大書特書的地方,就是比自助餐店的水準高,平凡符合這家店的價位而已。不知為何,酥炸的外衣與不管是稍油的腰內肉,還是較瘦的里肌肉,口感上都不是搭配挺好的。缺乏一種入口的脆與嫩的結合體!

這次去發現新品,蝦仁南瓜泥的可麗餅(真正菜名我已經忘記了),價位和口感都是一直維持這家店的水平而已。小學時,第一次看到「橘越淮為枳」的故事,總覺得晏嬰真是個會說故事的人!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料理是最能驗證這句話的真諦。在京都吃過日本有名的兩家可麗餅之後,就想起為何小時看每次吃可麗餅都覺得日本人有病,這種東西怎麼會這麼愛?那次的經驗才告訴我,有病的不是日本人,是我們這的人學藝不精,或是調整口味過了頭,把好吃的食物搞得非常可怕。雖然之后還是會偶而點點可麗餅來吃,但是兒時的夢饜總是揮之不去。

沙拉的部份好像有點進步,之前只有些許羅美生菜與大量的高麗菜絲,現在多了點海帶芽和紅、黃椒。最起碼在配色上,讓食者覺得多樣與繽紛些。

不過,最重要的羋飯部分卻是每況愈下!前兩次的羋真有種看起來粒粒分明,還有種晶瑩剔透感,入口彈性和硬度也是上選。之後幾次,不知道是羋的品質改了,還是煮飯的技術沒傳承好,總是愈來愈差。雖然還是挺OK的,不過已經缺乏那種入口時那種「哇!」的感覺。遠遠不如「下町天丼 秋光」的羋飯!





初篇:http://bit.ly/3R12c7V (本篇)
貳篇:http://bit.ly/3S2SumT 

2017年8月20日 星期日

多多中東沙威瑪 宜蘭羅東

多多中東沙威瑪 宜蘭羅東 從十來年前第一次在羅東的街上看到「沙威馬」這種食物以來,就對它充滿著排斥性的好奇;不知為何那時討厭這種外國食物,現在反而很喜歡吃這個東西。 後來常常會去南機場夜市 的買沙威馬來當晚餐,或是宵夜。但是比較喜歡在冬天時去買,因為站在火爐旁邊等待,很暖和;夏天時,我想還是離火爐遠一點吧!成為老顧客以後,總是要求老闆更換我那份沙威馬中的佐料,嚐試各種可能的口味變化。其中有加或不加美乃茲、灑或不灑辣椒粉、麵包烤得更焦黑、一片還是兩片蕃茄等等,甚至回家後自己猛加自己的 Tabasco。朋友總會覺得我很奇怪為啥喜歡吃這個東西,尤其是南機場裡的這家。因為雖然在等的過程中便可以聞到沙威馬的香味,但是入口後,就完全感覺不到其香味。 很久以前就聽朋友們提起位於羅東北城國小斜對面的這家沙威馬,也聽說當地的記者有去採訪過;我自己似乎也曾在電視台看過片段,但是每次回家總是緣慳一面。心想這回是禮拜五中午就到家嚕,總不會買不到了吧?說什麼也要去一嚐口味。 果然沒有失望地買到期待已久的沙威馬,在此稍稍介紹一下內裝與外觀。老闆將蔬菜與羊蔥剁切為小碎塊,麵包也較為長條狀,不似台北的麵包比較橢圓型,如此一來口感好很多。不像其它店家的沙威馬,咬下去時,還會覺得蔬菜葉片太大了,難以入口的感覺。 此外老闆不斷地強調他的烤肉機台是從黎巴嫩進口的,不是本地定做的。他認為台灣的機台火力不足;還有他又強調沙拉醬也是從家鄉進口過來的,果然與本地一般的口味差很多,似乎還有加水果一起去調拌的味道;而且不會過於在遇熱後釋出過多水分,而破壞了整個該有的口感。此外,還有特殊的咖哩粉... It anywise tastes damn good! I swear; nevertheless I believe no god! 有趣的還有可以看到老闆將違規超速的貨車照片貼在旁邊,戰果還頗為豐碩呢!在等待的過程中與老闆瞎扯蛋,老闆能操著流利地中文,當然會有著外國人的口音,有時還會夾雜著令人發噱爆笑的台語。將其中一段對話紀錄下來,讓大家了解一下這寶貝夫婦(當然啦!是我個人覺得老闆夫婦還挺幽默地)

我:你是哪國人啊?
老闆:黎巴嫩啊!
老闆:你知道黎巴嫩嗎?
我:我知道啊!首都是貝魯特,被稱為「東方巴黎」呢。
老闆:對啊。
我:你們那裡以前很亂,在打仗啊!
老闆:是啊!是啊!現在沒有了。
我:不過,最近伊拉克又快開始打啦.。
老闆:(一副厭惡又捉狹地表情)對啊!我們那裡打了十年嚕,現在該換別人打了。
我:(點頭,心想說得也對)
老闆:(做鬼臉地說著)大家要輪流啊!
我:你們營業時間是何時?
老闆:早餐到中餐時間(因為老闆娘是賣那種西式早餐的),下午沒有休息,然後賣到晚餐。
我:歐……
老闆:星一期到星期五都,但是星期三與星期六是半天。
我:歐……(我還是只能接這麼一句)
老闆:(做著鬼臉地說)和對面小學噹噹噹噹的時間一樣(想想也對,我想主要客戶應該是這些小蘿蔔頭們)
我:(先頻頻點頭沒說話)那……星期天怎麼不賣啊?(因為我這個算是外地人平常根本吃不到啊!)
老闆娘:(不知從哪突然跑出來,嚇了我一跳)對啊!我叫他做,他很懶,都不肯做。
老闆:(不太爽的表情,沒說話...)
我:(不知該怎麼辦!懦懦開玩笑地對老闆說) 對啦!這樣我們這種週末才回來的人才吃得到啊,也算是好事啦...
老闆:你結婚了嗎?
我:(心忖這和結婚有啥個關係?)還沒ㄟ
老闆與老闆娘:(很有默契地同時喊出)別結婚!
我:(滿臉都是小丸子般地黑線,也不知該說些什麼,只能傻笑繼續站在那裡苦等我的沙威馬)
老闆娘:(一面在整理桌子一面對著客人我說道)我就知道他會這麼說。
老闆:對啊!結婚不好。(這句話的外國口音特濃厚地)
我:(無法接話,繼續無奈地等啊!)
老闆:我也是人啊,都不讓我休息!妖壽歐!不是人歐!(特別還用上了台語,且放大了音量)
我:(一直在笑,因為聽到一個外國人講台語,還是這樣的字眼,真不知該說些什麼好)
老闆娘:(直搖頭,一副很無奈地表情)
老闆:對吧?
(這時候我轉頭才發現原來還有個丈母娘站在櫃檯後面)
丈母娘: (和我一樣傻笑搖頭不語 其實可以看得出來他們夫婦感情很好的!不過真羨慕北城國小的蘿蔔頭。媽的!我小時後學校對面怎麼沒有這麼好吃的東西?說真的,自從吃過這家的沙威馬後,我不再買其它的沙威馬來吃了。

2017年8月19日 星期六

嘟好燒 宜蘭羅東

嘟好燒 宜蘭羅東

寫在前頭:
在宜蘭羅東這個小鎮前前后后住了有20秊,18歲之前對於這個小鎮可以說是熟悉又不熟悉。東南西北各個方向,該去哪辦事,該去哪找同學,穿街巡巷地毫無任何問題。但是一旦路上遇到異地客問路,那就慘了!除了知道兩三條幹道之外,其它的次要一點幹道路名幾乎都會搞混。總是反問對方,你要找哪家店?經過這麼個幾十秊了,依然對羅東的路名能喊得出來的不到兩位數。去台北讀書之后,對於這個小城的認知是愈發的偏狹,除了到以往常去的店家回憶一下味覺之外,幾乎都龜縮在家中不出門的。雪隧開通后,整個宜蘭成了台北人假日可以當日往返的景點,非宜蘭出身的朋友有時問起我某些網路知名的店家、景點等等,多半是連聽聞都不曾聽聞。有時在想,我可能比很多台北居民還不熟悉宜蘭,頂多就是比他們知道更多遇到塞車時,足以繞過該處的小徑而已?

在此先紀錄一下我回老家會吃的幾家小店,有時候會在二十四小時候會掃過一遍。

這個「餐車」是羅東很獨忒的產物,目前是第二代人在經營,依據我不準確的印象,也是超過40秊的老物了。因為是我小學時期就見過上一代人在賣這東西。

它是個很奇妙的東西,內餡我只吃得出來有紅豆、綠豆、花豆,芋頭,至於其它的添加物,我就不知道有啥。因為那是商業機密,記得看到老闆貼的廣告,還向中標局申起了專利了!外層是一衣的麵粉,裹了這些多樣餡料的泥,然後和在一起,切成一塊塊的小麵糰般,有如小塊的麵疙瘩的大小。在丟入回鍋油──以現在人的健康標準而言,應該跟鹽酥雞一樣糟糕。我必須說那鍋油的顏色還是別探頭去瞧才好──中去炸。起鍋之后,稍微膨脹一些,一個個成不規則的球形狀,大小與小時后的彈珠差不多大小。

它的口感很奇妙,你說它多厲害或好吃也不真的是,而且冷掉之后風味就差了很多。一個人若是買了大分的,誠心建議要寧可徹著會燙嘴配著無糖的茶,趕緊吃完,不然之后那個膩味是讓我有點受不了的。所以每次都只能買個小分吃吃回憶。不過若是外地人,大家分食那麼一小包,每個人趁熱吃個三五球,油炸后酥脆的外皮加上內餡軟鬆呈現出多元的甜味,的確有點意思。對於我而言,單純是吃個念想而已!




初篇:http://bit.ly/3K3cBgZ (本篇)
貳篇:http://bit.ly/3b7gqjN 
續篇:http://bit.ly/39M6dHz
又篇:http://bit.ly/3FkVZ0T 
再篇:http://bit.ly/3j3nAi1 

佐食坊 羅東

佐食坊 羅東

寫在前頭:
在宜蘭羅東這個小鎮前前后后住了有20秊,18歲之前對於這個小鎮可以說是熟悉又不熟悉。東南西北各個方向,該去哪辦事,該去哪找同學,穿街巡巷地毫無任何問題。但是一旦路上遇到異地客問路,那就慘了!除了知道兩三條幹道之外,其它的次要一點幹道路名幾乎都會搞混。總是反問對方,你要找哪家店?經過這麼個幾十秊了,依然對羅東的路名能喊得出來的不到兩位數。去台北讀書之后,對於這個小城的認知是愈發的偏狹,除了到以往常去的店家回憶一下味覺之外,幾乎都龜縮在家中不出門的。雪隧開通后,整個宜蘭成了台北人假日可以當日往返的景點,非宜蘭出身的朋友有時問起我某些網路知名的店家、景點等等,多半是連聽聞都不曾聽聞。有時在想,我可能比很多台北居民還不熟悉宜蘭,頂多就是比他們知道更多遇到塞車時,足以繞過該處的小徑而已?

在此先紀錄一下我回老家會吃的幾家小店,有時候會在二十四小時候會掃過一遍。

這家店還是父親告訴我的,不然我雖經過無數回,但總不會注意。它應該已經開了快20秊了?不過我从來都沒問過店家。店內桌椅、裝潢、廚具、地板等等一切都顯示為老旧的狀態,有些甚至相當斑駁了,這似乎打从我約10秊前開始知道這家店,就已經是如此的景況。

它賣的是純正台式口味的日本拉麵與義大利麵的綜合體,很妙!但是鄉下小店就是如此,那怕是標榜純正道地口味的店,其寔九成九都是走味的咖啡。所以也就不要在乎口味的純正與否,這只是在求飽食一頓或填飽五臟廟之際,還能有個不錯的水平就算是相當令人驚豔的了!

家大人很不願意來此,因為生意太好,排隊要等個十來分鐘,所以他后來鮮少來此,都是我幫忙外帶回家。我是因為不喜歡在內用餐的環境與氣氛,所以一律外帶「茄汁墨魚海鮮麵」回家。它的墨魚麵不是新鮮墨魚汁打的,而是麵條本身就混了墨魚汁做成的。當然口味和新鮮墨魚汁差距相當不小,且我都抱持的著鄉下小地方不要求的概念。單除圖個吃了不會想罵人,那就算是上乘了!

我吃義大利麵忒喜歡加上Tabasco,以這家店的價格是不可能提供這東西的。之前我都是自己帶上大罐的Tabasco去佐餐,直接擺在桌上。最妙的是,有客人直接从我面前拿走,我都得伸手去阻止他。我心想,你來這家店見過有Tabasco這玩意兒嗎?而且還是這種大罐的?


初篇:http://bit.ly/3muwkcU (本篇)
貳篇:http://bit.ly/3k5jvYn
續篇:http://bit.ly/33bAqmb 

徵香排骨大王 羅東

徵香排骨大王 羅東

寫在前頭:
在宜蘭羅東這個小鎮前前后后住了有20秊,18歲之前對於這個小鎮可以說是熟悉又不熟悉。東南西北各個方向,該去哪辦事,該去哪找同學,穿街巡巷地毫無任何問題。但是一旦路上遇到異地客問路,那就慘了!除了知道兩三條幹道之外,其它的次要一點幹道路名幾乎都會搞混。總是反問對方,你要找哪家店?經過這麼個幾十秊了,依然對羅東的路名能喊得出來的不到兩位數。去台北讀書之后,對於這個小城的認知是愈發的偏狹,除了到以往常去的店家回憶一下味覺之外,幾乎都龜縮在家中不出門的。雪隧開通后,整個宜蘭成了台北人假日可以當日往返的景點,非宜蘭出身的朋友有時問起我某些網路知名的店家、景點等等,多半是連聽聞都不曾聽聞。有時在想,我可能比很多台北居民還不熟悉宜蘭,頂多就是比他們知道更多遇到塞車時,足以繞過該處的小徑而已?

在此先紀錄一下我回老家會吃的幾家小店,有時候會在二十四小時候會掃過一遍。

這家便當店原先名字並無徵香二字,其寔也是有回突然見到招牌好像翻新了?才發現原來只有排骨大王四個大字的招牌,怎麼多了個徵香二字?我不知道這家店到底開了多久,也沒打探過。可以肯定有40秊以上的歷史,因為打我小學起,我就知道這家店了。

店面可以說數十秊如一囸,總是那麼破旧到有些骯髒感的程度。每回帶朋友去吃之前,都要三令五申地預先告誡,不然就是要他們在車上坐等,我下去買回來。

我其寔只喜歡吃它家的排骨和白飯,這兩者都算是厲害!在其它地方很少吃過足足以匹配的,除了新店「北之鄉」之外;但是兩家很妙,都有另外一個共同點:配菜奇差無比。不過,后者乾淨整潔的程度與前者相比簡直是天淵之別吧?

它的配菜幾乎是萬秊不變,就那三四樣換來換去。家父不太喜歡買這家的便當,一秊頂多買個一兩次吧?有次問老闆黃爽(多霸氣的名字):你們排骨可不可以小一點?蔬菜多一點──因為都是不費工夫的鹵筍子和滷蛋,再來就是炒得很難吃的高麗菜?老闆還得色地告訴家父:排骨小一點,這樣就不是排骨大王了。

十來秊前已經就是二代在接班了,幾回去都沒見到老闆娘個頭頗小的身影還有那個她那有如獅吼功的大嗓門,味道也似乎有點不同了?這也是種時代縮影的轉變。不過我希望他們能繼續維持現在的水平,因為厲害的便當就是冷掉之后的羋,依然能有相當不俗的口感與彈性:北之鄉和徵香就是有這種本事的電!



初篇:http://bit.ly/2Y90CXX (本篇)
貳篇:http://bit.ly/3EWPgMk 

羅東碳烤燒餅餅店 羅東

羅東碳烤燒餅餅店 羅東

小鎮上有不少家知名的店,有些是連在地人都會常光顧,有些我想只是一時間的網紅店,但我想這家燒餅店滿有機會跟「林場肉羹」一般,成為地標點之一吧?

印象中它應該開業有個20多年了?可能還不到30年。一開始好像並沒有店名招牌,只寫著羅東燒餅店之類的字樣。不過,純地名是無法註冊成商標的。我也搞不清楚這家的正式名稱為何,但是網路上是很容易就找到這家店的資訊。家大人都稱它武記燒餅行,我更簡略,直接用賣燒餅的來簡稱。就像古人稱某知名人物時,會用地名加上姓氏直接稱呼他,像是張江陵(張居正)、李合肥(李鴻章、袁項城(袁世凱)……。

剛開店時,店址就在這了,當時只有老闆夫妻二人。印象中,開始知道這家去買時,他們二人可忙著了。要備料、包餡、做餅、烤餅、打包等等,十分忙碌。,滿口檳榔的老闆,夏天還是帶著厚厚袖套與棉手套,伸進那炭火爐內去貼燒餅與撈燒餅。加上和麵揉餅的職業傷害,時常能見到手腕上的繃帶。但是,也是因為生意十分不惡,才能帶來這份工傷!

漸漸地,生意愈來愈好,員工也愈來愈多。前一陣子經過時,已經沒看見老闆夫妻二人了──或許是中午時間在休息了?算了算店內員工,加起來有十來號人。這在羅東也算是厲害的了,不過廿年多的時間,同樣的店面可以拓展成如此,可見營業額番了多少番?

其實我覺得它只有真正的蔥燒餅好吃,還維持炭火烤的,其它口味打從一開始就是電爐烘烤。早期胡椒餅也是炭火烤的,現在我就不確定了,不過它的胡椒餅真的是非常普通,就跟路邊隨便一家的差不多,完全沒有特色。還是推一下它的蔥燒餅,裡面的油酥與蔥的調和十分到位,還有明顯的豬油香氣,加上炭火獨特的煙火氣息。這麼小小一個燒餅,下午搭配杯釅釅的綠茶,真是相當不錯。



初篇:http://bit.ly/3W9mVKk (本篇)
貳篇:http://bit.ly/3PvXccg 

2017年8月18日 星期五

What I read: 《希特勒回來了!》

 Er ist weider da! 《希特勒回來了!》

(這是本只有 364 頁的小說,卻看了近乎一個月的時間,這陣子的效率實在太低落了。) 

作者 Timur Vermes 虛擬了希特勒並沒有死於 1945 年紅軍攻進第三帝國柏林總理府之前的飲彈自盡,而在沒有解釋的情況下復活在眼下統一之後的聯邦德意志共和國首都柏林的街頭。

除了該有而基本的時空錯亂,以及科技與歷史發展的歧異之處所造成必然的混亂之外;作者模擬希特勒如果身處當下,卻是混合著上個世紀近乎百年前所形成的邏輯與背景,套用他的思維以及可能性的用語,還重複揉合他奮起的最初歷程,把這些元素給整合得維妙維肖不說,似乎還添加了天衣無縫感?

無外乎能在這個將 Adolf Hitler 這個字眼和話題視為禁忌圖騰的德國賣了一百五十萬本。算一算,近乎 2% 的德國人擁有此書。(在台灣大概要賣到 46 萬本,不知道近年來哪本書可以賣到這樣的數字?)

姑且不論主人翁本身具有絕對的爭議性(私忖喜歡二戰主題的人沒有人不會對他不產生一點興趣的!),光就作者融入第三帝國許多的專有名詞和時代背景來襯托與導引讀者進入狀況就十分有趣。而且,作者透過希特勒的「論述」,忒別是點出雖然科技發展改變了許多媒介方式,可是對於現今媒體的操作手段有著歷史上荒謬的重複性再現手段也完全展現出,如果希特勒再生一樣可以玩弄操控。

其實在我看來,作者最深刻的部份不在於嘲弄媒體被操作與愚弄宭众的部份;而是對於當今德國在歐盟中角色扮演的問題,以及對當今政治人物的點評,看似透過希特勒的觀點顯出他本身的荒謬性之外,也確實點破這些問題的破綻之處。對於暢銷的原因,或許就如作者自己所言:「从某個方面來看,是因為你可以感受到一種吸引力。如果拋開成見,你會發現像希特勒這樣的人也是頗有魅力的。書上有些情節,你甚至會認為很有道理。」(我想對於德國、歐洲現代史、國際關係、媒體操作和二戰議題有興趣的人,都會是喜歡這本書的潛在讀者。)



老麵水煎包 信義

老麵水煎包 信義 約莫一秊前跑去看到網路上的推文「N+n 喫早餐」,想要吃個早午餐試試看。沒想到正巧遇上了員工旅遊,店休快一周的時間而撲空。騎車回頭時,經過信義路五段150巷時,突然看到一個路邊攤的水煎包有七八人以上在排隊。在好奇心驅使之下,回頭跟著一起去排隊。闞到一家小小的攤販,員工起碼有個六七人,心想到底這家貌似違章建築的路邊攤水煎包有多厲害,多好吃?能有這多人在排隊。 運氣還不太壞,遇上一批包子剛起鍋,不需要等上第二輪才買到。 闞到價格很低,一律都是七元時有點擔心是因為價格低廉,所以人多。但是瞅到每個包子個頭都很小時,又想那口味應該還成,不然怎麼這麼多人要來排隊? 拿到手之后,立刻在路邊就吃了起來。三種口味我都試了,普通得很,我不覺得有甚麼出眾之處,不值得到排隊等候個十分鐘以上的程度。闞到它擺在一旁的辣椒,我連舀上一小勺的慾望都沒有,完全無法入眼的辣椒。綜合這幾點,我有時候真覺得自己掃雷艇這檔事幹得挺不壞的!



2017年8月16日 星期三

米其早餐店 新店 

米其早餐店 新店 貪吃的人總會四出找東西吃,總是先從附近的地方開發起,然後再慢慢拓展出去。其實離住家不遠的店家並沒有都吃過的一天,總會因為各種因素錯過某些店的。 多年來養成不怎麼吃真正早餐的習慣,沒啥原因,單純起來幾個小時內肚子都不會感到餓而已。有陣子會特意去新店中興路上的三富(現在搬到三民路上了)買起來當午餐吃。但在它搬家與先歇業之間,變得可以吃早午餐的選擇就少了個主力。 於是某日在中興路亂騎時,看到了這家。記得是周末的早上,發現店內人還滿多的,幾乎桌桌都有人。心想生意這樣,應該不會太糟才是。 東西上來之後,我就知道這頓是糟蹋自己的荷包了。它與所有一般的路邊攤早餐店幾無二致,只是是個比較整齊的用餐地點。已經記不得價格,因為吃了那口味之後,管它是個啥,只有個念頭,下次別來了。






http://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pfbid0pFdGRQPeCoC2qeectyqnm7dbiMJEZ5rii6eGUpj1uFYhrGxJFZFnTKiSv98dhLvgl&id=1912740012343885

2017年8月13日 星期日

高記燒臘廚房 新店

高記燒臘廚房 新店

印象中小時候在鄉下小城羅東沒見過廣式燒臘店,來台北讀書後還滿喜歡這種簡單的便當,主因也就是它幾乎沒配菜,就是肉和飯。

發現大台北地區愈來愈多的廣東人(我猜想應該是香港人)開了燒臘店。以往不知道,總以為台北吃到的燒臘應該算是離地道不會太遠才是。過去在香港轉機許多回,總不想踏進那座城市。有回終於刻意在轉機時,在香港勾留了免簽證的最大期限七天,住在那的台灣老友帶我去了幾家有名的茶樓和燒臘店,以及自己在亂逛時隨意找的小店,這才發現原來真是兩個味道。

此後回到了台北,就鮮少會買燒臘便當來吃了,大概純然是種曾經滄海難為水的概念?

在生活最近的木柵與文山自然也有不少家燒臘店,當初是見到它新開,好奇而去。吃過好幾回,味道算是不差了。比起文山區幾家有名的,那簡直好多了;別的不說,起碼看起來就乾淨許多。

這個辣椒、蔥油等調醬,店家總是很霸氣地擺上一盆,任你拿。不是說這家口味多出眾拔尖,但與左近的相比,那算是沒問題了。起碼偶而會想起時,覺得是可以吃吃的東西!



初篇:http://bit.ly/2CZywIu 
貳篇:http://bit.ly/39qdu5K (本篇) 

漁商 文山 歇業

漁商 文山 歇業

寫在前面:
在文山區生活了好幾秊,總是會為了吃的傷腦筋,再好吃的店家固然可以常常去吃,但是無法天天去吃,成癮和變膩似乎是身體內兩種,但是相同的渠道和機制?前者的作用不知何時就轉化成後者了?參加某個貪吃者聚集的社宭,見到不少網友皆言文山區的美食比例算是相當稀少;我猜美食定義的主觀性可能比對美女的判斷還要來得更為多樣與嚴苛吧?在此區混了一段時光,那麼也來說說在此區的小發現。

我想木柵路才是木柵地區的老路,也是早秊主要的商業道路。三十多秊前孩提時期搭公車來木柵,主要的路線就是會行經木柵路。當時的忠順街和木新路還相當簡陋,尤其是後者簡直就是荒涼,兩旁甚至常見稻田和小水塘。這和今日都是住家與樓房的景象截然不同。

忠順街小小一條,我說小是指路的寬度,从早期這條路上就通行公車,就算兩旁沒有停放車輛,公車匯車時都不是可以呼嘯而過的寬度,雖然欣欣客運的公車在行經此路時,完全沒有放慢速度的。但是忠順街在與興隆路口為中心點,在半徑五十到一百公尺之內,兩旁幾乎都是賣各色吃食店家為主。我一直很好奇,為何這個區域能匯集這麼多賣吃的店家?這家小小的賣日式定食,夾有生魚片的小店就開在忠順街上。因為它開在往內退縮的樓房一樓,顯得相當不起眼。

來此吃過有個十來回了?說它非常好吃,那是談不上,但是在文山區來說,想吃一點類似日式的口感,那麼我會來這家的,絕非是木新路上人聲鼎沸的「松町和風小舖」(一整個說台都算不上的口感)。這家店內維持著乾淨、簡單,老闆人也和善、靦腆,不多言多語。已經開了可能有兩秊了,能夠生存下來,其整體素質是不會糟糕的。





http://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1990752074542678&id=1912740012343885 

2017年8月12日 星期六

高百味炸雞 中和

高百味炸雞 中和 中國把 Subway 翻成「賽百味」,其實翻得很不錯,但總覺得怪怪的?可能是受到台語「塞」的影響所及,因此覺得凡是帶了個塞字的音,又與吃的有關,似乎不太優雅?這家炸雞叫「高百味」,讀起來也是怪怪的。 經過這幾次,時常見到人潮排隊選購,讓我有點訝異。在吃完難吃的麵之後,它就在隔壁幾步路的距離,就順便買個炸雞回去吃吃。它的鹹酥雞整塊居然都是肉,骨頭還很少。唯一能吸引人的就是價格很便宜!其它完全沒有特色,如果還有特色的話,那就是難吃了……難怪 Google Map 上評分如此之低?但是,價格也是決定店家生意好壞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