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葉食品行 文山 搬來文山有個好幾年?不過對於這裡許多路名其實都不熟悉。因為常常穿梭巷弄之間,知道方向和認得店家,反而懶得去記得路名。原本根本不知道一壽街的名稱,要不是聽聞來到「兩公婆」,才知道原來景美女中大門對面的那條就是一壽街。 那日是在兩公婆買飲料時,看到一個高佻的外國人在買這家(就在兩公婆的隔壁)的東西,好奇怎麼會有外國人去買這樣傳統、老舊店家的商品?我好奇過去一看,竟然他買的是非常「臺式」的小西點。我都笑出來了!我很想上前問那男子,你之前吃過這種東西嗎? 對我來說,這景象就像是到了阿拉伯地區或是非洲,看到當地人在賣中式蔥油餅或包子,而我還願意去買一樣。 隔了好幾天我終於再去看看,想說連個招牌都沒有的麵包、西點店,到底在演哪一齣戲? 買了「牛粒」(臺式馬卡龍)吃過之後,又回頭買了許多回。原因是,這家完全以秤重來決定價格。也就是隨便你想買多少都可以的意思!對我而言,這比外面一次得買固定份量的來說簡直是大好消息。因為我每次也吃不了太多,買個20、30都行。 這就是在地非常臺式風味的小店,老闆表示,單單在這個位置就已經開了好幾年(之前在忠順街上開了很多年)。我經過這多次,因為根本連招牌都沒有,因此完全沒發現。它的牛粒或紅豆點心,我覺得就是加減吃吃,此外也有賣臺式麵包,但那模樣我完全不想買!哈哈~但也好奇像是這樣的店在臺北應該會凋零到快消失了! 也算寫在後面? 在文山區生活了好幾秊,總是會為了吃的傷腦筋,再好吃的店家固然可以常常去吃,但是無法天天去吃,成癮和變膩似乎是身體內兩種,但是相同的渠道和機制?前者的作用不知何時就轉化成後者了?參加某個貪吃者聚集的社宭,見到不少網友皆言文山區的美食比例算是相當稀少;我猜美食定義的主觀性可能比對美女的判斷還要來得更為多樣與嚴苛吧?在此區混了一段時光,那麼也來說說在此區的小發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