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31日 星期五

What I saw: 澎湖 跨海大橋、中屯風力發電園區、西嶼彈藥本庫軍事文化園區、漁翁島燈塔、池西柱狀玄武岩

台灣真正意義上的唯一離島縣份,那就是澎湖了。中原行政體系介入到台灣從來就不會是甚麼「自古以來」一說,有正式文獻紀錄的都到了元朝時,在澎湖設立澎湖巡檢司。至於東吳時期的夷洲是不是台灣,還是指琉球,史學界還處於爭議之中。利用清明假期來到澎湖,各處知名景點那是明顯少了許多的觀光客,除了太陽也沒那麼毒辣之外,澎湖知名的海峽風依然十分強勁。走了幾個景點,有些是你不可能不經過的地方,有些是看過了還想再看的,也有些是之前來時之後又開發的新景點。

澎湖跨海大橋
打小就知道澎湖的跨海大橋,因為當年郵票還是普遍商品,常用面額的郵票就能見到它,它成為我對澎湖的第一印象,甚至是最深刻的印象。不過,你來到澎湖很難不看到它,或經過它,除非你到其它島嶼全都搭船前往,只要走陸路到西嶼鄉,必然會經過這。其實,它並沒有當初以為的那樣宏偉和深遠,尤其是以現代技術和眼光來看,它還是相對普通的連島橋而已。在旁邊還有個說明碑石,看到那些資料才能感概當時這座橋對於本地人的作用與意義。身為觀光客的我,只能單純像是拍照見證過歷史一般而已。不過,即便非觀光熱潮時間,依然見到許多騎車的大學生,還有開車的老人到此一遊。雖然我也走過無數回,依然不免俗地下車拍照,單純紀錄踏上澎湖的第一站。


中屯風力發電園區
然後就去了中屯風力發電園區。這雖開發成觀光景點,不過,幾乎沒啥觀光客會到這。沿著海邊小道一路走向風力發電機,除了防風林之外,景色十分荒涼。當然,其實之前也看過,但就是喜歡站在風力發電機下方,感受意想著風扇會隨時會跌落的恐怖氣氛,還有看著它旋轉也跟著頭暈的壓力,總有種很解離的感受。這相當單調,但優點就是主打個沒人,海風與風機結合的怪聲,很有點恐怖片的意思。












西嶼彈藥本庫軍事文化園區
西嶼砲台是我覺得澎湖最有意思的人文觀光點之一,這回看到這個所謂「彈藥本庫軍事文化園區」。到此一遊之後,你就能徹底感受到地方政府如何隨意炮製一個破爛地點,然後活生生硬掰成個景點。這個地方只有廢物二字足以形容!或是比廢物還廢物的浪費公帑之舉,來了之後你只想罵髒話而已。





漁翁島燈塔
這個燈塔的園區是開放參觀的,裡面也有些小擺設和介紹說明,但內容不說是相當雞肋嗎?起碼也是十分無用。不過,正個燈塔的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在最西南角落的高台之上,是設置燈塔的絕佳位置。就在燈塔的入口處旁有個看起來像是廢棄的軍營和無線電塔。園區內還有片小墓地,是不對外開放的區域。整體說來,燈塔本身倒是沒有太多值得參觀的點。就是視野四方望去,都十分壯觀的海景。但是發現台灣官方單位的英文說明的正常發揮,錯字錯得都十分詭異。倉庫,單單一個store就足以表示了,或是storeroom,但是硬要畫蛇添足地拆開成兩個字,然後還真的寫錯字。本以為是 e 少畫上一橫,仔細一瞧,是真的就刻錯字母了……真正弄巧成拙。不過,這是各地政府英文告示的正常水平。









池西柱狀玄武岩
聽聞是這幾年才新闢的柱狀玄武岩景觀地。在規模和景緻上,確實不如更為出名的菓葉柱狀玄武岩。只是後者真的擠滿了觀光客,甚至你總能見到對於告示牌警示不該攀爬的遊客,對此置若罔聞。這裡有部分地區還在整修之中,如果按照 Google Map 導航而來,甚至路徑狹窄到你會懷疑自己開錯了路。這片玄武岩斷斷續續的總寬度應該會超過菓葉,不過,許多地段是無法徒步沿著海邊而過,搭船從海上觀看應該更為壯觀。



江巷仔內仙人掌冰 澎湖白沙

江巷仔內仙人掌冰 澎湖白沙

這家遽聞是仙人掌冰的創始店,店家位置有點偏狹,不在路邊,而是在面對通梁保安宮左手邊的巷子內。正因為是真的巷子內的巷子內,店家才在幾個轉角路口上做了告示指標,以利於遊客能如指示找到他們。

在買「旺旺手工海菜煎餅」時,順口問了老闆,夫妻兩人很有趣,完全不顧忌還有其他客人也在,便告訴我,要買「江巷仔內」這家,其它外面的店家或攤販,這時邊指著跨海大橋方向路旁的店家,說他們都是這家批來賣的,貴了許多。大笑著邊跟他們道謝,然後再來找這家。雖有指示,但是也是得先轉進旮旯角之後,才能見到告示。店家給我種「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感覺。

之前去七美島時,買過一瓶仙人掌冰沙,價格不便宜,但是心想那是觀光景點,不坑我這種可能只會去一次的觀光客,還能坑誰呢?都找到製冰的原廠商,怎麼不來吃個冰淇淋看看?雖然份量不算大,一球就是比小時候買的叭噗那種一球還要大些,但是價格確實便宜,兩球才25元。口味上很特別,有點像是火龍果的顏色,紫紅到有些令人擔心的程度,但是味道吃起來就是種很清淡的植物味道,略帶一點點酸味。天熱時,來上一球,解暑又解膩,完全沒有一般冰淇淋吃完反而很膩口的感受。我只是不知道他們到底用哪種仙人掌,會像是這種顏色。

澎湖靠海吃海,以海鮮聞名之外,這真的是在地特色的食物!身為觀光客,確實可以嘗嘗味道。












http://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pfbid0rKz8jgtkE67Q6LJhHC5ryuWETUGCKuptfKD1LQcqoaXE4EEuT37qTEoPCcEhmjw5l&id=100064729897414
 

旺旺手工海菜煎餅 澎湖白沙

旺旺手工海菜煎餅 澎湖白沙

知道這,純粹是網文推薦而來。通樑村離跨海大橋很近,也就大概三百米的距離吧?這還有棵古榕樹很出名,就在廟前長了一大片,順著面前空地上的遮陽棚蔓長開來,一大片地可以遮陰避雨的,頗為壯觀。第一次來澎湖時,就慕名而來看過。它這餐車就落坐在面前的對面,停在港邊的堤岸上。

它是把海菜絞碎了與麵和在一起,然後丟至油鍋內炸。整個會炸得很酥脆,但又還不至於到了餅乾的程度。有點像是很薄的蔥油餅,然後不會太軟塌的口感。可以吃到海菜的味道,但也不會像平常吃海菜那樣,有著很豐裕的海菜味。店家有自製的辣椒,加了不少,因為看它還能單獨賣,以為會很厲害。吃了以後辣椒口味是沒有很厲害啦!但是,以辣度而言,算是比入門及要好,可以吃到辣度的。

看到燒酒螺很猶豫要不要買一份來吃,最後還是沒買。雖然小時候很愛吃那個,淄溜唆一口,整個小小螺肉浸滿著醬油味,過鹹稍辣的口感很是過癮。雖然那是拿來配酒的,可我純粹當成喝醬油的口感。之後才知道那東西極有「特色」,不洗、不煮、直接就泡醬油、泡酒……

加蛋一份煎餅賣60,以觀光客來說,是OK的。畢竟幾秊你也不會來到澎湖一次,加上口味獨特,也談不上大坑。但就在地人來說,應該不會是選項就是了。





2023年3月30日 星期四

What I ate 台中林信一福堂

What I ate 台中林信一福堂

朋友送來一盒檸檬餅,看到上面寫著「法國式點心」,我就笑了。這東西與法國原裝的檸檬塔(Tarte au citron)差距甚大,甚至口味也可說不同。感覺比較像是把法國的瑪德蓮蛋糕(Madeleine)裹上一層檸檬味的巧克力──說到瑪德蓮這東西就感到厭煩,現代散文課上要讀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中他吃瑪德蓮的片段,徹底地會厭惡法文的──這應該是台灣人學習日本人的郢書燕說方式,以訛傳訛變成現在認為是源自法國的點心了。不過,該說不說的,這東西基本味道是不壞的,如果不要弄得太假的話。

雖然這是日本人山寨品,甚至不該說是山寨品,只是冠名的自創品,但這家這東西確實做得不錯。檸檬巧克力做得味道不會太假,沒有那種過度的化學調味口感,巧克力倒著沾黏的厚度也夠,不會因為過薄,一咬就碎了成小碎屑到處掉。裡面的蛋糕口感綿密度也行,濕度保存得不壞。吃起來也不會太甜,我想對於喜歡甜點的人來說,可能會不夠甜?但是,對我這種平日沒忒別需要甜點的人來說,這味道挺好的。
這一查才知道原來這家是來自台中的名店,也才發現台中有不少知名的傳統糕餅店,這應該有甚麼原因才是。











What I ate: 台中林信一福堂

What I ate: 台中林信一福堂

朋友送來一盒檸檬餅,看到上面寫著「法國式點心」,我就笑了。這東西與法國原裝的檸檬塔(Tarte au citron)差距甚大,甚至口味也可說不同。感覺比較像是把法國的瑪德蓮蛋糕(Madeleine)裹上一層檸檬味的巧克力──說到瑪德蓮這東西就感到厭煩,現代散文課上要讀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中他吃瑪德蓮的片段,徹底地會厭惡法文的──這應該是台灣人學習日本人的郢書燕說方式,以訛傳訛變成現在認為是源自法國的點心了。不過,該說不說的,這東西基本味道是不壞的,如果不要弄得太假的話。

雖然這是日本人山寨品,甚至不該說是山寨品,只是冠名的自創品,但這家這東西確實做得不錯。檸檬巧克力做得味道不會太假,沒有那種過度的化學調味口感,巧克力倒著沾黏的厚度也夠,不會因為過薄,一咬就碎了成小碎屑到處掉。裡面的蛋糕口感綿密度也行,濕度保存得不壞。吃起來也不會太甜,我想對於喜歡甜點的人來說,可能會不夠甜?但是,對我這種平日沒忒別需要甜點的人來說,這味道挺好的。

這一查才知道原來這家是來自台中的名店,也才發現台中有不少知名的傳統糕餅店,這應該有甚麼原因才是。



2023年3月29日 星期三

粳餅商行 台中西區

粳餅商行 台中西區

因為去桂蘭麵算是撲了個空,沒有任何備案下,隨意亂搜尋之下,谷歌推薦了這家,那就去吧!

台中與台北給我的感覺差異極大,不單是人,而是地理環境所形塑的延伸感。市區道路的走向,以及城市與人口自然和刻意的發展路徑,都與熟悉的雙北大不相同。地理上較為寬廣的腹地,也是這些歧異點的必然基石。每回穿越這裡的大街小巷時,都會看到某種過去不曾改變,同時又有許多新風貌與變異的感受,交錯出現有時會有種蒙太奇般的奇趣感。來到西區美西街這帶,沿著河圳而行,感到有種寬闊但又狹窄,過去與現代櫛比鱗次的街景。

店面窄窄小小的,裡面空間也不大,大概能硬坐下十出頭人?像是年輕夫妻或情侶的小店,整體是很有這幾年台灣流行的文青風格;這也有優點,起碼都能維持飲食該有的整潔乾淨感。隨意點了些東西,蔥油餅、牛肉捲餅,還有很有名的綠豆鍋餅。餅類的麵食我覺得是屬於還可以的程度,麵的筋道是有,餅也不會太油。不過,這樣的口感與份量來說,實在沒那價值感。因為說麵食的細緻度,那是也談不上的,說調味的突出和餅皮的火候,都只是正常。但是,整體說來是不太符合那價值水平。尤其是綠豆鍋餅,內餡極薄,沒啥綠豆味與口感。小菜與花枝羹……就不知道該怎麼說了,尤其是小菜的分量和價格,那就是個坑吧?

我只能說,真不知道 Google Map 上4.8分是哪來的?哈哈哈~












What I saw: 桂蘭麵

What I saw: 桂蘭麵

忘記是誰丟這家訊息給我,安麗我可以去吃看看。因為工作稍微延擱了點時間,十二點左右到了現場,附近巷弄內一如台中市區既往般,各家門口只要不是停好了車,就是各種路霸方式佔據了可能的停車位。晃了好幾圈好不容易找到位子,到了現場一看,已經放著牌子寫著:售完。哈哈哈~太厲害了,營業時間是到下午兩點,但是才過 12:30 就能賣光了,而且還是平日,並非週六這種假日時間。心想,如果假日豈不正午之前就被掃光了?

站在門口往內瞧了幾眼,發現是個有點年代的老宅改身的文青店,內部昏暗的燈光下,文青風格極為濃厚。只是不知口味如何?感到訝異的是,真沒想到覺得這麼偏離市中心的地方,生意還能這麼好。這個不到一點就能售罄的時間點,應該沒機會吃到才是了。




http://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pfbid02r9VsLqLiUSAELH5e31wd2kruHxUQ7BeJsWnj4d5ddSCFCLvdjBBYSiBNbfQV5mkYl&id=100064729897414 

What I saw: 台北內湖來來豆漿店台中店

What I saw: 台北內湖來來豆漿店台中店

在去找吃的路上,看到這家的招牌。覺得台中人真可憐,需要被台北品牌給荼毒,這麼普通,甚至隨便的中式豆漿店,也需要大張旗鼓地掛著招牌開來台中。真的很難理解這樣水平的店都能開分店,感覺真是祖上有德!哈哈哈~

2023年3月28日 星期二

魯姐姐家庭便當 新竹竹北 歇業

魯姐姐家庭便當 新竹竹北 歇業

因為得到竹北來辦事,停車整理東西時,無意間發現這家店。這條路上的店我都不怎麼能看好,雖然就在貌似很熱鬧的竹北遠百旁邊而已,但平日還真是空盪盪地,幾乎沒啥人車會駐足停留。

單純好奇,加上馬路為寬闊的雙向四線道,平日真的可以任意路邊停車,也不可能車輛正常通行。於是停在店門口,趕緊去吃碗東西看看啥味道。從菜單上看起來主打的味道就是雲南口味,這有點類似中和華新街上的風味。

雖然還算是用餐時間,但店內真沒客人,店家只有在處理幾分外送的餐點。可以容納好幾十人的店內長條空間,顯得更是空蕩了。點了碗麵,和椒麻雞腿。這碗麵我忘記名稱,可能是哨子麵之類的?口味上就是辣、麻、香、酸之間的混合口味,與中國西南川滇貴三省的味道是相符的。但也就是吃碗尋常口味的麵,澆頭調料並沒有特別搶眼之處。椒麻雞也是正常發揮,不過對我來說,不論椒或麻的口味都差了點,醬汁倒是有點鹹了。此外,就是雞腿外皮炸得有些過老。

這家之後又去了兩回,找到很合口味的一碗麵。還心想之後來到竹北,不想花時間再另外去找吃的,就可以來這家應付一頓。沒想到整整一年之後,寫食記搜尋店家資料時,Map上資料顯示已經永久停業了……








初篇:http://bit.ly/4az661Y (本篇)
貳篇:TBD

廟口鴨香飯 新竹北區

廟口鴨香飯 新竹北區

因為到了新竹辦事,中午用餐隨意吃,主要是找個有停車場,吃東西也還算方便的地方,那就是城隍廟附近。那一帶附近有數個停車場,只要不是週末時段,平日那怕是中午,車位也都還可以很快排到。之前來過這家一回,是慕名而來,畢竟它也應該算是竹市有名氣的店家。不過,上回是打包便當外帶,這次有點空坐下內用。中午用餐時分到那,店內生意可真是個好!內用的要排隊,外帶的也是得拿著號碼牌排隊等。店家人手極多,見到門口廚房內外的人手,忙進忙出就沒停過,消化人龍的速度算是快。

點了鴨肉飯、鴨肉麵、燻豆皮和鴨腸。鴨肉飯現場吃的米著實有點太軟,加上鴨肉醬汁的油之後,吃起來口感實在不怎樣。倒是鴨肉面對了我的口味,那個醬汁有股很傳統守旧的滋味。也許正是用了油麵,更適合那股旧有的滋味。鴨腸的口感有點生,是十分脆彈的,但我覺得吃不慣,調味上倒是下了點狠手,口味很重。煙燻豆皮味道也是偏鹹的口味。整體說來,沒吃過的可以慕名來吃吃,談不上吃了覺得太失望,也不會覺得好像下次需要再來。不過,已經這麼有名又排隊,價格還是算是符合信價比的,或許生意也才這麼好吧?

這還是厲害的店家,在整個新竹地區能開到四家店面。不知道為何,同是頗有名氣的鴨肉許,也在新竹能支起四家店。新竹人這麼愛吃鴨肉?







貳篇:http://bit.ly/49mTU3r (本篇)

2023年3月27日 星期一

What I saw: 沒有蛋,毋寧死?

What I saw: 沒有蛋,毋寧死?

去住家附近的全家繳費時,在雜糧行門口看到排起十餘人的隊伍。沒想到在文山區忠順街這一帶,除了賣便當與麵食的「台灣三味」小館之外,竟然連雜糧行都要排隊了?看了看時間,一大早的不會吧?心想這是什麼狀況?

繳完費後,看到人又多了幾個?突然有種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發作的想法,難不成路過人的因此也湊熱鬧,根本不知道在排什麼的情況下,就跟著排起隊伍了。

走到轉角的早餐店買了個鮪魚蛋三明治,果然因為蛋荒缺貨,漲了五元。這時才知道他們到底在排些什麼:買蛋。

因為見到一個女士提著一袋蛋經過,和老闆娘聊了幾句。我這才知道,原來價格已經來到一斤100了,平均一顆蛋要價10元。我這才意識到,打從蛋價破一斤53元之後,我就再也懶得去買蛋。那麼早餐店才漲5元,算是很客氣的了。老闆娘小聲地說,他們店家也不是買不到,只是漲價漲很凶,一箱蛋一週漲一百元(我是不知道一箱蛋是多少斤。)

無法理解有什麼道理非吃蛋不可?蛋白質攝取的種類那麼多。也沒那種疾病是沒了蛋,就會死的。真難理解這種排隊「搶購」民生物資的心理之外,也很難想像為什麼會把台灣物資會如此匱乏?(政治不正確地說,這肯定都不是政府的錯!)當蒜、香菜一斤飆破200或300時,怎麼就不見有人搶購了?哈哈哈

文山區退休人口一定比例頗高,兩年前的排口罩就讓我見識到了。沒想到,他們現在連雞蛋也要搶購。讓我想起美國的開國先賢之一 Patrick Henry 的名言: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不自由毋寧死)這些人似乎沒蛋吃,就會死了一般。

2023年3月26日 星期日

小白ㄔ麵館 文山

小白ㄔ麵館 文山

這家麵館之前也在文山區,離現在的位置也不遠,大概就是個百來米的地方而已,店名也還是一樣的「小白ㄔ」。感覺老闆是所謂外省的後代,從麵與小菜的味道來看,應該也是吧?之前幾年曾經去外帶過一回,經驗很不好。比我晚來的客人都取餐離去了,我所點的卻遲遲未完成。那天店內客人還不算少,於是詢問店員,不過,老闆得知之後情緒馬上就上來了,劈頭蓋臉地以三字經問候其他後台店員。雖然應該是罵著那些年輕的後台,但我卻聽得很不舒服,或許是當時臉還朝著我就開罵了吧?很快地拿到我的餐點時,老闆給了我份小菜致意。我沒要,退了回去。花錢買吃的,不是當大爺,但也不是來看臉色的。店家在紛忙情況下有情緒,很正常,但以隨口三字經外溢情緒,那就……後來,在地某老闆傳了Youtube某段影片給我,表示這老闆好像轉行去當自媒體人了。我看了內容,性質內容完全無法再看,所以當時連頻道名稱都沒能記得。

經過這的時候看到這張橫幅,才知道原來老闆又回來。之後,見到在地社團的貼文,表示老闆重操旧業之外,還帶了個女友回來一起經營。有囸陰雨天再次經過,正好是用餐時段,順道買了碗麻醬麵和份豆皮回去。

麻醬麵味道算是很OK,醬的黏稠度與口感都不錯,不會有油耗味,攪拌後醬汁都足夠支撐整碗麵的量。最害怕麻醬不夠多、不夠油,乾澀澀的麻醬吃起來極為難受,像是在吃乾癟的蚯蚓似的。一般台式的麻醬麵吃起來有點寡,它不但有點黃瓜絲、蔥末之外,還有豆芽菜。這點算是挺好的,一點點青菜都能有畫龍點睛之妙,畢竟現在的麵店時常簡化到讓人感嘆的程度。以鄰近的
小麵店來說,吃吃沒毛病。









2023年3月24日 星期五

雙連麵攤 大同

雙連麵攤 大同

見到網友貼文,發現就在以前算是會專門跑去的「雙連鹹粥」隔壁。可惜,那家粥攤已經收起來好些年了,不然真是台北還能找到數一數二用心煮粥的老攤。想著之前跑去吃粥時,完全沒留心這攤賣麵的,因此才想說雖然賣粥的老闆已經退休了,那去隔壁的老攤也吃看看好了?

老闆是名老嫗了,可能是做了太多年,又是薄利的方式,積年累月下來,脾氣不甚好,那態度是可以明顯感受到的。環境也就是正常路邊攤的發揮,該髒的地方髒,該亂的東西亂。我想就是西方都市來的遊客,會以為這與印度街頭那滿滿都是元素週期表的料理方式,差別只剩下是不是用手直接下去煮了而已?哈哈哈~

點了麻醬麵(其實小時候很喜歡吃路邊麵攤的麻醬麵,那豬油拌著麻醬在與熱麵一道攪和時,散發的豬油和麻醬兩種不同的味道和香氣,讓人口水直流。不過,現在沒了這一口……)只能說,這碗麵是真便宜,但是除了便宜之外,麻醬味道實在不夠,吃起來是麻醬,但口味上就少了那種綿密和香味。還有餛飩湯以及油豆腐,這就根本不值得一提。這就是個小路邊攤,擺了可能幾十年,養活一家人,然後不是為了自己也覺得賣些「有點」好吃而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