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30日 星期日

What I saw: 欲顯爾。

What I saw: 欲顯爾。 平日走高速公路,或過去常開北宜公路時,甚至是車程約耗去快三小時的濱海公路,都不喜歡在途中休息,這麼多年全然不知道高速公路的休息站是個啥模樣。少數幾次的經驗都是搭別人的車,這才會到休息站去上個廁所。這回來到新竹,在市區買了點食物,回程用餐時間正好經過關西休息站,也就順便去那吃飯休息一下。 在Youtube上觀看中國美食博主的影片時,隨著他們前往各地去找尋各色美食時,總能見到有些中國人穿著所謂的「漢服」四處去溜達。訪問時,還見到他們是表達對傳統文化的喜好之流等等。甚至看過穿著明朝皇帝服裝的去博物館參觀!看到的當下只有搖頭感嘆,當「新中國」建立後,拚了老命與過去的中國進行切割,是種從上到下洗腦式的全面要刨除舊的一切。沒有多少年的功夫,在90年代起的所謂改革開放後的卅年時光,又開始重拾過去所謂的糟粕了?看起來何其諷刺,只是因為有不少中國人富裕起來,所以不再自卑,才敢翻出老東西來裝模作樣了。 但是,最有趣的在於怎麼定義「漢服」?看到他們穿著各種朝代的服裝,還五顏六色的,各種頭飾或掛飾,他們真知道各朝代的古人到底是怎樣的穿著嗎?不,他們不知道,因為他們就跟所有的裝古劇的編劇和製作人一樣,不是對於哪個特定年代的生活條件與方式一無所知之外,就是憑空想像與捏造。而製作這些現成便宜成衣的業者,自然也不會清楚。服飾別說細節上不考究了,單單看到那顏色我就笑出來了!在沒有現代化學染色之前,衣料的染色是件極其耗費成本的事,因為只有天然的素材可以選用,但是那些都與以吃寶為天大地大之事的人無關,因此成本極高。不是當官或富裕人家,是無法負擔這些成本的。更別說衣服本身的樣式,當你看到古代畫家畫作上的服飾時,就更能發現這些中國人穿的漢服有多荒謬,尤其是掛上他們言必稱的「漢服」。 隔壁桌坐了一組小家庭,小孩大概還是幼稚園的年紀,全家仨口全都是穿著和服打扮。我對他們這身到底有多標準,並不清楚,因為屬於外行,但是起碼與我在京都吳服店看到的,還有那些穿著刻意和服在祇園附近拍照的觀光客,有著極其明顯的差別。這仨讓我想起在Youtube上看到的那些穿著漢服的中國人,腦中想起的只有一個小故事:當王艮(明中期泰州學派的創始人)心慕王守仁的心學,在前去跟他學習之前,總是穿著有別於那時期的奇裝異服(頭戴紙帽,手持朝笏),因此十分出名。當王艮去找王守仁時,他一眼就瞧破了王艮的內心,只跟他說了三個字:欲顯爾。


http://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pfbid02b5ApSBb6rXuHW7Gk4EUYg1j4WeQo7NWdr5RR574fuCXuyZHd5Jj5RBAC7UXUYZMDl&id=100064729897414

What I saw: 城裡城外 西大發 新竹北區

What I saw: 城裡城外 西大發 新竹北區 跟著朋友來到新竹走走,雖然每個月可能得來個一趟,但跟著第一次造訪新竹的人來說,赫赫有名的城隍廟似乎是必不可少的點。還好附近有不少賣吃的店家,多多少少也能找個幾家足以墊飽肚子,但你還不會直罵髒話的店。 話雖說如此,但在此地附近最詭異的莫過於這家店了。因為來到新竹都是平常上班日,鮮少觀光客了,經過這家時,真可用門可羅雀來形容這間店,完全驗證〈琵琶行〉中那句門前冷落車馬稀,縱使前方為總是車水馬龍的中山路。少了傻屄觀光客之後,才是見真章的時刻…… 這次正好是連假前來,經過這要去停車場找位子,見到它門口竟然排起了人龍隊伍,真是嚇到!這種口味的東西,甚至不該稱為包子,稱它是包子都汙名化包子這個名詞了,難怪還起個名字是城隍包。我想新竹城隍爺算是倒了八背子血霉,得吃這樣的包子?看到上面寫著「道地美味」,都想著做這東西的人到底有沒有味蕾? 城裡城外就是兩個世界,就跟牆裡牆外也是兩個不同地獄……

貳篇:http://bit.ly/3ZGs6DW (本篇)

What I saw: 南寮漁港

What I saw: 南寮漁港 跟著朋友來到這個有點知名的觀光漁港。頗久之前,北海岸的富基漁港在台北人中成了個知名又熱絡的景點,每到假日必然是人滿為患的程度。那時瞎湊熱鬧去過兩三回吧?每去一次,厭惡感就隨之增加。原因其實也很簡單,賣著商品千篇一律的店家,充斥著等著宰客的老闆們,這種周而復始式殺雞取卵的情況,也是台灣熱門景點的常態,君不見墾丁乎?哈哈哈~ 扣除坑人之外,就是這種小漁港除了賣海產之外,就沒啥具有深度的景物可以鋪陳騙人的故事,底蘊不夠深,總是要觀光客一再回頭就會難以為繼了。或許北海岸這些小漁港也就一個接著一個出名、興起,最後與那些已經成名的終究無法逃離類似的輪迴結果。 南寮漁港之前就看過朋友打卡貼文,可能特色是因為風大可以放風箏,還有弄個希臘風格的假教堂?到了現場之後,不得不說那個風真是大,或許對於習慣風大的新竹人來說,就是個日常?但是,我一到就看到停車場的機車,已經被風給放平躺在那。這景況我只有在颱風天才看過!到了那個假教堂一看,真是想罵髒話了,妥妥的一個畫虎不成反類犬的東西,不知是哪個蠢東西想出來的低俗擺設。當你看到中國諸多的山寨西方景點時,覺得那是東施效顰,那又哪來的自信自己的抄襲不會自曝其短的邯鄲學步呢? 進到魚市場內時,裡面有幾十家攤商,但熱鬧程度遠遠不如桃園的竹圍漁港,不單是觀光客數,就連場館與店家的規模都跟那不能比。雖然後者那一帶弄得相當凌亂,甚至有些髒亂感,但店家的多樣性明顯得多。南寮就有種士林夜市的感受,沒走幾步的店家所賣的東西都大同小異,欠缺新鮮感。難怪整個漁港雖然整修得比較像樣,廁所還挺大,但是……換湯不換藥的模式,我看難以讓外地遊客有回頭再去的意願。










http://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pfbid0UnBxGPFAA3MuhWoBuG21WYwrrVc9L6ff8As2DtJjRU4YTTWW7YG2uzhSXNBKL8rcl&id=100064729897414

2022年10月29日 星期六

福利麵包食品有限公司 中山

福利麵包食品有限公司 中山 我吃福利麵包的歷史可以追溯滿久的了。大學時期,只要去學校上課總會經過中山北路,不可能不看到它的招牌,而且還常常因紅綠燈的緣故,得停下來。不過,開始吃卻是畢業之後的事。因為那時候能經過它門口都是上午,幾乎都是拼命在趕路,根本沒想到要去買個麵包,甚至也不知道它最出名的就是「大蒜奶油法包」。 畢業後,聽聞介紹後買過一次,那時覺得它這口味做得真不壞,大蒜味相當夠,麵包外皮也烤得夠酥脆。如果能趕上下午剛出爐的時間去買,擺在架上還微冒熱氣的麵包,加熱過後的奶油與大蒜香氣噴鼻而來,整間店面都是那股氣味,相當過癮。那時候覺得這個麵包以價格來說,又在中山北路上,印象中還是60的價格,覺得很是不錯。 吃過一陣子之後,就放棄了。因為在超市就可以買到口味更鮮美的大蒜奶油醬!那自己再去買個地道一點的法棍,抹一抹那個大蒜奶油醬,進烤箱回火再加熱之後,要比福利的來得更香,麵包也啃得更為過癮。畢竟,福利的「法包」確實十分台味,而且是走向愈來愈台味的口感。 日前朋友送我一條這東西,看到的瞬間滿是回憶與驚喜,還說不知多少年沒吃過這東西了?吃了以後,只有一種想法,老字號要維持老產的品質和口味,真是個難事,尤其是老闆自己人不躬親其事。那麼走味是正常不過的事了……不得不吐一下嘈,看到它寫法包二字,就想笑了;再看到英文之後,只能搖搖頭。當得知一條已經漲到 135 之後,只能說:這見鬼了要這麼貴!


2022年10月27日 星期四

甜甜泰雲私房菜 新北中和

甜甜泰雲私房菜 新北中和 當初是網友推薦這家店,表示之所以會路過進去,是因為老闆很帥,當下只好回個……。老闆的確長得帥,是那種明顯少數民族的輪廓。但還好網友也強調東西好吃! 這家主打的就是雲南家庭菜。其實有些麵點,以及粑粑絲的樣子?因為不怎麼愛吃米粉,所以打從一開始就沒吃過。主要都放在這家的家庭菜色上。應該是老闆的娘,著實很會做菜。只要供應便當的話,每天有十幾種菜色,每回去總會有幾樣是新變化的口味。很多都是沒見過的模樣,甚至也看不出個所以然來──雖然我也會問老闆娘那到底是啥菜?可我轉眼就忘了到底那是啥玩意兒,往往都只能憑顏色和長相來判斷是否吃過。 雖然很多菜色看起來有點詭異,大概是因為所使用的香料和配菜與我們常見常吃的大異其趣,會給我種大開眼界般的驚奇感。縱使顏色或模樣貌不驚人,但每每總是入口之後,打從心底佩服老闆娘的手藝。真的是像藝術家或魔術師一樣,總能翻出新花樣。難怪每回總能見到應該是附近的家庭主婦,跟我一樣帶著便當盒去那打菜,把這當作自家後廚,盡情盡興地在挑菜。 這回幾乎挑了個全葷便當,也沒打包米飯,回去就是主打吃肉吃到滿意。這家的便當就是盡興,雖然跟自助餐很像──但是走進台式自助餐店,雖然很多菜色可以選,但是能下夾子的東西確實就那幾樣,因為絕大多數的菜色,單單是那長相就讓你沒了興致──這家的口味只要是吃過,就知道顏色不一樣時,口味的變化就會翻新,總有新鮮感。因此雖然距離有點小小遠,還是願意騎來這吃這麼一口。 另,便當菜色不是天天供應,但到底是每周哪幾天有我也忘了,要吃最好還是與店家確認。因為正是因為沒能記住供應日期,也不知撲空幾回了?




小梅法國麵包越南口味 新北中和

小梅法國麵包越南口味 新北中和 隨著台灣這些有愈來愈多的新住民,看過報導印象中次多的國籍者應該是越南。這也符合現況,如同在台北就能發現具有中國各省特色口味的小店益發興起,越式口味的小店也是如此。猜想這個越式口味的法式麵包應該是其中入門門檻相對低的,同時也能為我們所接受和適應,所以在台灣已經算是十分常見的異國食物。文山區內,特別是木柵這一帶就有不少越南新住民。幾年前高中同學的小孩說過,一班不過23人,其中高達7人的母親是來自越南,這個比例應該是相當高,遠遠高出台北市其它地區的水平才是。這多少也多少能解釋我在木柵見到不少越南口味的小吃店了。 因為我也喜歡吃這類以麵食夾萬物的食物,其中像是新疆可以夾烤牛、羊肉的饢、陝西與河南的肉夾饃,以及勒凡特地區的沙威瑪算是我最喜歡的這類麵食,再來就是這個越式法國麵包了。 吃過不少家這種越式法國麵包,麵包本身當然差異不小(應該多數的商家都是找固定的廠商批來的麵包才是,當然也有像天母那家價格已經到超越我認知的「富越」是自己製作的。)在口味和口感上的差異還是有的,還有會不會用炭火回烤麵包也是個影響麵包咬起來味道與口感上的差異。這家麵包是批來的,但是都會用真正炭火去回烤,而炭火烤過的麵包就是有股獨特的口感與氣味,我也總是請店家幫我烤焦一點,喜歡那帶有焦香味的脆皮。不過,越式麵包都不如法國長棍那樣講究發酵,內層部分就顯得薄弱和稀疏感,但也正好適合夾餡,畢竟內餡的口味與調料正是它與潛艇堡和三明治之間的區別。我還滿喜歡這家的內餡,它的泡菜(白蘿蔔粗絲)味道比較濃郁,也比較酸,更適合炎熱的夏天吃。它的肉是帶著比較重甜口,像是廣式燒臘口味的肉片,但甜醬味道更為明顯。而且這家的辣椒是會辣的,不是應付了事的生辣椒,同時還有香菜可加,這就更加分了!此外,就是這家的價格搭配上口味,那真的完勝天母的越富了,畢竟它在高級的台北人地段,價格還是得對標上當地特色──是說,一個漲到好像是110元,著實有點超過我的想像了。




蔡家牛肉麵 新北中和

蔡家牛肉麵 新北中和 這家牛肉麵的生意那是真的好!廁身在中和不熱鬧的小巷巷之內,別說左鄰右舍有店家了,就連巷口兩側都鮮有商業氣息,但就是在這麼個居家門前的地方的小麵店(裡面四張容納兩人的小桌子,再加上爐灶前頂多塞二人的座位,頂多擠個十出頭人吧?)就那生意好得不像話。十一點半開門做生意,想要吃到第一輪,以店內座位數有限,加上不併桌,肯定得提前半個小時到,那才有機會。很難想像能如此吸引愛好者,這排隊的本事其實要比知名的拉麵店還厲害,畢竟那些拉麵店多少都是開在真正的商業區附近,而這家店那可是妥妥遠離人潮出入的住宅區,甚至根本沒有過路客可言。 不論是內用抑或外帶,都是得排隊,其實選擇外帶的人不少,我就曾經見過有一口氣外帶廿、卅碗的!只能慶幸還好排在我後面。畢竟就老闆一人在煮麵,老闆娘負責外場,兩人要應付接連不斷的人龍,那真是近乎兩小時不得閒(約莫一點半就會全部賣完了!) 此外,店家營業時間飄忽不定,但是好處是店家一定會更新 Google Map 上的資訊。最近看到網友貼文表示,1130到店開始排,1330才輪到他,最慘的是到他時,已經賣完了。不得不說,這太催悲了。還好我從來都沒遇到這現象,只是最近不知怎麼更爆紅了?該網友表示1030就有人去排隊了!這太可怕了,真的比啥排隊的日本拉麵還厲害…… 其實紅燒與清燉的口味差不多,這家紅燒的味道與市售的差異頗大,紅燒還是相當清淡口的。但是清燉就很明顯的是清燉的口感與風味。牛肉給的份量可說是十足十之外,肉也燒得夠嫩滑,肉質的彈性也能吃得到,幾無那種柴絲口感。小缺點就是欠缺青菜,只有蒜苗(給得也很多就是了。)話說,這家牛肉麵外帶(不煮)與現場吃幾無二異,我都是現場嗑化一碗,再打包未煮的一碗。此外,這家的腐竹做的口味非常好,鹹淡口正好,腐竹的咀嚼感也拿捏平衡,是我吃過最好吃的腐竹了。




再篇:http://bit.ly/3PTSy9T (本篇)
補篇:TBD
又篇:TBD

2022年10月23日 星期日

龍都酒樓總店 中山

龍都酒樓總店 中山 有位長輩每年近年末時,就會找家有點規模的中餐館聚餐,我就跟著撈上一頓好吃的,畢竟一個人很難去傳統的中餐館吃飯,無法點菜。 之前去過內湖的分店,對其規模感到訝異,沒想到這年頭還能見到門面如此氣派與老式裝潢的中餐廳。當然對其口味也是讚許有加,尤其是對中餐館的廚藝感到愈來愈失落時,這就更彰顯其規格了。這回是直接安排到了總店,久聞其名,但也一直沒能來過;到了現場才發現,以前早經過,只是根本沒留心到。因為是節定假日,所以短短一個中午用餐時程,活生生地硬是分成兩段。不得不說,店家很是厲害,生意能做成這樣。十一點開門前幾分鐘到場,還空無一人在等後,就快到準點開門時,人像是蝗蟲般突如其來地蜂擁而至,馬上擠得水洩不通。 它的烤鴨確實不錯,皮油也酥,咬下去還是有種滋滋作響的油水口感,只是覺得這回鴨肉沒那麼細緻軟滑,有的部分還是柴了些。但是整體的味道還是屬於上乘,一如過往,蔥給得非常少,加價買來的蔥也是貴到讓你懷疑,心想三星蔥價格能漲成這樣了?!哈哈哈~連甜麵醬都給得很適量,同樣是得加價購。當看到帳單的烤鴨價格時,那不得不說,老闆果然是個狠角色!已經賣到這份價格(桌菜落在人均 1,500 左右),還能如此精打細算,定然是發家致富的能手。其它如魚翅羹,或任何海鮮的食材,就得稱讚店家在高價的同時,食材並未使用明顯次貨來濫竽充數了。不過,鴨架粥的水平卻是每況愈下,愈來愈有種不夠入味的口感,雖然粥還是真的米粥,而非台灣的真米湯飯,只是味道明顯不夠入味了。 還不到一點半時,服務生們動作變得極其迅速,像是開了渦輪增壓般,每個人該幫忙打包的就在忙著打包,收碗盤得更是快速。都能聽到鄰桌紛紛在抱怨這種方式,她們也只能面帶微笑地解釋,實在迫不得以;等到自己走出店門口時,店員所說的壓力真的迎面而來,下一攤的客人們各個臉上都像戴著恨意的面具似地,眼神都有發火的氣息在看著我們。想必服務人員是兩面不討好,等等應該也會遇上另一波抱怨才是?
















2022年10月22日 星期六

藍天印度烤餅 新北中和

藍天印度烤餅 新北中和

華新街就像是印第安那瓊斯系列電影般中的場景一樣,雖然每一集你都看過,但是重播時你還是可以再看,同時找到舊片中許多不合理,但又有趣的哏。在這條街與其附近犬牙交錯的巷弄內,就給我這種感覺。只要晃晃去隨意亂看瞎找,總能發現新鮮事,就像電影中突如其來的驚嚇或驚喜。不過,系列電影總得萬變不離其宗,才能留住老觀眾的懷舊與追求。而藍天應該就屬於這條街上的某個錨定點,現在到了周末時間,我根本就不敢踏入了的程度。 不過,很偶而還是會來這吃點,吃吃那個熟悉又不壞的味道。總是會點個果酸乾麵、咖哩雞麵與咖哩雞烤餅一張。那個仰光果酸乾麵是真的會酸,那個果酸的程度是讓我此刻回想起來,就如同《世說新語》中曹孟德「望梅止渴」的那則故事,口中的唾液會立刻分泌出來。雖然酸度很是強烈,但是夏天吃的時候真的很開胃,是真能提振精神和食慾。雖然麵上沒啥配料,看起來有點寡淡,但是看到老闆娘在灑調味料時,又前前後後地淋上五六種不同的調味料,真好奇那些粉和枝到底是啥玩意兒? 咖哩雞麵就真的好歹有咖哩雞了!它的口味不是南洋那種有著濃厚椰奶的味道,偏向印度那種香料味較多、較重的,可是又不會像印度那樣濃稠黏密的口感,而是帶有稀釋湯汁的咖哩──咖哩這個由無數種香料調味而成的東西,真是神奇,能跟著各地飲食習慣和食材變化,造就出無數口味──加上生洋蔥絲和香菜末,這就是大加分了。這口味就很普羅,帶點微辣,應該是都能接受的辣度,除非完全不能吃辣的人才會無法接受。 一開始吃烤餅是吃這家的,就覺得這家麵糰發酵的算是不錯的了!不過,等到再吃到附近不遠的「日發」之後,這烤餅對於我來吃這家而言,就像是又還是出自《世說新語》中已是魏王和應該是「故事」中因為過於聰明而死的楊脩之間那千古名言:雞肋。



初篇:http://bit.ly/38myZRz 貳篇:http://bit.ly/3Jzr3yr 續篇:http://bit.ly/3LLegc5 再篇:http://bit.ly/3NIVdkm
又篇:http://bit.ly/3ETUhWg (本篇)

2022年10月20日 星期四

老賴紅茶 台中中區

老賴紅茶 台中中區 這家據說也是非常知名的飲料店,當時搜索第二市場時,演算法也推了這間。不過,因為對飲料並非有啥興趣,所以並未列入行程。只是離開山河滷肉飯之後,循原路走回時,在另一市場出入口處見到這家。既然碰上了,那就難得買一杯看看吧。 甜度不能選擇,只有固定的口味,頂多就是冰塊可以調整。攤位挺小的,算是我在第二市場中看到最迷你的吧?店員共有仨,除了彼此交談還有表情起伏之外,對待來客都是撲克臉。心想老闆大概對他們很爛,再不就是薪水很差,所以才會在口氣與態度上都非常的大排,口氣上暗涵著客人是傻屄的口氣。 這個紅茶茶味有點不會說的不一樣,或許我喝慣冷泡綠茶,那種茶香與回甘是和紅茶迥然不同。但是,這類其實價格不貴的紅茶,那個茶除了甜,或是很甜之外,總是讓我懷疑那茶味。這一杯我只喝到了糖…… 此外,讓我覺得第二市場的店家都很妙,起碼這三家都很神奇。網路上演算法推得很厲害,好像許多食記或旅遊報導都能關注到它們?不過,在Map上的評價分數卻是低到屬於看到那些評論數與分數後,就感覺是不需要去的店了。


山河魯肉飯 台中中區

山河魯肉飯 台中中區 之所以前來的原因與前一家立偉相同。從立偉到這家,要穿過傳統市場的中間部位,事實上它這家店就在市場某處的大門口旁,算是非常好找;當時車就停在門口外幾米,蒙上眼似地瞎轉一圈才到地方。 過了用餐時間,人不太多,但可以見到跟我一樣都是初次造訪的觀光客,那種一臉疑惑和不知道到底該吃些甚麼的模樣,再明白不過得了。不過,本地人還是最多。 雖然幾分鐘前才在立偉吃了一頓,但是心想好不容易來一趟,不再塞一點也對不起自己,所以還是簡單吃一點就好。點了Youtuber鄭重介紹的「魯肉飯」,這家把我所認知的炕肉飯稱為滷肉飯了。(畢竟菜名起啥是店家開心就好,它要說它是屎也成。)看到一旁有辣椒,那模樣還挺吸引人的,拿起來聞了聞,發現是完全可以吃的水平。還加點滷蛋和荷包蛋──滷蛋是因為Youtuber認為很不錯的,不過荷包蛋是我的弱點。不知道是不是生意太好?我不覺得這塊炕肉吃起來有那麼神乎其技,就是可能比一很般水平就好那麼一點點,肉有些不夠透,不單是味道上不夠入味,整個肉咬起來也比較費勁,肉絲的口感過多,欠缺那種三層肉的綿密感。滷蛋那是更明顯搶著賣的,咬下去蛋白就真的是蛋白,比水煮蛋的蛋白的顏色深不到哪去。只有那個辣椒味道讓我覺得,如果沒了這一口,這碗「魯肉飯」就缺了靈魂!並非這個辣椒非常好,而是在表現略好於一般般的炕肉飯上,能有這一味加分,才覺得那份期待感沒能腰斬。 這麼有名的店,又是老字號,加上在Map上有26002多則評價,居然只有3.7的低分,這算不容易了。隨手見到網友們的抨擊,也不是沒有原因的。我想有時Youtuber那怕已經是廚師了,但總是只敢挑好說的部份說說而已,也不會說出實話。





立偉麵食 台中中區

立偉麵食 台中中區 更早之前的有陣子,台中第二市場似乎很紅,不知怎麼地演算法老推給我相關的影片和食記?看了幾篇之後,對其中幾家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也就另行記錄下來,在清單之中留作後用。 這回終於來到台中公出,辦完事時就衝過來這,想要一探究竟這家麵店。因為網友說得很神乎其技似地,更讓人好奇不已。過了用餐高峰期,第二市場雖然已經不太像是菜市場了,來這吃飯的人們依然不少。市場內部還保留著過去傳統市場那種格局,以及有些紛亂雜沓感。還好有空調系統,雖然不會感到涼爽,但至少不會悶熱不堪。沒來過這,隨意找個入口踏入,隨口一問這家店,其他店家立刻指名去處。其實整個市場也不大,走一圈也沒多久,只是裡面的道路有些亂雜而已。 這家店生意是真的好,過了吃飯人潮時段,客人還是頗多。菜單上寫得十分密密麻麻,對於初來乍到的我,那真是看得有點一頭霧水(有時店家為了表達綜合選餐的緣故,想把菜單寫得完整,反而對於生客來說是種不知所措之感。 這家的一面三吃的確相當特別,以麻醬、花生醬和肉醬三種組合。本以為會很不協調的味道,沒想到吃起來果然有種獨特的口感,不過花生醬和芝麻醬的甜味還是很明顯,比較突出;在咀嚼混入肉醬時,又是鹹甜口混合的風味。桌上還有一罐芝麻醬,覺得不夠的還可以隨時加,老闆也挺霸氣的。我是覺得預設的味道已經很夠,醬料拌一拌其實也滿濃稠的,不需要再添加了。店家自製的辣椒口味還可以,就是有些過鹹,搭配麵條吃起來有點不順口。桌上有罐分裝好的東泉辣椒醬──據說是台中人的神器──久聞其名,終於這次能一睹廬山真面目。我還滿喜歡吃台式甜辣醬,但這個口味還真吃不慣,它應該是添加梅子醬在裡面,吃起來有種酸甜口,但是酸甜兩種味道都很強烈。只能說,就是不合!不過,40元這樣一碗大腸湯,那可是真實惠;不過,大腸煮得還不夠軟爛,是屬於那種脆脆的口感。說起來,單單這碗麵,我願意下次有機會來到台中第二市場覓食時,胃留個空間吃它一碗。 當吃完走人之際,突然聽到有點熟悉的德文,立刻回頭確認耳背的自己沒聽錯。正好也沒拍到店家門口的照片,於是補上一張,也確認了是講德文的人,只是無法從口音聽出是哪裡人。在這樣傳統口味的小店,能見到還拿著筷子吃麵的德裔人,覺得十分有趣,也訝異這種口味能吸引到西方人;這或許才是所謂的英文俗諺中的「羅馬人」,在這一點上,西方人表現地往往都要喜歡把入境問俗掛在嘴邊的我們要來得強得多了!










http://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pfbid02MhfF16nMsfn1xp3DRSHWWJBin4yFJ2WLG3XMCvwt75ShSWzuRbqXLVteoynwRXDRl&id=100064729897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