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I read: 《日俄戰爭》 這是本小書,因為正文只有142頁。原本以為會很快看完,沒想到拖沓了快一週才讀完。因為之前讀過一些日文的史書,覺得內容不是拉雜脫離重點之外,就是冗贅資料極多。因此后來所幸根本排斥原著是日文的史書。不過,簡言之這本讓我改觀了! 三月份朋友从北京寄來僅是正文內文就達580頁的《日俄海戰》,是本一個世紀前英國海軍部所發行的最高級內參書。因為買了這本,所以朋友才又推薦這本《日俄戰爭》,當作對照組來讀。 前者是以大英帝國爭霸海權的角度來寫(美國學者認為作者的視野還不夠宏觀到放眼全球),後者就是以初出茅廬的日本帝國立場作為出發。雖說前者因英日同盟的緣故,在該戰後取得許多日本軍方的一手資料,不過視角還是為了約翰牛的海權競逐。 因為後者與前者的歧異,才使得這本書變得有趣。此外,它內容雖然不豐厚,但是有一半的篇幅都在描述戰前的日俄雙方的國內外情勢,以及其相對應所會產生出的國際局勢。還有對於雙方未能在戰前的談判中達成協議的過程做出了交代。 透過這樣的描述可以見到日俄雙方在對這場戰爭的準備與心態有著截然不同的作為。可以見到日本軍方从戰國時期就培養出「偷襲」的概念,並非在珍珠港事件才是其標誌性施為,嚴格說起來在封鎖旅順港也算是類似的舉措。 後半部才是描述戰爭的流程,不過不會糾結在細節之上。連故事張力破表的封鎖旅順、死傷極其慘烈的爭奪203高地、但是日軍傷亡人數達數萬人的瀋陽會戰,以及最後決定性的對馬海峽,都沒有冗長的篇幅。最後的一小段篇章才是描述對於日本而言是第一場「整體戰」,進而改變日本樣貌的戰爭所產生的國內外影響,當然也描述了對俄羅斯的衝擊。 事實上,這場戰爭影響最大的國家自然是日本與俄羅斯。前者真的是傾全國兵力卅來萬人投入,連後勤、文職等達到近乎百萬;後者但是軍人就達五十萬。日軍死亡人數達八萬餘,近乎是全國軍隊人數的四分之一;雖然日本獲勝了,但也只是個慘勝(Pyrrhic Victory)而已。對日本國內的衝擊,使得得更為迫切在滿洲地區開發與剝削。俄國進而促使共黨革命的推進。此外,就是對清廷與中國造成了深遠的影響,為日本入侵中國種下深遠的種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