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5日 星期二

What I saw: 天送埤火車站

What I saw: 天送埤火車站
楔子: 年假期間回到老家小鎮,除了窩在家裡玩著20年前的 Dreamcast 機台遊戲,看了本錯誤百出的《海權爭霸》之外沒啥特殊的活動:只剩下吃吃多半屬於回憶中的味道,因此加以整理一番。在此之外,意外地算是有三、四個勉強算是極其意外的走春地點,也加以記錄一番。 日本人為了開採太平山上的檜木,修建从三星到羅東的特殊窄軌鐵道(不是標準窄軌)。1925年開始營運,直到1979年停運。我小時候對此沒有印象,但是住家離林務局羅東站不遠,確實看過已經為雜草所淹沒的荒廢鐵道。三星鄉公所修復了其中一座老車站,並重造火車讓遊客搭乘。 要不是因為刻意繞道三星前往圓山,選擇多走30公里的泰雅大橋,而只有一半距離從大洲到員山的葫蘆堵大橋,這才發現就在路邊可見的這個復刻不太具有歷史保存意義的小站。 沒有太久就可以逛完這個小到不能再小的車站。沒人在乎這個小站與宜蘭林業之間曾經極其興盛的歷史,也不在乎保存它在文化上的意義,單純淪為一個提供家長帶著小孩,或是老人家搭乘原本只是拿來載檜木的板車,卻搞得像是過去載客的小火車。這就是我們所習慣的文化保存,不是保存內涵與意義,而是要復刻成當下人所能利用的景點,成為旅遊能吸睛的空洞打卡點。 又,關於日本人對太平山林業「開發」一事: 殖民政府都是一樣的用心與目的,我想沒有好的與壞的差別。只有如法國一戰時期總理「老虎」克里蒙梭的父親所言:沒有壞的教士,只有更壞的(教士);我想19世紀前後的新帝國主義國家都是如此。 羅東的商業地位發展確實奠基於日本人早期的剝削政策,但一個惡劣的剝削行為總會有意想不到的正面價值。一如戰國時期,鄭國為了耗費強大鄰邦秦國的國力,把秦國的向外發展轉向內部的拓殖:派專業的技師兼間諜去修建「鄭國渠」。秦國發現其陰謀之後將其車裂,但是關中平原因此沃野千里,反倒為以農立國的秦王朝奠定最堅實的基礎。我總覺得嘉南大圳多少也有點這樣的意味。如皇民派般過度吹捧或如統派那樣破壞抨擊八田與一,都是種史盲的悲劇。 或許我們後人在解讀這些「遺緒」時,採取更多些的多元角度,可能可以多接近當時的風貌?











http://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2320459208238628&id=191274001234388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