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30日 星期四

北門炸粿 新竹北區

北門炸粿 新竹北區

知道這間應該是演算法偷看我的IP位置,會固定去新竹與台中,所以成為置入廣告影片的對象,這才知道這家店。當時覺得這老東西應該有點意思,而且營業時間也能配合自己到新竹的時間,也就記了下來。

店家位於老城區內,巷弄不寬敞,也有點小小繞。新竹畢竟是發展許久的城市,加諸沒能經過戰亂的再規劃,市區內的街道自然就得配合私人財產而顯得凌亂。不過,這家這條巷道不算熱鬧,臨停還是OK的。

我把招牌上所有東西都點了一遍。當下看到這個價格,心想這秊頭還有這種價格?太不可思議了吧?這還是新貼過的價格,早幾年會是有多便宜呢?多少是當初IG影片上說得天花亂墜,買了一輪在車上趁熱就吃了起來。只能說沒有一個是屬於驚豔等級的口感或味道,就是吃個「啊,我也吃過這家老店」的經驗而已。

店家有仨人在忙活著,態度都很客氣實成,就賣著其實很單一的產品,炸這些東西,數十年如一囸,也很是不簡單。只是,它就是很尋常的口味,但禁不住價格確寔太驚豔,雖然份量也都不大,對於吃個經驗來說,又是剛剛好。但我應該不會想再去一次,找不著那種驅策再次前往的動力。

大騰肉夾饃 新竹東區

大騰肉夾饃 新竹東區

看到肉夾饃就會想去吃看看,也不在乎評價如何。之前去到新竹,只要時間允許,都會跟「大鼓肉夾饃」預定。不過,自從其粉絲專頁被盜之後,就無法預訂了,然後電話店家本來就不怎接,就算打也是打了個寂寞──說是現場已經忙不過來,訂單也消化不了。

有回搜尋大鼓的時候,陰錯陽差地跑出「大騰」,這才發現原來它也在新竹,名字還挺相近的。因此記錄下來,趁著去新竹辦事時,吃看看。它位置靠近中央市場,巷弄不寬,進出市場的人也多。開車過去最好還是打個電話預訂,到了就拿走,比較利便。

牛、羊、豬、雞四種口味的我都吃買了吃看看。店家只能加到中辣,這點真的很妙,不怕辣的想吃大辣還不行!不過,它這中辣之於我而言,就是能吃到點辣度,談不上算是甚麼中辣的水平──畢竟這太個人主觀口感,很難有個標準,就算有科學指標,但那是鬼才能理解的刻度。饃本身有點烤得稍微過頭些,一咬會碎了一袋子,袋底都是渣。麵發得還行,有點老而已,但是整體口感大致上還不至於會太老,也因為考得比較焦,加上麵比較老,吃起來乾噎,頂好是配點茶,才不至於吃了半個就感到太噎。這其中牛、羊肉味道比較突出,調味料下得比較重,吃起來重口鹹了些。豬、雞兩個口味的肉質明顯弱很多,柴了許多。味道太重口了,吃起來又比較噎,得多喝點茶,才不至於覺得噎住了。

這家整體口味,我覺得在外饃與內餡上都不如大鼓,但也算是可以吃的了。要比起那種蹭熱度隨意擺攤的,那又要強了。而且營業時間穩定許多,又在市區,還能電話預訂,這點又比在清華對面的大鼓要好了。

Google Map進步了。

Google Map進步了。

前幾天開車走北一高高架路段,地圖上顯示黃色擁塞狀況,還出現車禍的圖示地點。本以為只是在上面隨意標個圖案,沒想到隨著車子行進到了該地點的定位點後,發現真的是有個事故:大貨車的輪胎皮脫落在車道上,但這確實造成輕微壅塞現象,時速降至60以下。

這才發現 Google Map 可能與高公局系統串接起來了,才能即時顯示事故地點。

2023年11月27日 星期一

川味麵典 大安

川味麵典 大安

這家麵店吃過不少回了。是間合乎自己偏好口味的牛肉麵,所以才能時不時繞過來看看有無機會吃到。剛開始吃的時候,店家是有點名氣的,但不至於會門口的隊伍大排特排,尤其是中午第一波,提前半小時到應該是無法吃到第一輪的。那之後,每回要是能半順道經過時,也總能見到至少有四五人以上在排隊。這總是會讓我望之卻步,機車掉頭就走了,尤其是夏季時,真心佩服能在那排隊的客人。排過一次,有種還沒開吃之前,逼人暑氣就足以弄壞了胃口;吃完之後,覺得好好的一碗麵被自己不耐熱給破壞了胃口。

去秊冬季有回中午經過,發現排隊的人不多,于是趕緊停下車來加入隊伍。果然那是運氣好!店家會因為牛肉部位供應的緣故,更換牛肉麵的品項。早期供應牛小排,那就是愛吃骨邊肉、啃骨頭,後來因為供貨因素,不再販售。當時深感可惜!才吃沒兩回,居然就沒能再吃著了?那天看到門口的告示牌,又有了,來了意外驚喜。趕緊點這一碗,可以開心地啃骨頭和肉。其寔,店家燉的火候很足,肉很容易脫骨,一咬就能把肉給咬下來,沒有多少會連筋帶骨的。不過,這口味並不會是「定番」口味,甚是可惜。

湯頭還是一如既往地穩定輸出,鹹香口中帶著略為的辣度,冬天來一碗很是暖胃。之於我,那定然要吃點店家自製的辣椒與辣椒油。雖然我覺得辣椒的辣度算是市場辣度有點水平的,應該對我來說是不夠辣,但是整個辣椒搭配其辣椒油都是種辣中有香的口感。

那時正逢選舉高潮期間吧?鄰桌的外省老頭著實煩人,大聲叨絮地在抨擊柯文哲,讚許侯友宜。先不論那腦迴路能如此骨骼清奇,單是談話聲大到能讓我這耳背之人都覺得擾人,那確寔得出手制止的。只能說,就是有那麼多人樂於展現低智商的言論,讓陌生人都只能搖頭。


2023年11月26日 星期日

越來越Pho 文山

越來越Pho 文山

好幾秊前老友推過我這家,吃過一次,覺得它這家味道是可以吃的,但是,肯定味道是不地道的,起碼與我吃過幾間越南人經營與其所煮的牛肉湯或春捲的口味,都不屬於相近的。沒去過越南,但我相信在台灣能吃到的所謂越南口味,勢必也為了配合台灣人的習慣與接受度,也有所調整,很難以當地人的標準來供應。店家好像是說其口味是美式越南口味,這讓我想起美式義大利麵和披薩,我想大多數的義大利人同樣無法認同所謂的美式義大利麵──在《諾曼地大空降》第一集,第一空降師506團2營E連還在受訓時,當他們中午在吃所謂的 Spaghetti
時,綽號淋病(Gonorrhea)的葛奈瑞(Guarnere),看到同為義大利裔袍澤皮康提(Perconte)抱怨那盤麵說:不管怎樣,你都得吃。而他回懟了:身為義大利佬,你該了解稱這坨屎為義大利麵是種道德罪過──這真是個經典的橋段,透過這個細節,呈現出美國義大利裔對於家鄉食物被美國其它族裔某種「惡整」的想法,哈哈哈~

周末和朋友一道來這吃看看,畢竟這大概是是文山區最不越南人店家外貌的河粉店了,有種文青店的風格,內部也很乾淨整潔,不過空間不是很寬闊。

生春捲、炸春捲、沙拉、牛肉河粉中,最合口味的是沙拉。口味甚是舒爽、清淡,帶著微酸的味道,很是開胃,而且還有雞肉,整體算是相當好的配菜。越南的生春捲,其實始終吃不慣,但每家口味總也會都試試。這裡面有蝦肉和雞肉,味道帶有酸甜口感。其實味道不差,只是始終不怎麼喜好這種方式而已。炸春捲炸得有些過焦了,內餡口味比較重,是越南口味的內餡,配料會剁得很細碎,少了點口感。河粉的湯頭比肉和河粉本身要好,溫度也夠,但如果可以再高一點點會更像是湯──我不愛喝湯,但是忒別不喜歡溫度不夠高的湯麵。湯頭味道算是鮮甜口,加上很多的洋蔥,天冷時倒是很舒服,夏天應該也屬於不膩口的味道。

整體說來,這家內外乾淨、口味清爽,有人排隊也不足怪。就那附近而言,應該算是不錯的店,第二回去的感受比頭一次去要好得很多。













貳篇:http://bit.ly/3DksP6B (本篇)

2023年11月24日 星期五

青島包子鋪 文山

青島包子鋪 文山

聽說這家包子店是因為其以蠢出名的鄰居愛吃,所以愈來愈廣為人知?我是不知道是否如此,但是在地人應該多少都知道這家吧?而且據聞其八卦故事還不少,我這種外地人都能聽過細節不同的版本。心想,如果這樣的店開在老家小鎮,這種吃瓜的故事那還不是傳遍整個「老董」了?像是在羅東有個賣肉焿與肉捲相當出名的「肉焿番」,當地人應該都知道它。有天在小鎮上與老友在咖啡館與老友碰頭,結果老友甲遇到個熟人,被拉出去聊了一下子。回來才說那人是肉焿番的女婿,我說就是打客人的那個?(這醜聞還成了新聞!)甲點了點頭,我看他的外貌之後,也覺得不算意外。乙突然說起老老闆遭遇仙人跳的事……聽聞之後,才覺這家八卦真多。回家後跟家大人提起這事,沒想到連他在羅東住了幾十秊,甚至沒吃過肉焿番,都知道老闆被仙人跳,甚至知道金額。我笑出來問他:你知道肉焿番嗎?他才說:知道在哪,沒吃過。可見壞事真是傳千里!

這家包子在剛搬來時就慕名去吃過,這十來年間陸續之後也吃過幾次,但次數真的不多,可能一巴掌的次數剛剛好?因為早幾年,它那出名的豆腐包內餡寔在太鹹了,吃個包子幾乎德配個半公升的茶,不然總覺得無法壓下那鹽量。

那天晚餐時間正好在隔壁買東西,看到它從原本的巷口轉角的地方往巷內中間地段搬了幾個店面遠的距離,想說起碼有個五、六年以上沒吃過了,買個吃看看口味,是否有所變化?

它的外皮發得只能算是還好,但還是比一般超商,或是半數以上那種死白,看起來像是假皮的那種台灣包子要好。吃了一口外皮,覺得宣軟程度還可以,麵發得也有點嚼勁,整體算是沒問題的。內餡調味有所調整了,不再那麼死鹹,鹹度算是正常口味,吃起來豆腐的嫩與香味就提升了。這樣的豆腐包才算是吃到豆腐味的豆腐包!現在這個水平是吃了不會再那麼得喝一大壺茶的了。之於我而言,這算是進步。











貳篇:http://bit.ly/3OXMxaU (本篇)

2023年11月22日 星期三

每個告示後面都是有故事的 三味台灣小吃 文山

每個告示後面都是有故事的 三味台灣小吃 文山

這家小店是木柵真正天天都排隊的名店,附近的石二鍋據說也是台北生意最好的門店,但這家是不分寒暑四季,只要開門營業之前,就有在地人去排隊,誇張程度我想連時常推出限定口味的日式拉麵店都要自嘆不如!剛搬來這裡時,它生意就不差,但不至於這麼多人在排隊,現在我只感到,木柵人真是美國經濟學家韋伯倫口中的「有閒階級」,哈哈哈~這種日常家居的店,也要七早八早來排隊,應該時間的機會成本對於他們而言,不能說是負值,至少也是跟日本央行的零利率是一樣的。

有天經過見到正巧內用也沒人在排隊,心想也好多秊沒去吃了,於是進去吃碗餛飩湯和片炸雞腿排。其寔,之所以還會來這家吃都是因為店家自製的辣椒,老闆娘挺厲害的,辣椒肯定不會只有單一口味,多的時候可以見到五種各式不同滋味的辣椒,有純粹就是給吃辣口的,也有給只是添點辣風味的,總之變換之速與多樣那是很能滿足喜歡吃辣的人。這次再來就是來看看久違的辣椒,還是具有相同的水平。

那囸在辣椒旁見到這各小告示,我內心笑出來了,每張告示的背後定然反映了發生過的事實。不過,告示往往也跟英文俗諺 People don't say what they mean 一樣,口是心非。至於屬於何者,那就,嘿嘿嘿~

這家口味整體算是很家常,但是也沒到需要跑來排隊的地步,雖然尖峰時期大概也需要排個15分鐘以上,但我覺得其美味程度不足以蓋過我那一刻鐘的耐心。尤其是,它之所以會造成排隊久候的原因之一,也在於規劃和出餐上的紛亂與無作工,但即便是擴建一倍之後,人手的添加並未改善整個流程,依然是在地人大聰明樂此不疲地在排隊。

2023年11月19日 星期日

廖添丁香川麻辣燙 文山

廖添丁香川麻辣燙 文山

有很多食物我是打小就吃,而且以前算是愛吃,但是吃多了,就變得沒那麼愛吃,但也還是可以吃一吃,但是標準變得非常寬鬆與隨意,同時又很嚴格。這其中像是肉包、花捲、蔥油餅、餡餅、滷味之類的。基本上,只要是肉包,我都可以吃,除非要到非常難吃的地步,我才會列為那家「真是他媽的難吃」,不然絕大多數九成五以上的包子都屬於:湊合吃。

滷味在我看來是很荒謬的食物,走遍全台灣的夜市沒有一個會沒有一攤賣這東西的,清一色毫無例外地生意都還可以活下去,也不訝異地口味其實都不怎麼樣。離所謂的滷味那真是差距能以光年記!打小就吃多了,對於滷味攤上找不到啥像樣的肉品一事,都感到難過。滷一鍋豆製品、蔬菜、魚漿類的食物、一些雞豬身上的邊角料,那這一鍋怎麼會好吃嗎?滷味就是靠肉味,再加上調料包與醬油,其它的配料才能有肉香,吃起來才像那麼一回事。不過,如果是自家吃,豆製品一下鍋,那鍋湯底也算是完蛋了。

但是,我覺得外頭的滷味就是吃個寂寞,與之相對,花錢買一大包滷味去看電影,我寧可到燒臘店去切一支油雞腿、兩份化皮燒肉與兩份燒鴨,比起吃滷味一堆要實成多了!起碼是真正的原食。

有天晚上經過這,寔在不知到要吃甚麼,看見這間新開的店,好奇心驅使之下隨意買了一些回去。我只能說,以路邊隨處可見的滷味而言,這間連鎖的口味真的算是非常難吃的,可以說給它一顆星都算是客氣。

事隔一年了,就前兩天去柳哥排骨買便當還經過,沒想到它還開著!令我大感驚訝。回頭寫食記時,看了谷歌地圖評論,50則還有4.3分。我只能說,對某些木柵在地人的評價著寔敬佩,是那種五體投地的佩服,單憑沒說良心話,就值得上天堂吧?
















上海鄉村仁愛店 中正

上海鄉村仁愛店 中正

以前的老闆是個做派比較旧的外省人,口音不但是,連口味都是。因此他挑吃飯地點時,這家店除了口味他偏好之外,也因為近,那時每秊大概都能去個一回。不過,當時地址還不是在這棟新建的大樓內,而是在仁愛路靠近金山南路口上。

以前知道是去吃這家,多少是感到期待的,算是能吃點像樣的中餐。畢竟一個人吃飯,正統的中餐館是等同於直接把你屏蔽在外的。這種人多的機會,就是吃上多品項的好時機。

這次也是抱著期待而去。不過,每道菜上來都是看起來像模像樣,吃起來雖不能說沒那麼一回事嗎?至少也是變得像是虛有其表而已。很多道菜上來就像吃大棚的流水席似地,菜都是溫的,就算是預製(因為定位時就已經要求訂好菜,說得好聽是有些當日無法供應,吃了這回之後,其實都是……)再加熱也好歹弄得熱一點,而不是那種不溫不火的口感,相當讓人失望。雖然其他方面依然還是有點水平的,可是口味上已然大大扣分。

這種水平跟濟南店真的就不能比了!這回足以讓我再也不願意踏入仁愛店。






















天上掉下來的不是只有餡餅,還有麵包!

天上掉下來的不是只有餡餅,還有麵包!

What I ate: 永光麵包店

忘記是從哪看到這家麵包的食記?還是朋友硬推給我的?不過,當初一看是在雲林,立刻就知道這是天方夜譚。雖然有網購,可是,麵包這東西除了歐式麵包冷凍再回火,口味不會走味得不對勁之外。老實說,台式麵包連隔天有的都會變得很難吃了(看看超商那些即期麵包就好),還網購個屁!

有囸把那篇網文轉給了踩著風火輪的G姊,開玩笑地說這只有她有本事了(因為那時見她剛買新車,成日四處溜達,給我種走南闖北地無所不去的感覺!)其實也就是跟她開個玩笑,主要是羨慕她願意天天四處跑這麼遠,然後去當掃雷艇。

結果有個周末一大早,G姊傳訊息給我,問我要吃哪種口味的,有巧克力和原味的。那巧克力的看了網友開箱文,著實有點噁心(感覺像是看到一堆拉希)所以選擇後者。本還想說她若是網購,那真是要客氣地推辭,未忖她老人家是真殺了過去,還傳了在店門口拍的照片。不得不佩服她的行動力,換作是我就真的莫法度!

當天傍晚就拿到手,真是讓小的銘感五內、痛哭流涕、不可名狀……那陣子正在實驗身體戒醣會有啥反應?看到這個,還是破了口立刻開吃。原本還在以為這不就是特大號的奶酥波蘿麵包而已,應該沒啥了不起的。整個麵包確實相當香,一打開就是那種台式麵包味很濃厚。結果,它確實有其獨到之處。外皮酥脆的口感做得很厚,不像一般的有種軟濕坍塌的口感,一刀切下去,酥脆感立現,外層酥皮立刻掉落,但吃起來還是軟糯的。內餡寫著是液態牛奶,我是不知道那是啥東西,但是我覺得就是奶油比例高的奶酥,還維持著半液態的情況。這算是厲害的台式麵包,畢竟我對波蘿麵包的好感度不是最高等級,但這個著寔得讚許一下。但是,後來得知一顆要價300,那就覺得它是屬於好吃的網紅商品,信價比會降低很多,尤其是還要宅配費用,以及宅配後天數所耗損的口感。










http://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pfbid02m1An2aWx1tJ1mvC3WQiYinnevRh4Q3YQGnxNcBHjX6PFbRuEihrbtysDohbH3PQtl&id=100064729897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