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5日 星期二

烹星/仁王家 中山

烹星/仁王家 中山

我個人挺喜歡吃拉麵的,或許程度上與喜歡吃牛肉麵不相上下。不過,可能是打小起吃過太多的牛肉麵,所以對牛肉麵有些特定口感的偏好,導致成年之後吃的牛肉麵,愈來愈難以感到驚喜或驚奇的程度。往往能吃到覺得一碗還不錯的牛肉麵時,就有種慶幸感,一種沒想到還能吃到一碗像樣的牛肉麵。但是,日式拉麵就有點不一樣了!從業圈似乎年紀都較輕,隨著日本不同區域有著不同的特色,在台灣也加入了許多創意和食材,頗有種大鳴大放的體驗。反觀台北的牛肉麵,明明很有機會打開新的格局或另闢戰場的根底,把水平帶往另一個境界,但幾乎都缺乏創新之舉──或許也跟我們對牛肉麵有過厚的刻板印象有關?其實無法接受真正的大破大立?

在台北吃日式拉麵就是有個好處,口味的多樣性讓你可以陷入選擇障礙的迴圈之中。再加上配料的差異,還有知名店家不時端出的限量版口味,更是讓麵友們瘋狂而至──見識過瘋狂的麵友貼文之後,你才會知道這種「迷」的程度對於他者而言,是有多弱智。

烹星是鬼金棒老闆的另一品牌的其中之一,原本好像是不定時限定口味的地方,還是就在幾米外不遠處「勝王」的廚房?我也不確定。不過,後來烹星成了定時營業的點了,但依然會供應限定口味就是了。

那日已經忘記是否為了特定口味而去了?點的是「乾物濃湯拉麵」,另外再加點蝦仁餛飩與叉燒肉一片。蝦仁餛飩是受到之前網友的蠱惑,見其貼文中每次都有餛飩,所點了個吃看看。肉餡的味道打得不錯,很有傳統的味道,算是很難得難找的味道;不過,對於那蝦仁就不敢恭維了!整體說來,這餛飩並不出彩,與拉麵的搭配也沒那麼相得益彰之感。加點的叉燒肉是薄片的,預設的則是厚塊狀,兩者味道十分接近,但是口感差異很大。前者吃起來就算是正常發揮,口感比較均勻,後者的肉味相對就更為馥郁,更像是吃主食之外的肉,也才有痛快感──其實也還好,畢竟沒有很大一塊。不過,希望能賣加點這樣的叉燒肉。

這濃湯的湯頭就得稱讚了,真的是夠濃,程度完全不輸給沾麵類的湯頭,甚至還比許多號稱是沾麵的湯頭要來得濃郁得多。而且那湯頭的多樣綜合口感,吃進去香鹹口十分明顯,雖然湯汁濃厚,但不會讓你咋舌咬嘴。我認為烹星與聖王最棒的反而不是各式各樣新奇創意的湯頭──這點自然很值得讚許──而是它的麵條口感,是真的具有彈性與嚼勁的口感,打敗無數加自製麵條的拉麵店。每次看到新口味,也總會想去試看看,單純嘗個新鮮。但是,真正吸引我回流的卻是這麵條,很可惜加點的麵條只能是一般粗麵(其實也就是頗為普通口感,缺乏特色,到處都可以吃到的口感。)





http://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pfbid0bnuA1NvviEt5xRWRiibC3SZsrS4tN9LAdA1ffk7kkvbv5e8D3sGKkC4zuC1M7S6Nl&id=10006472989741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