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10日 星期六

What I read:《壬辰戰爭》

What I read:《壬辰戰爭》 多年前在看有關明史的閒書時,才知道這場前後進行長達七年(1592-98)的戰爭。隨著上網搜尋資料,才知道這場戰爭影響層面之深與和幅度之廣是如此超乎想像之外。或許它之於明朝就猶如「甲午戰爭」之於清朝一般吧?都是標註帝國衰落的歷史轉折點。而然教科書上居然連個名詞都不曾出現過。從近的視角來看,這場戰爭的結果徹底改變了十七世紀上半葉的東亞地緣政治格局的發展;若放長來說,它其實是這五百年來東亞地緣政治格局變化的某種縮影。 印象中,台灣似乎沒有一本中文專書是以此為主題的?因此在朋友貼文介紹下,立馬上淘寶買了這本名義上八月才出版的新書,也趕緊在兩週的時間內讀完(中間還先去讀了其它兩本閒書)。 作者是在首爾出生的加拿大學者(這個背景或許決定了這本書的視角?)用了內文440頁、45萬餘字介紹了這場戰爭的來龍去脈。它的首要讀者群是西方人,因此無法避免地對於朝、日、中在戰前的背景交代了相當的篇幅;這之中又著重于朝日兩方。對於稍微略知背景的讀者而言,就顯得累贅和冗長,有種怎麼還不快點進入主題的感受。 在視角而言,因為背景的因素,可以明顯讀出作者用朝鮮人的態度來看待這場戰爭居多。在戰爭本體與部分細節的描述上,針對明軍的表現明顯是不對稱的情況。而對於發動這場戰爭的日本,明白陳述此次派出的軍隊在戰力和人數上都是當時之最,連西方國家都無法支撐起如此龐大的軍力。當然他並未否定明軍是朝鮮免於覆亡的關鍵,但對於明軍的表現卻有種宣洩朝鮮人認為從早起的李如松,到后來的陳璘一種不夠積極去殲滅日軍有生力量的不滿:朝鮮人希望明軍能將入侵半島上十餘萬众的日軍徹底消滅,以消心頭之恨。畢竟按照戰前與戰後的丈量田地和人口稅收來看,可耕地損失達四分之三,人口少了約五分之一(約百萬人)。日本人還擄去五萬餘朝鮮人到日本,多數成為奴隸,甚至將其販售給歐洲人。因此朝鮮人對日本有著與明軍(只想趕走日軍)截然不同的仇恨。 作者對於朝鮮黨爭的敘述會讓你見到所謂的「小中華」的朝鮮王朝,不只是在政治制度、文化禮法等方面徹底複製明朝,連黨爭都比明朝人進行得更徹底和積極,或許從李舜臣身上看到其益發的荒謬。 此書有些我覺得不太令人滿意之處: 首先,對於豐臣侵襲朝鮮的意圖(事實上包含征服中國、東南亞與印度在內)有著過多心理面的揣測與臆度,而此點佐證的內容就顯不足,同時對於豐臣個人的描述就顯得無關緊要,進而是種累贅。 其次,對於明軍的褒貶前後不一,甚至是軍隊數量時常出現矛盾之處。以及對於滿洲人的角色,以及其與明朝間當年的關係描述也不精準。此外,描述明朝國力衰弱,甚至派不出像樣的軍力援助朝鮮?但是又舉出明朝前後七年軍費支出達兩千萬兩白銀(出處待考證)此種前後矛盾之處——是說在《萬曆會計錄》中,明朝政府正常編列支出不過四百萬餘萬兩,在十六世紀末的七年內,騰出當時最富有國家的五倍政府預算,這樣還算衰弱嗎? 再者,對於忠武公李舜臣的描寫佔了近乎與豐臣秀吉同樣的篇幅,且一度認為憑藉朝鮮水軍即可擊潰日軍。李舜臣的水軍還無疑問是發揮了關鍵作用,但以偏頗朝鮮的角度來看,至多就是勉強佔了三成。但作者卻像韓國人上身般追捧這位真正救朝鮮于水火之中民族英雄。 最後,在末了他試圖處理前後長達數百年的問題,一如他在前面內文中時常把同時期次要的軸線給拉入視野之中一般,顯得龐大、不精要。 但這樣一本書仍有其可觀之處,能整體性介紹了東亞近代史中,在規模、幅度、影響和荒謬上僅次於「八年抗戰」的壬辰倭亂,得以對於其實決定明清鼎革之因,而後達成東亞二個多世紀基本和平的歷史有著基本的了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