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 que j'ai vu/What I saw: "Les faits ne sont pas intéressants. C'est le regard sur les faits qui est important." 布列松在中國@北美館 法國攝影巨擘曾受邀到中國進行採訪攝影,分別是國共戰爭的後期與共產中國的大躍進期間。照片的主題都是「人」,而非景,呈現當時中國人的表情與內心。 其中最吸引我的不是他的左傾立場受到紅色中國的邀請去做宣傳,所拍攝到我們在臺灣難以見過的中國,而是48與49年在北平與上海的各色平民,面對動盪不安的局勢與危機。特別是上海金圓券崩潰造成街頭上的瘋狂,以及國民黨軍隊的敗退和外籍人士搭乘美艦撤退到香港的景象。 見過文字上敘述,也曾看過紀錄片的影像,但看到外國人眼中當年老旧、殘破、凋落、破敗的中國,哪怕是最熱鬧的外灘黃浦江頭,也是難以想像若是自身置於該地的感受。 朋友的父親與我有著同樣的祖籍,49年就是在外灘那搭船逃到臺灣,不到半個世紀後就回到他在長江上遠眺的那個碼頭,表示那座碼頭一點都沒變(現在上海的碼頭肯定已經變化到連上海人都認不得的模樣了!) 現如今,過去那個的中國不但遙遠,也是個文化與歷史上沉重負荷,還很可能是該割捨的肉瘤。 家大人離開中國是49年新中國建政之後的事,當他搭著飛機離開成都時,毛澤東早在天安門樓上高喊建立了新中國。 但是,不知道對於曾經目睹過布列松鏡下的老中國那些外省人而言,那又會是怎樣的感受? 之于我,就如同布列松所言,「角度」才是有趣的!事實就是一直都擺在那裡。暨慶幸自己「還」不曾遭逢那場猶如明末東林黨領袖顧憲成的弟弟顧允成以「天崩地坼」來形如明清鼎革的變局,也對未能經歷我自己老爺曾經目睹與參與近代中國史上最大變動(從辛亥革命到國共內戰)的歷史淘洗。
http://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pfbid02bwDSAAqhY8bi2DGLFGaCF5wNooydiZHW9wLW7ZgCixyiNb6mvjb548rRFa3XQ9cDl&id=191274001234388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