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8日 星期二

What I saw: 除了空洞之外,只能想到虛無了。

What I saw: 除了空洞之外,只能想到虛無了。 

從陽明山下山並未再走仰德大道,選擇走後山小路下山,從哪個入口能走下山我是知道的,至於下山之後進入市區的路,我就隨便亂騎亂走。騎著騎著就來到了北投,到了那想再去北投的圖書館坐坐走走──那真是個很可以安安靜靜晃晃的圖書館,大概是市圖所有分館中,唯一口除看書借書之外,還有意思的圖書館吧?

好不容易找到車位,走到那才發現遇到了休館日,才想起圖書館往往在國定假日會休館的。在公園晃蕩了一圈之後,才發現圖書館對面的這棟大樓居然是座「文化館」。要不是沒有門僮,我還以為是哪間比較低調的溫泉旅館?

走進去晃了一小段時間,基本上把所有能看的展間都逛了個遍。主題是凱達格蘭族,早年要不是有「凱達格蘭大道」,真不知道還有這麼一個族的原住民。不過,那麼個大概只有三百米長的過去介壽路,改成甚麼名字都無所謂,畢竟這是法律授與政府的權限,如果不昔其它成本的話。但是,這就叫大道了?那麼更寬闊的幾條南北縱通與東西橫貫的,那又算是啥個?

裡面的展物與介紹,那叫一個乏味與無關,幾乎沒有甚麼可勉強稱為深度的介紹內容,文物複刻也是應該的,但也是貧乏到不行。此外,就是部分空間拿來展覽其它與主旨無關的展覽(當然,全都空蕩蕩的,幾乎沒甚麼觀光客。裡面的工作人員毫無意外地比參觀者還多。)這種空洞的展覽館還好只是稱為文化館,在台灣,我想肯定有更多比這還無趣、貧乏、空洞、虛偽的展覽場所,會不慚大言地稱自以為博物館的。進去之後,就只剩下虛無能帶走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