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9日 星期二

呈記碗粿 三重

呈記碗粿 三重 看到社團內網友貼文介紹這家,說得很有那麼一回事,很認真地寫了一大串;其實其中內容多半已然不復記憶,但是有點卻因為好笑而記得,他很堅持這個「圳」ㄗㄨㄣˋ用注音輸入ㄐㄩㄣˋ也可以,所以他是本地人,和網友槓上說只是來聊美食,不是上國文課的。他口中所說的美食也是文化的面相之一,依然存在著原始的正確與否的問題,這種嘴硬的方式著實有趣。 因此上網Google了一下地址,有個周末終於過去試了試。騎車到了那附近,看到那的街道寬度與上方高架道路的模樣,終於體會為何那條路會起名過圳街了。街道名稱如果承載著區域地理景觀或時間沿革,這可能比用個毫不相干的人名來得有意思點? 在陸橋下方的地點,不算明顯。加上貼文者硬說沒有招牌和店名,我到了現場心想,你是瞎了哪隻眼,那看板這麼明顯,而且顯然不是這幾天才作好的!怎麼又要說沒招牌呢?我有點擔心是不是不同家,再看了一下Map上定位,心想應該沒錯了。等到步入看到牆上的菜單後,就知道是同一家了。 我是看到米糕與排骨湯而來的。沒有吃早餐的習慣,但還是硬點了這些不利於一早消化的東西。我覺得不論是米糕、菜頭排骨酥湯,還是所謂的滷菜,口感和味道都算是正常,談不上有出眾或驚豔感;也就是吃了個解決一頓而已,附近人可以替換吃的小店,也符合在地氣息與大宗的飲食習慣。像我這樣為了米糕專門跑去,純然就是個傻而已。 好奇包了分佛跳牆,心想它有排骨酥湯,再來個佛跳牆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主要是看上它便宜的價格,好奇這種價格能作出個啥口味出來?回家之後,只有一種感覺,便宜!味道很是一般,就味精味重了些,但以配料的分量和價格來說,確實便宜。 找米糕或油飯還是真條辛苦路~哈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