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3日 星期六

What I read:《錯置臺北城》

What I read:《錯置臺北城》   以目前的人生來看,近乎三分之二的時間都在這個城市生活,我想脫離所謂的家鄉夠久,就能體會林升這句「直把杭州作汴州」了!自以為再這座北台灣的「小城」待得夠久、夠深入(總是靠機車穿巷越弄地),似乎很熟悉這座城市的流轉與轉變。直到幾年前在一堂法文課上,當那古怪的法國老師問起,臺北城見於何時時?這才又發覺原來對這個城市的記憶還不夠精準,認識還不充分。這才又開始去尋找有關在地描述的書籍。   無意間發現這本書,受到書名和封面的吸引,好奇外籍作者會採取何種的論述方式來解構這座城市。   內容扣除前言和後記之外,有七篇章節。各章透過地圖、影像、交通、公園、展覽、雕像和馬匹雕像來拆解與分析這座城市的特性:錯置。作者使用不少理論的說法,透過七樣不同的事物來解釋臺北「錯置」的特性。他也強調台灣在地理上的特性(毋寧說是地理的特性,不如說是地緣政治的影像),使得「錯置」這樣的現象無所不在:從帝國、殖民到國民政府。(我覺得若是切割成從旧式帝國邊陲、帝國殖民主義、獨裁與壟斷,以及民主體制與追尋認同的嬗變會更為貼切?) 作者在任何篇章中都強調「錯置」的概念,認為從帝國時期起,到日本殖民就是發生許多文化、政治的差異,造成實體呈現必然的錯置;然而到了國民政府退遷到台灣之後,各種錯置更為顯著,尤其是反日與恢復「實際上與台灣無甚歷史關聯的中國文化。」而這點在其敘述的脈絡之下,是有爭議的。 在地圖和影像兩篇中的舉例,對於錯置的解釋最為讓讀者理解這樣的概念。比方從地圖選區的角度和呈現方式,來解釋錯置的用意和延伸的意涵(但是,所有地圖都是有其政治目的或意識形態的!)更何況若是以地理出發點來看,在沈葆楨上表建議設立臺北府城時,其本身選址就是一個「錯置」的最佳代表:它並非建構在一個既有的聚落中心而發展的「城牆」城市,而是在大稻埕與艋舺南北兩聚落角力下的「錯置」。這也造就臺北建城之後,只能面向東方的發展方向,而碰巧?符合總督府面朝東(日本)的走向,對照於清台灣布政使司衙門(差遣保存於臺北植物園內,現址是原中山堂或稱臺北公會堂)的面向更足以是個對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