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31日 星期六

衣莫如新,人莫如故。 羅東米糕枝 宜蘭羅東

衣莫如新,人莫如故。 羅東米糕枝 宜蘭羅東 最近三次回老家,都去了這家吃碗油飯作為早餐的一部分,因此有了個口感上比較的差異。 這三次中的第一回覺得大不如前(詳細內容在續篇中);再去覺得味道回來個八成有了,心想終於不至於大走精,甚幸! 最後這次就有另外種失落。落座後,用食指比了個標準手勢一,這表示要一套:一碗油飯和一碗魚丸湯。負責湯品、滿口檳榔汁的老板問我,不要味精和鹽?我點了點頭,還加上一句:幫我加點香菜。 這時女店員正好在身旁說:香菜太貴,一斤一兩百。我點了點頭,表示認可。 我總覺得這家油飯真的很神妙,少了這麼點芫荽,味道與口感就是不同。我想芫荽在此真印證了畫龍點睛之妙的成語啊! 過往只有當芫荽價格飆到300以上時,老老闆才會不放芫荽,在200元以內的空間,依然是有,只是沒那麼多而已。記得有回價格快到200時,他邊抱怨邊以閩南語跟我說,不放這個就是欠一味!我邊趕緊扒了一大口油飯,邊點頭如搗蒜般表示認同。 這日我又靜靜地吃完這一套。腦中浮現出《晏子春秋》中的這句話,還有與已故世的老闆那短暫的交流。


初篇:http://bit.ly/2lBrMHL
貳篇:(20180215) 2079579648993253
復篇:(20190225) 1537740779661970
接篇:http://bit.ly/2lBjPCe
再篇:http://bit.ly/2LlAZxT (本篇)
續篇:http://bit.ly/2S5ZWR2
賡篇:http://bit.ly/3FGTcQx
又篇:http://bit.ly/3Fd4Wt2
補篇:http://bit.ly/3DQ1EMV
連篇:http://bit.ly/3PEu1FQ
綴篇:http://bit.ly/3RGwi2Z

老店新開 食朋 大安 歇業

老店新開 食朋 大安 歇業 之前去過公館和金華街的帕米爾新疆餐廳很多回了,也相當喜歡它的口味。後來發現公館店休業了,覺得相當可惜,總期待能再見到它重返的時候。幾天前見到社團內有網友貼文,方得知它回來了,只是換了個店名,位置自然也不一樣了。因為是周末看到的貼文,二話不多說,當下就決定衝殺過去! 過去在金華街時,菜色種類相對多出很多,比較像是西北菜色的匯集,菜單上有幾十種可供選擇。現在簡單許多,老闆表示因為中午都是上班族居多,所以有了更多的套餐形式為主。這也不壞,選擇相對簡單,也適合人少的食客。以往在金華街上那家,人少去吃真的比較麻煩,因為它給的分量都不是針對一人分的。 店內不大,很簡潔乾淨的風格。一分套餐起價是150元,有的是200(我忘記啥口味是這個價格了),不過以大安區的售價對比其分量與口味來說,它完全值這個價格的。 那日點了大盤雞和羊肉抓飯,此外看到了有饢這玩意兒,對於愛吃麵食的我來說,那是非點不可的!還加點搭配套餐的四寶湯和酸奶。先說饢,我覺得不如以往的口感,在勁道的表現上弱了,我比較期待咀嚼口感強一點的饢。再說酸奶和四寶湯,那真是個美味與純粹;前者的用料(豆腐、番茄、雞蛋、川耳)很實在不說,在口味上整個與西北料理實在太搭了!後者的口味和過去相比顯得比較淡,但更適合大眾能接受的味道,而且這麼一大杯在餐廳內用的價格實在很便宜。 大盤雞和手抓飯的主菜分量都不少!正巧前幾天吃山西麵霸王,點了唯一沒吃過的口味,大盤雞。後者價格是130,前者150;後者在新店區,前者在大安區。我相信店租完全不在同一個檔次,但是前者的分量和菜色完全大勝,是徹徹底底地完敗對手,像是《駭客任務三》中最後一幕 Neo 和 Agent Smith 決鬥,打趴到地底的那種!套餐的配菜味道也做得很不錯。一分套餐加個湯或飲料,是真的能吃飽。 老實說,覺得老闆這價格和口味在大安區是良心事業吧?哈哈哈~以後有機會要常去吃!








2019年8月29日 星期四

What I read:《中國食辣史》

What I read:《中國食辣史》
知道這本書還是因為朋友丟了【一条】粉絲頁的貼文,介紹這本書。朋友知道我嗜食辢,所以貼給我參考。二話不多說,立刻上淘寶去原本購物車那的書(錦衣衛、倭寇與明代的東亞秩序)一道買了回來。 這本書有個小缺點,字和開本都太小。雖然實際內文只有160多頁,但是可以放大不少的。連眼睛沒毛病的我都嫌它字太小,要註解、注音的空間都麻煩。 書中對於辣椒从明朝中葉引進至中國講起,把原產地是中美洲的作物透過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在大航海時期的商貿運作,前者藉由印度的果亞與后者透過菲律賓當轉繼站傳入中國;分別是透過兩個窗口地區輸入辣椒:浙東(西)與閩粵(葡)間地區。 在引進至中國後的一個世紀左右之內的時間,它的功效从原本的觀賞用進展到「部分」的藥用(作者也稍微詮釋為何諸多外來草本植物,尤其是明清之後引入至中國的,未能進入至中醫藥引之列。)之後才在幾個地方府誌中見著其作為調料的記錄。 時至今日,普遍以為中國是食辢大國。其實辣椒並未如大家所認知的是那麼普遍的調料,和印度、中美洲相比,中國人食用辣椒的數量是遠遠不如。 辣椒在中國境內首先成為食材的地區是窮到脫褲子的貴州省,原因卻是因為食鹽價格過高,一般民眾買不起食鹽又為了「下飯」,所以以辢替鹽的功效。而下飯這個概念與中國飲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也是為何在西方國家進入工業化後的飲食改變最大的是糖的使用,中國卻不是的關鍵因素。 辣椒从貴州往四方擴散,最成功的地區都是鄰近的中國「邊區」地帶:窮鄉僻壤。辣椒到了民國初年,一直還都是中下階層的配料,無法進入官府菜之林。到了抗戰之後,因為戰爭的移民(都市化)與人口大量移動,才逐漸使得辣椒的階級化慢慢打破,進入到官府菜。所以更高級的宮廷菜是見不到辣椒的!也因此庶民菜與文人菜的交流,前者把辣椒的元素帶入其中,使得辣椒原本低階形象慢慢打破。 舉例: 曾國藩喜歡吃辣,每頓飯都少不了,但是他卻不敢告訴他人!因為當時辢椒是農民鄉巴佬的食材,他已貴為兩江總督,自然不想遭人矮化。有人想巴結討好他,便發現其廚師甚至在魚翅羹中也灑入辣椒粉。 甚至是中國開始改革開放之後,辢椒才成為中國境內普遍的佐料,這點可能讓人跌破眼鏡的。 此外,辣椒在中國的南北使用方法差別很大,這全然都是地理環境使然。在秦嶺淮河這一條中國最重要的地理線上,當辢椒種植在同志年間突破秦嶺的北界氣候限制後,陝西人才開始在麵食中加入辢椒的元素。也因為氣候的關係,北方人的辢椒幾乎只能以乾辢椒或辢椒粉的形式存在。這與南方以醬料或鹽漬的方式全然不同;但在東線的淮河一帶,氣候分明不如西方那麼顯著,因此淮河兩岸地區成了粉與醬的交會區域。 透過辢椒一事可以見到氣候或地理環境對中國的影響之巨,甚至超乎我們的認知和想像?中國在文化上的發展或是拓殖,往往都是同緯度的東西發展速度要速于同經度的南北貫穿速度,這也是地理環境影響整個中國的走向,且不單是在飲食方面。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pfbid0rRm6xizFqWibFRovceekmFxTUWp8WfJczYDDsbEEKuBCgUVmAW8FaZ4npoT7huP4l&id=100064729897414 

就怕貨比貨 山西麵霸王 新北新店(左鄰右舍 之肆)

就怕貨比貨 山西麵霸王 新北新店(左鄰右舍 之肆)

沒想到這家店我也寫了這麼多篇!這家供應的麵點也就那幾樣,沒想到來了這麼多回才能蒐集完畢? 按照服務態度和方式而言,這家真的不需要推薦,因為算是糟糕的!店員不靈光之外,臉色還有點臭。此外還有一點,桌上總有種黏膩感,擦整得不夠好。 那日吃到了大盤雞,一端上來發現一堆我不愛吃的塊狀馬鈴薯。所以端上去請老闆拿走,面有難色表示,要我自己丟掉就好。我其實是碰都沒碰過,表示不要浪費了。他還是很撲克的臉,那我就只好因浪費食物遭天譴了LOL 和食朋也有大盤雞相比起來,那麼它是就完全沒有可比之處。前者在口味上(當然這是主觀的)與雞肉分量上都勝出,更別提是米飯的口味也完全不輸給這碗麵──更何況我還是偏好吃麵的人。而且前者還有兩小分配菜,這碗麵除了馬鈴薯和雞肉外,就沒有任何配菜了。130在新店區的價格對比150在大安區,高下不是存在口味上而已,也反應在定價的內心上了。多說一句,還是如前一篇所言:像是《駭客任務三》中最後一幕 Neo 和 Agent Smith 決鬥,打趴到地底的那種! 又,這回終於沒看到那個臭臉的服務員了!真好~哈哈 厝邊系列:有一陣子沒刻意寫下在鄰近地區用餐的紀錄了。雖然顯得地域性很狹隘,但生活總是跟主要活動地點最相干。不能老是丈八檯燈,照遠不照近。住在文山區一陣子,在有形的空間上來說,文山區範圍相當大;不過就可活動的選擇來說,相對鄰近的中正大安等區來說,那就小了很多。雖說如此,有時候不過兩三公里遠的用餐選擇,還是顯得相對去的次數少了許多。

2019年8月28日 星期三

這不是頁配文之二 What I ate: 東港強牛油乾拌麵 拌麵

這不是頁配文之二 What I ate: 東港強牛油乾拌麵 拌麵 小的嘴那麼賤,先且自然沒那能力做頁配文不說,更別提會有商家會看上這裡。 這包乾拌麵是朋友送的。因為聽聞售價要70?原本看到寫著和牛二字,以為像是泡麵滿漢大餐那類的,會有牛肉調理包在裡面。打開來一看,才知道跟絕大多數的泡麵一樣,只有醬汁類的調包。心想這樣兩光的配料售價達到這個程度,那也實在太扯了點。 裡面有牛油醬包、油蔥包、辣椒粉等皆各一包,而醬油是兩包。按照圖示去煮了一回。如果是吃過一回,還再買的話,也只能說腦袋壞了才花錢去買這個回來吃! 作法中表示要將牛油和油蔥另外稍微加熱,再淋到麵上。牛油和油蔥剛下鍋煮時,確實香了幾秒鐘。不過當都弄好拌勻之後,只能說那個醬汁鹹死人了。讓我想起個穿鑿附會的鬼扯故事「徐達吃蒸鵝而死」,那醬油的鹹度大概足是洗腎者的催命符吧?哈哈哈~這包就算是賣個30,我都寧可去吃一般的泡麵!

What I saw:《布魯克林孤兒》

What I saw:《布魯克林孤兒》 朋友知道我喜歡這名演員,所以貼了這個連結給我。看了預告片之後,覺得應該不會差。不過目前能讓我願意走進電影院的唯一片子卻是《Top Gun 2》—是說到底是不是這樣的片名,派拉蒙也沒澄清過!類似前者這種劇情片,就等朋友抓給我好了?哈哈哈。 不過認識艾德華諾頓是看了1996年《驚悚Primal Fear》,該片的男一是李察吉爾。諾頓是新人,在這片中絕佳出色的表現,得了金球獎最佳男配,也入圍了奧斯卡男配─但是當年敗給《征服情海Jerry Maguire》的小古巴古丁。但從此與金球獎和奧斯卡都絕緣了!哈哈。當年這兩片我都看了,個人覺得就電影本身而言,前者當然不如後者,但演技來說是勝出的。 之後還有印象的就是《鬼祭神偷 The Score》、《偷天換日 The Italien Job》與《魔幻至尊 The Illusionist》,而其中看過《情色風暴1997 The People vs Larry Flynt》,甚至不記得他是男配角!哈哈。這都要怪中文片名太難記了。 他演了不少片子,也當了不少電影的製作人。不過只有演智障型的腳色才真的適合他,才能讓他發揮得淋漓盡致,簡直就像是他內化的自我真實地呈現,而不是他平日所扮演的人生角色。總讓我覺得片中那種假扮智障,而真實性格是心懷叵測的陰險詭計,那才是現實人皮面具下的艾德華諾頓。 一如蓋瑞歐德曼,總要飾演瘋狂的角色:《誰殺了甘迺迪 JFK》中飾演殺手李奧斯華,《終極追殺令 Léon》中擔任瘋狂的緝毒局警官,《第五元素 The Fifth Element》中演出極其神經質的反派頭子, 《空軍一號 Air Force One》中扮演冷血又瘋癲的劫機首領。在演了這麼多虛擬的神經病(包括李奧斯華在內)之後,終於在擔任《最黑暗的時刻 Darkest Hour》中擔任主角,演出一名真正的精神病患邱吉爾,這才第一次得了大獎! 再來就是同樣以瘋子類為最佳代言人的克里斯多夫華茲了!在我看來,他應該這些年電影圈中詮釋瘋子的唯一指標。在與鬼才導演昆汀塔倫提諾2009年合作《惡棍特工Inglourious Basterds》,飾演簡直是活生生就是瘋子的德國軍官,立刻拿下奧斯卡男配、坎城男主角、金球獎男配!從1982年起混跡演藝圈20多年從來沒拿過任何獎項,一次就包辦所有大獎。之後再與塔倫提諾合作《決殺令/Django Unchained》,再次拿下金球與奧斯卡的男配。在這兩片中,你可以見到他的演出有多麼徹底表現出內在的瘋狂。而在後者中,李奧納多狄卡皮歐的演出讓我對他大為提升─對他改觀是在《華爾街之狼The Wolf of Wall Street》中的表現,終於脫離花瓶的角色。 這三人總是能以獨特又雷同的方式去詮釋瘋子般的人物,不論是片中虛擬還是真實存在,我總覺得能把瘋狂表現得如此透徹,一定是他們內心也是藏有達到如此程度的瘋癲或狡詐吧?哈哈哈


Motherless Brooklyn
https://www.facebook.com/wbtw.fanclub/videos/514556246037601/

今年開始應該可以收到稅了吧? 陶然亭 中山

今年開始應該可以收到稅了吧? 陶然亭 中山
聽說昨天是我們馬邦德就任鵝城縣長一百週年紀念日 https://disp.cc/b/163-bEhc ↑必須說這是個深度哏,不是很多人能理解的。但是我看到之後,真的是哈哈大笑了。 名不虛傳 話說我們就在「今年開始應該可以收到稅了吧?」這一天來到此處聚餐,事後想起這是絕妙的巧合。因為朋友拿了哥大的獎學金,在金融帝國之都讀書。在我等看來,這是件爽事!他回台之後,大家總會相約來吃一頓,這成了種儀式。 地點從來也不是我挑,不過每回聚會都是吃中餐,幾無例外。我到了,友人告知,才知道這家店上了米其林,難怪一進門就是爆滿的人,真正到座無虛席的程度。還好朋友先訂了位,不然肯定沒位子。 這頓飯才像是以往吃中餐的味道,不光是口味上,還有店員的態度都有種旧有的感受。其實新口味沒有甚麼問題的,所有的事物都該與時俱進,沒有一成不變的事;口味只要是好吃的,新旧不是問題。不知為何連服務人員都給我一種回到過去的感受?哈哈~ 這頓飯吃得開心,朋友之間交相嘴些時事、生活小事,就是痛快。不過如果能再有頓痛快的一餐,那更是滿得很! 如果有朋友要約吃飯來這家,我舉雙手表示願意再來!










初篇:http://bit.ly/3b6OIF7 (本篇)

2019年8月26日 星期一

換湯不換藥 餃匠 大安

換湯不換藥 餃匠 大安

朋友見我喜歡吃廣義的麵食,所以推薦了這家。當初它好像是開在補習一條街的南陽街上?那時剛開沒有太久,我看了一下Google Map上的評論,從網友的評價來看,似乎不太妙的感覺。

之後它搬到現址,我終於想起來要去吃看看,於是再問問他地址,可又拖沓了好一陣子:因為要吃的東西已經多到我不知道該如何排列了。哈哈~有天非常熱的午後,辦事經過這附近,想起還沒吃飯就稍稍繞道來這試看看。

因為天氣著實太炙熱難耐,曬了兩個小時的正午日頭後,胃口簡直要歸零了。所以只點了一份鍋貼。一份鍋貼還附上一杯港式檸檬茶(不要問我港式檸檬茶和我們的檸檬茶有甚麼差別,因為我沒喝出來差別。)鍋貼分量不大,印象中是八顆?因為麵粉和水一起煎,反過來就形成這個模樣了,毫無出奇之處。

辣椒不成,雖然我一看就覺得不成了。內餡調味過度了,不沾任何調味料都已然過了頭。就跟日本人把鍋貼稱為餃子一樣,不光是模樣不對,連口味都不同了。我其實很不喜歡這樣的食物,一整個橘越淮為枳的結果。這分鍋貼在我回去之後,就去廁所給吐光了。

小菜因為方便之故,都是裝在小透明盒內,整整齊齊落在那。這點我完全無法接受,凡是看到這樣的小菜,絕對不碰。連個盤子都不能用?我實在很難認可這樣的方式。

Google Map上的評價曾說店員的服務態度xxoo(我忘記正確的字眼,姑且用xxoo來表示好了,)我覺得他們只是很一般的一般,糟糕是不至於,有些人感覺不太像賣吃的服務業而已。此外就是地板是有點黏的……







http://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pfbid0Qk2wPGwihUeQ2ATkTVJb54fidfW9pA2Se3XgDSGhD6PChmQmCraYpk7wrQ8rrEHCl&id=1912740012343885

2019年8月25日 星期日

上海人包餅店 新北新店 (左鄰右舍 叁之貳) 歇業

上海人包餅店 新北新店 (左鄰右舍 叁之貳) 歇業 在Google上亂逛時發現這家的。去買之前並未抱持甚麼期望,因為水煎包這東西已經很難找到很厲害的了!曾經在懷寧街上班,每到中午外出用餐時,附近的小店簡直像是一位難求般,但一過了那半個小時的尖峰時段,排隊人潮馬上銳減一半以上,變得星星落落地。為了躲開人潮,所以會往新公園側門那方向而去,會去家賣牛肉麵、排骨飯,還有些合菜的小館,而其門口總是擺著一口大鐵桶做成的平底煎鍋,就是為了煎上海小包而已。 它的牛肉麵算是還成,印象中沒有特別好,不過我去都是為了吃那煎包而已。印象中當年一般那種蒸籠的大肉包,一個不過十元左右,它的煎包只有那肉包的三分之一大小,要價卻是十三元一個。想當年我在南機場夜市吃早餐,一套燒餅油條也才十二元,它一個小小煎包竟比一套燒餅油條還貴!而且一點也不能塞牙縫。哈哈哈~但自從它不知何時起不再營業之後,也就再也找不到這樣水平的煎包了。 當然這些年還是會到處吃吃水煎包的,不過就是圖個它還是麵食與方便而已,基本上已經不求好吃的標準,當然更不會奢望吃到驚豔。 那日先買了這家的水煎包,一個不大,只有拳頭的三分之一大小左右賣十元。我想它應該是有點能耐,才會在此有這個價格。先買了四個,才去同條街上的山西麵霸王吃碗大盤雞麵(http://bit.ly/2kpMpqa):還好有先墊這四個包子,才不至於吃那碗麵後感覺頗為空虛。 這水煎包當然無法與之前的口味相比,或許說無法跟我記憶中的味道相比?但是以這幾年所吃的水煎包而言,這算是OK的了。也因此對吃完之后要去拿的蔥肉餅比較有信心了。蔥肉餅比較像是一般的餡餅,肉餡相對太厚,如果能做得薄一點,我想口味會更好,而不是像放大版的肉餅。 此外,老闆養了隻狗,每天都帶來上班。挺乖的,也就靜靜地坐在那,不吵不鬧的。老闆說,擔心只有牠在家會無聊,所以帶來上班。這條狗命算是不錯了! 厝邊系列:有一陣子沒刻意寫下在鄰近地區用餐的紀錄了。雖然顯得地域性很狹隘,但生活總是跟主要活動地點最相干。不能老是丈八檯燈,照遠不照近。住在文山區一陣子,在有形的空間上來說,文山區範圍相當大;不過就可活動的選擇來說,相對鄰近的中正大安等區來說,那就小了很多。雖說如此,有時候不過兩三公里遠的用餐選擇,還是顯得相對去的次數少了許多。


http://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2456555071295707&id=1912740012343885&comment_id=2467099696907911

京都脆皮烤鴨 新店

京都脆皮烤鴨 新店 對於烤鴨著實沒有特別喜好與認知,也不會挑剔,只要不要太難吃的我基本上都可以吃光。說起來我是喜歡吃烤鴨的,不管是粵式還是京式,我想我一個人是可以吃掉半隻以上。但每每吃個半隻或一隻之後,都覺得太膩了,因此會隔個好幾年才想到要吃烤鴨。 在Google上亂搜尋時發現這家,正好那天要去光明街買包子,也就順道買了半隻回來。基本上這家不提供內用的環境,都得外帶,除非你願意蹲坐在門口的臺階上吃吧?哈哈。 這家可以花50元買份高麗菜炒片肉後的鴨架子,炒完會變成一大包。吃完這一份之後覺得,應該可以買兩份高麗菜,這才會過癮。因為味道著實不錯,沒吃完的剛好可以煮把麵或麵線丟進去,又是一頓飯!炒過後的味道是辢中帶甜,如果喜歡吃辢點個大辢,那應該更痛快。 鴨肉與餅皮本身就算OK,我不覺得有什麼驚豔感,以價位來說算是及格了。餅皮的部分不太夠,蔥也是,但都可以加購,建議都加購才吃得比較舒暢。 我覺得要比木柵木新路上的真好味烤鴨莊來得好吃!我其實不太能理解這家這麼髒,味道又是個普通,大家在排隊個什麼勁? 厝邊系列:有一陣子沒刻意寫下在鄰近地區用餐的紀錄了。雖然顯得地域性很狹隘,但生活總是跟主要活動地點最相干。不能老是丈八檯燈,照遠不照近。住在文山區一陣子,在有形的空間上來說,文山區範圍相當大;不過就可活動的選擇來說,相對鄰近的中正大安等區來說,那就小了很多。雖說如此,有時候不過兩三公里遠的用餐選擇,還是顯得相對去的次數少了許多。




http://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pfbid0NwxS8u3Q87fmvfjYJAZZ6AZfaC7NyCfpWKCvLTgjM9RUb6ffPuqP3ZW6qdpwZrfel&id=1912740012343885

2019年8月24日 星期六

這不是頁配文之一 十三香麻辣辦麵 泡麵

這不是頁配文之一 十三香麻辣辦麵 泡麵

小的嘴那麼賤,先且自然沒那能力做頁配文不說,更別提會有商家會看上這裡。

活在臺灣,找吃的那麼方便,還真不太需要去吃泡麵這東西,所以我幾年也難得吃上一碗。印象最深刻的一回是,約莫十幾年前的颱風夜,突然肚子好餓。在這種風雨的夜晚,還能買到吃的不外乎便利超商,就剩下24小時的超市了。還好當時頂好離我家門的直線距離只有50米吧?所以衝去買了幾包維力炸醬麵和一瓶可樂。由於蛇吞象的妄想,一口氣煮了三包泡麵,還喝掉一瓶1250cc的可口可樂。不知道何故?在30分鐘後就抱著馬桶直吐了!因此把泡麵這類的產品給拉黑了。

沒多久之前,友人送給我一包這玩意兒,直說好吃,還說夠辣。辣不難──像是我吃過大王麻辣乾麵 KingSpicy的大辣口味,它也就是只有辣,沒有香或層次的口感;這樣的辣就是嚼蠟而已──香比較難。就我個人而言,這口味的泡麵要比維力炸醬麵好吃。不過不是沒有缺點,它除了辣或香之外,口感上太寡了。如果能有點肉末或乾油蔥酥的話,不光是視覺上或口感上都能提升。這麼一包泡麵很簡單,除了麵條本體之外,就一包(過油的,我通常會把油給擠掉)醬料。當然煮兩分半要比用泡的口感好。

這個不太常見,我只在大潤發看到。有回爬文時,網友說全聯有賣。於是跑去家中附近較大的全聯,看了泡麵區半天始終沒見著。去問櫃員是否有「味王十三香」泡麵?還表示在泡麵區都沒見到。她很快地回答:有。她跟著我去泡麵區找,沒看到(其實全聯好像沒進貨?)她又說:但我們沒那麼多,你要等訂貨。我當下就矇了!我知道她誤解了,只能告訴她:我不是要十三箱的泡麵,是要味王「十三香」口味的泡麵。買十三箱?我猜就算是大公司在中元普渡祭拜好兄弟都用不上十三箱吧?



http://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pfbid02dVAaS1AvxJjxn5iKt72Gc7bJfoHHgiDb15dnpgjkXnuJ23kbzjseK8fQuotvvmHhl&id=1912740012343885

2019年8月23日 星期五

七十二牛肉麵 中正

七十二牛肉麵 中正

牛肉麵是最偏好的食物之一。台北市的牛肉麵店/攤真的很多,搞得像是每條街上只要是賣麵的,至少有一家會提供牛肉麵?各家口味都不相同,我想也各有各的擁護者。即便是所謂的牛肉麵節的冠軍,一開始時還會刻意去吃看看。吃過幾回之後,就覺得那些都不過爾爾。更精確地說,是無法全然合乎自己的口味而已,當然更有些感覺是徒具虛名!

但有好一陣子沒來這家吃碗牛肉麵了,原因無它,因為跑這附近吃麵時,已經離微笑老蕭拉麵很近,當然在有更好的選擇之下,是不會來這的。那是又因為前者未開張,於是想起這家營業時間絕對是照表操課的七十二牛肉麵。

一如往例都是來碗紅燒的牛肉麵或牛肉湯麵(我其實不怎麼喜歡它的肉),再配上一份花干。然後必然要拿份辣椒──它的辣椒有兩種口味,一種是單純調味過的辣椒,另外一種則是在前者的基礎上加了蒜末。我都是拿後者!必須說這家的辣椒也算是有點水平的,值得一吃。

那是久沒吃了,感覺味道比較淡了些,不如以往那樣濃郁。不過整體還是很OK的,服務人員還是之前的老面孔,態度依然客氣、和善,以及能記住客人。我覺得這類店有點像是麥當勞,何時去都是差不多的味道,不太容易吃到走精的狀況。





初篇:http://bit.ly/2ZveAlK 

貳篇:http://bit.ly/2rPI5Ue (本篇)
續篇:http://bit.ly/3LaYfvx 

2019年8月22日 星期四

也要入境問俗 奪愛印度咖哩 大安

也要入境問俗 奪愛印度咖哩 大安 這家咖哩似乎有點名氣,吃完回來之後一查,居然好幾家分店,真讓我著實大吃一驚!不敢置信。 以前在這家不遠處上班,當時比較會去的店是當年總是不主動開發票的朱記餡餅粥店,還有時常客滿的忠南飯館,印象模糊到都不敢肯定地說過來過這? 那日來這旁邊辦事,剛好接近中午時分,心想這也是趕巧了,所以就去吧!店門口很妙,在賣自家做的便當;本以為會是印度口味的特色餐食,沒想到一看全是台式便當。也沒多想,反正「布丁的味道在吃」。 因為偏好濃郁咖哩醬的印度口味,所以點了燴煮牛肉咖哩,再多點了個從來沒看過的印度麥餅(一份兩個,但可以單買一個)。那印度麥餅上層應該是抹過一點糖漿,再油炸過。鼓起來有個小西瓜那麼大,其實吃完還挺空虛的,哈哈。燴煮咖哩醬汁味道還不壞,說很濃郁其實也還好,算是到還可以單吃的程度──可能乾燒的咖哩就濃很多了?但是我不覺得它這家的風味很獨特,或是吸引人。吃了你知道就是種印度的咖哩口味,但又不夠印度的感覺(當然這是跟我吃過的印度人賣的咖哩做比較。)不過讓我有點傻眼的是它的配菜,居然是中式的炒豆干與炒高麗菜。我一開始還犯傻,以為會不會做成印度風味,吃了一口果然就是中式口味。幸好那米還是長米,不是台灣的米種。 我猜老闆可能娶了本地人吧?可以流利地操持中文,和客人對話。但是口味上改成這樣子,就讓人頗為傻眼。







http://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pfbid02vzATM8Q7YCUqAhDHA7vnHgqKDewngGuRHabAy3nGV2vzzfra3ZjfGjfJTh1DAQr6l&id=1912740012343885

2019年8月21日 星期三

以訛傳訛 來來順餡餅粥 文山

以訛傳訛 來來順餡餅粥 文山 對應前日的〈歧路亡羊之柳暗花明 http://bit.ly/2PhKUbY 〉這篇,今天也來說說另外一家麵食。 日前文山區有位中了樂透的某牛肉麵店老闆丟了篇食記給我,問我吃過沒?他表示是朋友推薦給他,且認為相當不錯,因此丟給我,要我也去試看看。 錯過了用餐時間才到,店內還有十名客人左右,心想那用餐時間肯定很多人吧?這樣水平應該不會太糟才是! 點了牛肉蒸餃和牛肉捲餅。在點餐時問了店員他們的花素捲餅是包龍鬚菜和胡麻醬嗎?結果他回答是,包美乃滋醬。我一聽心就涼了,怎麼能不用心到這種程度啊!?那還是吃吃牛肉餡好了。 上來之后看到那個餅,我心裡就有數了。等到蒸餃一來,咬了一口,只好認命了。店內連薑絲或生蒜都沒提供,實在很不上道,只有那看起來實在很無法入眼的辣椒油,光看那罐子直覺上就可以放棄了。 那餅就是一般的蔥油餅,然後煎得有點焦,口感變得過脆。蒸餃皮沒有麵的勁道,是種死皮的口感;牛肉羶氣也頗重。這頓飯吃得頗不滿意,覺得一點都不地道。雖然看到有豆沙鍋餅,原本很想來一張,這時很慶幸沒有貪嘴多點。不然應該也只是個浪費而已!



2019年8月20日 星期二

久違的拉麵 山嵐拉麵 中正

久違的拉麵 山嵐拉麵 中正 印象中我超過半年沒吃過拉麵了?月餘前朋友找我一起吃個飯,就選了這家拉麵店(其實原本要遠征到松山區吃拉麵的,但後來因為啥緣故作罷,如今也忘了!) 說到吃拉麵就是件痛快事。打從第一次吃日式拉麵是大概是四分之一世紀前的事了?那時有個拿了獎學金赴日讀書的朋友回台,他找我去東區二樓的一家拉麵店吃地道的日本拉麵(印象中好像是得了日本電視冠軍的拉麵?)只記得第一次吃的感覺就是:鹹到打死鹽販子! 經過多年的洗禮之後,不知道為何覺得拉麵還是很鹹,可是每次我還是都能把湯給喝完。而且不夠日式口味的拉麵,已經很難接受了。 台北的確有很多、很多日式拉麵店,甚至很多還是日本人來開的,這其中當然也有已經在日本非常知名的拉麵店。對於此我還真的相當好奇,為什麼日本拉麵那麼便宜,到了台灣相對就貴很多?我這都是以國均所得的相對而言,不是絕對值。 離題扯遠了。這家拉麵我覺得是OK的,我不覺得口味到吃了第一口有種靠北、真讚的程度。就是種中規中矩的日本拉麵,不論是湯頭或麵條上都是如此。不過生意相當不錯,下班用餐時間還有不少人絡繹而來,吃完時發現門口已經在排隊了。我覺得這家拉麵麵條的份量不太夠,肉也是個還好,男生可能都需要加購才行! 還有,它是我有我最討厭的販賣機。我實在很難理解日式店搞這個真的達到更有效率嗎?因為你點完餐之後,還是有服務人員來跟你確認湯頭鹹度、麵條硬度等等。真是相當的脫了褲子放屁啊! 不過它燃起我很久沒吃拉麵的慾望,準備開始再來找拉麵來吃了。


http://bit.ly/3AzllJh

2019年8月16日 星期五

維持就是種功德 龍記搶鍋麵 中正

維持就是種功德 龍記搶鍋麵 中正

大一時還在搭公車上學,雖然從校門口算是一班車就可以到家附近,不過通常會在西門町換車,不過就是希望只走個一百公尺就到家而已,而不是一班車下車地點得走三百公尺──當年真的是懶!正是因為在西門町換車,才會繞了更遠來到衡陽路和桃源街上來覓食。我想單單從中華路的來回都不只三百公尺遠了?但這也才發現幾家迄今都還滿喜歡的麵食。

已經忘了怎麼會發現隱身在巷弄內的這家店,你走衡陽路84巷進來,那還真是讓你懷疑你是不是走錯了路?但從桃源街拐兩次彎進來,也覺得怎麼會小麵店藏身於此。

想當年真的只有一個店面,挺小的,大概只能塞進十來人吧?我都不敢中午來吃,因為實在太擠了。後來都是錯開用餐高峰時段,還可以輕輕鬆鬆地來一碗麵。後來吃到有點熟,與老闆(現在老闆的哥哥)瞎聊天,才發現原來兩人所住的地方很近,都會去南機場夜市吃東西。當年他娶了個湖北人,老闆娘問我知道湖北嗎?我回答知道一些縣份,隨口說了黃岡、孝感兩線。她樂得大笑,問我怎麼知道她是孝感人?我說還知道個鍾祥。她當時覺得很不可思議。但我沒說的是,都是在書上看來這幾個不起眼的地名,因為人所以記住了。我猜她大概有種他鄉遇故知之感吧?哈哈哈~(這感受我也懂,多年前認識個朋友,沒想到她祖籍和我是小同鄉,而台灣的戶籍也是小同鄉!)

說了這麼多廢話,其實只是要說,這家店吃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從間小小的店面,到現在在那巷內併入總共三個店面,我猜加起來應該可以容納上百號客人吧?

我已然記不得當初一碗的價格,印象中跟當年的一般物價相比也不算貴,現如今也是個還好的訂價。不過它的優點是,吃了這麼久的時間,味道始終沒有走味:我依然是點不加鹽、麵硬的芙蓉搶鍋麵!

還有這麼多年以來,老闆就是霸氣,桌上一盒蒜瓣末從來沒在害怕你加過!來這吃上一碗,肯定要灑上滿滿的蒜末,再淋上一圈圈的白醋,這才是過癮。



初篇:http://bit.ly/2TJEMrD 
貳篇:http://bit.ly/2ZoSQea (本篇)
續篇:http://bit.ly/3qhn4xS 
再篇:http://bit.ly/3KnNlm6 
復篇:http://bit.ly/3t0Kecr 


老仙 文山

老仙 文山 朋友也住在木柵,他是個有品味的人,對細節也相當留心,喜歡的店家都是有點特色或有所堅持的店家。印象中,他之前推荐過Purebread Bakery和豆花莊,皆是有相當的水平。自然這家也是他告訴我的。 這其實是趁著夏天結束之前來吃冰的,距離現在超過一個多月了,印象並不精確。記得是個臨街,但乾淨的小店,服務態度也挺好的。當日點了碗豆花而已,那個糖水煮得還不壞,合我的口味。至於豆花本體,我覺得不若市民大道上那家豆花庄,可就近來說,畢竟可以不用跑那老遠去吃一碗。後者那屬於專程而去,或是說適合觀光客的行程:除了豆花本身綿密、細緻、料多之外,兼具著拍照與打卡的功效。 不過,因為商品種類繁多,讓我看得有點眼花撩亂,雖然我只是想吃碗豆花而已。相對之下,我比較喜歡木新路上的小樹冰店。 厝邊系列:有一陣子沒刻意寫下在鄰近地區用餐的紀錄了。雖然顯得地域性很狹隘,但生活總是跟主要活動地點最相干。不能老是丈八檯燈,照遠不照近。住在文山區一陣子,在有形的空間上來說,文山區範圍相當大;不過就可活動的選擇來說,相對鄰近的中正大安等區來說,那就小了很多。雖說如此,有時候不過兩三公里遠的用餐選擇,還是顯得相對去的次數少了許多。








http://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pfbid02Uq85KfQCe1AGnxgRbjZCayP2zmTwLDPrw6SKjea6YBhepRK6m25yAwH57FrN9gjEl&id=1912740012343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