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I read: 《大谷翔平:挑戰不可能的傳奇全紀錄》 《大谷翔平》是作者繼《天才的人間力鈴木一朗》後,隔年所推出的第二本書,就我對棒球書籍的認知而言,寫作速度是相當快的。 看了不少年的棒球,也算忝為個球迷了吧?但與熱血球迷還有段距離,同時強調一下,還真不是個大谷迷!但如果說提到前本書的主角:鈴木一朗,那熟悉度相對高出許多。關於棒球,沒有甚麼收藏品,因為知道那個過程與結局都是個宇宙黑洞,無邊無際。因此在搬家時把幾十張的棒球卡或絕版書都送人,甚至是大聯盟球星的簽名球,諸如陳偉殷、Jeremy Guthrie 與 LaTroy Hawkins,甚至是名人堂球星鈴木一朗與賽揚獎投手 Clayton Kershaw 的簽名球都能送給朋友了;還保留著的卻是個算是沒沒無聞的 Rich Thompson──只是在場邊接到他丟給我的球,再找人請他簽名而已,純粹做個多年看球經驗的念想。 拿到這本書之後,利用周日一整天把它給讀完了。畢竟對於主人翁的瞭解只限於他在日職火腿鬥士隊時期的少數幾場觀賽,以及到大聯盟之後的出賽,能知道的相關訊息都是十分雜亂與片段式,不就是來自媒體或主播隨著比賽空檔所填補的訊息而已。但是這本書的內容,就足以填補絕大多數的空白之處。作者蒐集了大量的資料,把大谷從打球(運動)的家庭背景,再到受到父兄兩人打棒球的影響,還有母親以其極為獨特的照料、關懷方式來培養,從小到大的歷程交代地相當清楚,起碼對於了解大谷的棒球起點到中繼這段,在中文語境下的環境算是很全面了。 認為對於這本書最可觀之處,也就在於前半部大谷成長的部分。畢竟在台灣當個認真或不特定的球迷,開始認識大谷時應該也都是當他進入日職的階段(當真不太認為台灣有多少球迷在他還讀岩手縣花卷東高校時就真的認識他了。)透過對於大谷這階段的描述,能夠理解他為何堅持要以「二刀流」的方式闖蕩大聯盟,縱使這一開始為絕大多數大聯盟相關人士的反對,甚至是嗤之以鼻。以及看到他個性真誠的一面,發現大谷家獨特又十分自由和均衡的家庭教育模式,尤其是大谷徹與鈴木宣之(一朗的父親)兩者對於教育下一代棒球的差異,不單單是在物理方面,化學特性的差異也全然反映在貌似平日在球場上舉措頗為頑童的大谷身上。而這些特性源自於家庭教養與推動方式,對照於宣之與一朗的關係(互動根本談不上了),更給予讀者強烈的即識感。 身旁有幾個朋友其小孩也投入運動方面,或許小一小二就開始進入往運動方面發展,這本書前半部的內容著實很適合給這類型的家長與子女好好地去「想像」,甚至是該說學習。與其說是物理上效法鈴木宣之的作為,更不如模仿大谷徹與大谷加代子兩人對翔平的化學影響。要成就個「職業」球員的難度之高,其實不是電視機前的你我所能想像的。日本人曾經統計過,以日本職棒選手的人數除以從事棒球運動人口數來看,職棒選手真是達到萬中選一的程度;無獨有偶地在《Watching Baseball Smarter》這本書中也提到,美加地區每年有7500高中以上畢業生投入大聯盟選秀,每隊會挑出約100名,這其中只有10人左右可以「登錄」過大聯盟,只剩下百分之一,也就是一人可以穩定在大聯盟出賽。而像大谷這樣的「天狗」級,那更是可遇不可求的?但看起來除了他本身身體素質的天賦之外,書中所提的家庭因素亦十分關鍵。 除了家庭因素之外,高中時期的教練也是大谷球涯中重要的助力,能真的理解適才適所,而非日本棒球封建時期般的軍事訓練。但是這樣的互動是一朗到了歐力士之後遇到仰木彬監督才有的感受。至於大谷拿到最有價值球員等等耀眼的殊榮,很可能只是他成就不凡棒球紀錄的起點而已?對於球迷,或只是大谷粉來說,這本內容是足夠讓你知道大谷的一二事了。 此外,書封有獨特之處,因應大谷二刀流的特性,在正面與背面分別是投手大谷,與打者翔平,這是別出心裁之處。整個書封拉開還會是張海報,但對我來說是沒意義就是了,哈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