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31日 星期日

何記港式私房菜 大安

何記港式私房菜 大安

在這家買個豉汁排骨飯回去之後,正好趁著去年新曆秊假日,而又非市場未休息時間,先預訂了品項,到現場吃去。

點了臘味飯,沒想到這回除了有芥藍菜之外,甚至還有青江菜,以老廣的標準而言,這真是讓我大吃一驚啊!能有綠葉子菜已經極其難得了,沒想到還能有兩種蔬菜?算是開盲盒中開出驚喜。並不是拿蔬菜來遮掩沒幾塊臘味,上面基本上是舖了一層臘味香腸。它這口味是鹹香口,跟港式口味一下,口下得有點重,味道調得算是香,經過飯的熱氣蒸起肉的香味,油滋滋的部分也是下飯。不過,我覺得這道沒有豉汁排骨出色,可能也與我自己不偏好吃港式臘味的食物有關?

蠔油鳳爪煮得夠透,味道是甜鹹口,可以一唆就脫骨,不會骨肉分不開,與吃臘味飯不搭。魚子燒賣肉味很重,不是指肉羶氣,而是整個吃起來就像是很濃的肉味感,魚子的部分只有口感,味道就不怎麼明顯。鮮蝦餃是鹹香口,肉與蝦的味道都不錯。只是不知為何這些港點就有點吃不出那種「點心」的感覺?它的辣椒算是有自己的口味,基本上相當鹹,也有點辣度和香氣,而且口味與市售的又不同,不會死鹹,但是我覺得還是鹹了點,但還算可以吃的辣椒,同時包裝得很緊密,不會打翻而漏得到處都是。

老闆以前是餐廳的大廚,我感覺像是半退下來找個事做做,又不至於忙一整天累到不行。他自己說,等到成功市場改建好了之後,應該不會再進駐營業了,大概也只有兩三年的時間了。有機會吃的時候,加減吃點真正好滋味。







貳篇:http://bit.ly/4j7vYqN (本篇)
又篇:TBD

2023年12月30日 星期六

What I saw: 人間自有真情在

新台北豆漿店 松山

電影《人在囧途》中,這句話算是主角王寶強(牛耿)的座右銘吧?也算是這部公路喜劇片的主軸線。

昨日回家前想到父親也喜歡來碗鹹豆漿,而在羅東也很難喝到像樣的。所以來到這打包這家的鹹豆漿(老闆娘之前特別交代,分開裝的豆漿,回去之後一定要加熱沸騰後再沖入碗內,這樣味道才能還原。)還有高麗菜與韭菜的水煎包;後者更是店家的強項產品,週末往往七早八早就賣光了。

一直到了老家前,要幫朋友訂個包子宅配,東翻西找地這才發現皮夾不見了!雖然包子店老闆夫妻倆都認識我許久,沒錢一樣能買,還好手機夾層內固定夾著張千元鈔。坐上車後,趕緊打電話到店家去確認。接電話的小姐操持越南口音,雖然不至於雞同鴨講,但還是請她找能聽明白的人才好。老闆問大聲問了幾個人後,確認早上拾獲皮夾。我也沒再確認是不是就是我的,說不定哪個倒楣蛋也掉了皮夾?老闆告訴我,一個小時候就打烊,過來還來得及。我說,那就明天再過去。他還說,凌晨三點就開始營業了,可以過來拿。心想,這家早餐也太早了吧?四點多出門走路時,整個木柵的中式早餐店算是開門算早的,五點之前大概都還在準備著,西式早餐店甚至有到六點才開門的。

今天一早下著霏霏細雨,騎上重機沿著基隆路一路過去。三天連假,台北冬雨的清晨,路上人車極稀。平日地下道與永吉路的出口紅綠燈總得停上數量車,今天整個等待紅燈有快一分鐘的時間,前後只有三輛車。

到店之後,跟老闆娘說明來意。她馬上拿給我,還用塑膠袋包著好好的,怕弄髒了。我看也沒看就收了起來,順便把錢包放在桌檯上拍照記錄自己此等蠢事。

回頭才發現,昨日拍照記錄時,錢包已經掉在地上,就在老人家的腳前,而不自知。沒想到剛領完萬元的錢包掉了,還能完璧歸趙,想到電影中這句台詞。

PS
這家鹹豆漿真是我在台北吃過的狀元。



What I saw: 人間自有真情在
http://bit.ly/3PuEEKu (本篇)

新台北豆漿店 松山
初篇:http://bit.ly/3j4xddR
貳篇:http://bit.ly/3ufWDcD
續篇:http://bit.ly/35IeFbB
再篇:http://bit.ly/36i7zxI

2023年12月29日 星期五

縉雲燒餅 宜蘭羅東

縉雲燒餅 宜蘭羅東

至少快兩秊前朋友問我這家店是否去過,因為看我是羅東人,殊不知我對小鎮算是比觀光客還不熟的偽在地人,脫離在地生活太久了,能認得的幾乎都是小時候愛吃的店,還有鑽那些小巷弄抄近路還是很熟的。凡是那些網紅店,或是近十來年開的店,若不是當地朋友抓我去,是不可能知道的。她之前就跟我提過賣墨西哥Taco餅的店「壽福美墨小食部」,結果就是……吃了才知道,靈魂都快要出竅去罵她了!

不過,這家就拖沓更久才解鎖成功。因為當初它開在鎮南,然後只有周一營業(因為老闆娘平日有其它工作,操持老家的鄉愁滋味只是個副業),那個時間點對我而言,簡直就是不可迄及的難度。後來有囸不知是誰又問我?Google之後發現它搬家了不說,而且就在我老家不遠處,同時營業時間也改成週五了。巧得很,那天得週五回去辦事,所以事前就電話預訂了。

之前與老同學半專程跑到宜蘭──現在遷址到了礁溪──去買「丁掌櫃衢州烤餅」。必須說,每個地方對於特色小吃都能瞎掰出個時間之久,到你無法考證出處的「鬼」故事;這你多看一些中國美食介紹的博主影片,當他們照本宣科背誦出網路上查來的資料時,再想想歷史時空背景,就會知道那些說法就像《封神演義》的故事差不多一樣荒誕無稽。不過,這都不打緊,只要食物本身好吃,故事都是噱頭而已。

縉雲燒餅和各地的燒餅都是大同小異的變體,跟武漢鍋盔和衢州烤餅還十分相似,但名稱卻不同了。燒餅在中國北方又是長相另外個模樣了,不是這種像是小號蔥油餅的形式。它的大小跟我張開手掌差不多,估計直徑應該落在30公分。內餡口味有好幾種,一如跟丁掌櫃衢州烤餅一樣,我最喜歡的還是梅干菜口味的,因為獨鍾情於梅乾菜!不過,家大人覺得蔥肉的比較合口。它梅乾菜口味不會過鹹,菜味對於我來說稍微淡了些,不過多咀嚼兩口還是很有梅乾菜那種發酵漬過的味道。麵皮發得挺好的,很是有點韌性,有口感。一口氣邊開車邊吃,還沒上高速公路閘道前,就已經吃完兩片了。這東西真的很對胃口,比吃宜蘭那些油過頭,味精重,猶如掛羊頭賣狗肉的蔥油餅,不知道要強上多少!









初篇:http://bit.ly/3C5WqjX (本篇)
貳篇:TBD

2023年12月28日 星期四

饈呼暇軟骨飯 台中西區

饈呼暇軟骨飯 台中西區

這家是網友告知,才知道的,畢竟台中離我生活圈太遠,雖然幾乎每個月得去一趟,但都是匆忙往返,很難有較多的冗餘時間在那覓食。

距離上次來這初次探訪也有個一秊半了,雖然台中待開發的店家何期之多,但吃過這家之後,還能記得這是間可以回頭造訪的店。在台北許多連鎖的自助餐店都在招牌上畫蛇添足般地掛上「精緻」二字,給我無非就是要抬高售價做了區隔的說詞而已;而這老闆反而大異其趣地反其道而行,寫上不精緻三字。

不過,細看便當說是不精緻,也說得過去。老闆就只有一人操持,別說人多應付不過來,單單是幾分鐘內有幾個不同口味的訂單,就足以讓他忙得不可開交了!自然談不上所謂的精緻水平。可是,擺盤或菜色看起來不能列為精緻的水平,畢竟也不是去吃米其林等級的便當,無須精緻,然而口味上,這家提供的品質卻是真的很不錯了。別說一個80元便當去哪找?那配菜的味道也是挺不壞的,要比尋常自助餐的口味強太多,雖然看起來不太美麗。老闆果然是台南人,菜品口味都可以嘗出甜味,但還不至於過度甜口。所以我會事前透過Line去訂個便當,回程時邊開車可以邊吃,省事之外,口味還能滿意。

覺得就只有老闆一人內外招呼,這菜單上的品項還是太複雜了些?可能縮減至三、四樣,一來備品也更加利索,二則也不至於出餐得忙得像是八爪章魚,前後難以兼顧。






貳篇:http://bit.ly/4fNnm62 (本篇)

2023年12月27日 星期三

胖姐牛肉麵 大安

胖姐牛肉麵 大安

因為撲空,心有不甘,所以旋即再去一次,定要把這碗牛肉麵給吃著。那天到時,老闆娘表示火候還差一點,要我再等個十來分鐘。雖然不像蘭州人那樣堅持清晨吃頭鍋湯,但是也算吃到頭鍋湯了。

那天沒吃麵,單純點了牛肉湯和份豬腳。因為網友食記中也推薦豬腳,於是一道吃了,省得分兩趟吃。看到正在切的蔥花,就覺得很是過癮,蔥綠與蔥白放在同一盆內,能給清翠「乾淨」的蔥,那就給加分。畢竟外頭許多店家的蔥,一吃就知道沒洗過。

牛肉湯還有小白菜,而且不是點綴性,以份量來說這個小白菜算是給得很是霸氣了──見過最狠的是「川味麵典」,尤其是那蕃茄哨子麵,不論是麵還是哨子本身也就很足夠了,青菜給的份量都快佔了有半碗!

我覺得湯頭味道還算是OK,但是沒有入口後帶來的驚豔感,就是碗味道比常見的味道要好些,沒有過重的藥材味,醬油味也不會太強。肉燒得入味,也不會太軟爛,有個五六塊不算小的牛肉。整體說來,以這個價格算是對得起了,而且在市場二樓的用餐環境還不會差,整個清潔收拾做得挺好也迅速,跟南門市場中繼點幾無差別。豬腳也是類似的表現,跟牛肉相比算是燒得更軟些,很好脫骨,口味比較是醬香味,且沒有過度的甜口。只是我對豬腳沒有偏好,覺得這東西大致上就是那樣,很少吃到入口感到驚艷絕倫的──大概只有30秊前第一次吃到「富霸王」時,覺得這家是很有點本事的,但這近10年去吃過兩三回,味道大不如前,可生意卻是好到讓我不願意去排隊了。這家牛肉麵在大安區來說,這價格與口味,很是OK的。

2023年12月23日 星期六

于家水餃 大安

于家水餃 大安

在某個「吃貨老饕」社團內貼文中見到網友介紹「胖姐牛肉麵」,因為之前他推過「來了就吃」,吃過之後也覺得算是挺不錯的,加上也有自己的忒色和風格。心想那這回的胖姐,水準應該不至於會差到哪去才是。於是按圖索驥而來,這才發現成功市場目前在改建中,之後好像會是幢新大樓?目前是暫時的兩層樓建築,果然是大安豪宅區,那怕是臨時只用幾年的建物,其整體水平要比其它許多市場要好多了。

上到二樓繞了一圈才找到胖姐,結果……店休!!!真衰,Google Map上也沒標註,算是空跑一趟了。心有不甘,雖然我不愛逛市場,還是在二樓賣吃食的攤位中繞了一圈,看看有啥可以吃的?結果看到一家「港式私房菜」,覺得應該不錯。走近一看菜單,挖靠!這才幾點跟幾點,像樣的主食就全面賣售罄。心想這家著寔太屌了!立刻加入店家的Line,心想一定要來吃看看才是。

正當躊躇時,轉頭見到這家「于家山東手工水餃」,吸引我的倒不是水餃,而是餛飩。見到有青江菜口味的餛飩,立刻買了一盒回家吃看看。這秊頭已經很難找到青江菜肉餡的了,勢必得吃。回家整盒一口氣煮光。它的餛飩一顆肉餡的部分比十元硬幣要大點,可能有五十元硬幣那麼大,但又至於像那溫州大餛飩那樣大到看了就倒胃口。內餡口味很清香,很明顯的青江菜菜味,而且菜沒有土氣,是洗過的,同時豬肉也沒肉羶味,吃起來很是乾淨舒服的口感。這個餛飩的味道算是好的,主要能吃到菜和肉的乾淨味道。不過,這也很自然反應在價格上,這一盒90。








http://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pfbid02rFmbA7JWGPeaV8WW4eDLoym8kuTGdpdxwaWcsogyVr3ZosKhYw2Bi87tn9yGX1Wnl&id=100064729897414 

2023年12月20日 星期三

What I ate: 行丼餐車

What I ate: 行丼餐車

在臉書上參加在地社團,自然會看見店家來自介的推文,難免會受到蠱惑前去一嘗。像是已經做出口碑,進而從遊走四方的攤位成有了店面的「不用急」,已經去了不知多少回?也有吃過次數一回的餐車,也在木柵租了個店面的「韓飯島」,這兩家是我印象忒別深刻的。當然,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所以八九都是這種吃了以後,就想罵自己貪嘴的。

那天就是又看到餐車的貼文,主要是因為對餐車特別有興趣,所以一見貼文之後就預訂了一份。結果那囸遇到寒流不說,還下著雨,跑到集慶廟前廣場去拿餐。當下就想,這份餐頂好口味是能符合濕冷冒雨而來的感受。

吃了以後只有種罵自己髒話的想法。味道相當普通,甚至可以說沒有特色或個性,奶油味偏重,然後牛肉有滿強的羶味。只能說它份量也不多,價格算是偏低,但是如果是加上口味納入的話,不可能再吃的,畢竟味道實屬水平線以下。再次在社團中上了當……

2023年12月14日 星期四

What I saw: Always look on the bright side of life!!! (Hahaha)

What I saw: Always look on the bright side of life!!! (Hahaha)

前幾天在仁愛建國南路口待轉時,看到這騎士背後的一行小字。正是因為字很小,才吸引我的注意,想要看清楚它到底寫些甚麼?

一看,我就笑出來了。本以為在 cruel world 之後,會接上 much more cruel ahead you 之類的反諷(當然這是我的說法!)沒想到會是 so beautiful。我很想上前跟他說:Technically speaking, it is always not as beautiful as you expected in the very first beginning. 但是,我沒這麼好事。

常常看到穿著寫著英文標語的台灣人,我其實都好奇他們是否看懂了背後那些字,抑或真的懂那一整句了?因為常看到錯字一堆的英文標語。於是綠燈後,我加速超越他,回頭看了他的長相,我想他應該看得懂這句才買的。

巧得很,這篇排序居然就是新秊第一天,那就用這位老兄衣服上的話,祝福大家新年 so beautiful 吧!



http://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pfbid04ttygtSQ5N6rhwpSb7kbUfoWQLSuf1MYx7HMV8cPUfSjqhzDp5gLT1Ahy46oHb3il&id=100064729897414 

2023年12月12日 星期二

安東食園 大安

安東食園 大安

這家食堂頗有名氣,之前買過幾次,而且都是透過Line預定;當然可以現場去排隊,不過你要是見識過那七早八早就一堆人在排隊的景象,我很自然地選擇放棄。把配菜就交給店家即可,主食挑自己喜歡的即可。當然那些有耐心,也有時間的,大可好整以暇地去排隊挑選自己偏好的配菜。對於吃限定口味的拉麵,或是一年只有一兩次開賣的這種,去排各隊也就罷了,很佩服那些連便當也願意排隊的人。

然而每次想起要吃這家所謂的招牌大雞腿時,打開Line帳號點進去,沒有一次不是已經售完。有天上午突然想起這家,上去看看是否還能訂得到,沒想到還剩下幾個,於是趕緊下訂一個吃看看,總要嘗嘗這味道到底有多厲害?

吃了以後覺得並無驚喜、驚豔之感,除了偏甜口的醬汁明顯,色澤看起來好像很誘人,但實則味道沒有入口覺得,哇,好吃,沒有!就是個口味過得去的雞腿。我只能恕小口的口拙,吃不出大家之所以要搶購的原因和味道。我寧可去買紅燒牛肉,那味道豐富得多了,要比其它同樣牛肉口味的便當,那倒是真的勝出了。

What I saw: 改到原廠認不出你來!

What I saw: 改到原廠認不出你來!

今天去驗排氣,看到一台待修的普通重機。雖然現在新品牌與新樣式機車多了,但是,白牌重機款式還是相對有限。

看到這台改成如此顯眼招搖,讓我笑了出來。可惜車主不在店內,不然真想問問他改裝這些花了多少錢?

高中同學的父親是好幾任家長會長,因為三子女都讀同一所高中,因為家境優渥殷實,自然是校方會長人選的標靶。他高一時,用零用錢買了台山葉50cc的「兜風」。以當年學生而言,買得起機車算是驚死人的程度。后來他改車,把引擎裝成90cc不說,什麼排氣管、把手、車殼、避震器,能換的全換過,甚至不只換過一輪。換到后來,我都認不出那台是兜風了⋯⋯

讀大學之後,他把一個北一女的高中生,就租屋在我那個眷村內。有次他們深夜在巷內暗處擁吻,我回家正巧遇見,但沒理會。接著又出門吃宵夜時,他見到我喊住我,就這麼巧地又聯絡上了。他那時已經不改車了,但是,改不掉喜歡DIY的習慣,每次都逼著我跟他一起全換各種不同規格,甚至是GP賽車用的高檔機油。他說起當年改車的荒唐歲月,改車的錢都夠他買原廠兩台新車,甚至是買台當年高中男生眼中最帥氣的光陽「王牌」與山葉「追風」。過了那個年齡的坎之後,就知道當年自己中二有多傻屄,前額葉發展得多不全了。

不過,在軍武圈中,以色列仰仗著美國爸爸的支持,當兒子的往往也把老爸給的武器魔改到原廠都會懷疑:這真是我家生產的嗎?






2023年12月9日 星期六

公館劉家古早蛋餅 中正

公館劉家古早蛋餅 中正

每回經過水源市場臨羅斯福路這側,見到這攤前總是排著人龍,有時那個隊伍能有個七八人以上,看得我著實感到十分好奇,心想這不就是賣個蔥油餅似的東西,怎麼老這多人愛吃了?

有囸在那旁邊買東西時,又見到一堆人在排隊等候現做現煎的蔥蛋餅時,問了個排在前頭等候的學生,這是否好吃?他旋即表示,好吃,而且還滿常來買的。當下記得這事,因為見到排隊人已多,不想瞎湊熱鬧。

另一天經過這時,見到只有兩人在排隊,心想那趕緊去買個吃看看。一大張切成四分,看著製作時,確寔蛋與蔥都給得分量相當不少,那種分量著實讓人看到有種過癮的感覺。老闆娘很是客氣,很有精神地招呼客人。

各種口味的調料都加了一點,分散在不同的小塊上面。但我只能說,這東西真不怎樣!應該是分量很實惠,蔥與蛋皆多,讓人很明顯吃到那兩樣東西的味道。不過呢……那就是麵糊煎,麵粉水加了蔥與蛋,吃起來軟癱,不是糯彈,像是很大一坨鼻涕似的。這種麵餅完全無法接受。只能說學生們的口味確實很有意思,每回開口問時,那結果對自己都是相當炸裂。

2023年12月8日 星期五

What I saw: 送對面鄰居紅包是種甚麼樣的感覺?

What I saw: 送對面鄰居紅包是種甚麼樣的感覺?

某傍晚在回家的路上,就在離家不遠的幾個路口之一,發現前面數量機車穿越斑馬線時,完全不禮讓行人,紛紛疾馳而過。當他們都毫不留意地魚貫過時,我煞車停了下來,這才發現是名外國人。但是見他完全沒有任何表情與反應,像是習慣「行人地獄」的狀況,全然不看前方地低著頭跨大步而過。

前方的女三寶,完全無視他,從他面前一米於的距離轉過去,那麼近的差距難道真能忽略?心想還真讓我遇到這種三寶了。在後方跟著騎,發現她的路線居然跟我一模一樣,幾個巷弄轉彎之後,竟然停在我習慣的位子隔壁。啊,原來是對面一樓的鄰居。門口庭院就是頗大的車庫空間,依然將機車佔據巷弄內的汽車停車位,當個路霸。那麼我就轉送她一張市府發放的紅包好了。正好過年前會到,就當是賀年卡了。

第一次檢舉不禮讓行人就上手!至於她沿路轉彎都未使用方向燈這種1200的小事,就先算了。

PS
無知/法盲真是可怕的事……我安裝行車紀錄器主要是為了捕捉平日騎車時無法使用手機拍攝的漏網有趣之事,而非為了檢舉。檢舉交通違規根本沒有獎金,而且是從來都沒有過!不過,在現實生活上遇到的人依然有一堆人不知這事,還說可以靠這賺獎金……人笨是必然的,有腦但卻真裝了屎,這才是可怕。




http://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pfbid037nCi2khJH7jHQxfZYS4YwECgAdsQCzxMxKpiWdKxcSdV51ArxarHuaAPDGijrequl&id=100064729897414

越南順化米線 文山

越南順化米線 文山

剛搬來文山時,為了熟悉附近環境,總是騎車在那些巷道之間亂轉,還時常會繞道有如迷了路,但很早期就發現了這家。之後,發現文山區新住民比例挺高的,尤其是來自越南。不單是反應在有許多越南口味的小餐廳之上,連在景美夜市這種主打本土口味的,都能找到兩家賣越南麵包和河粉的店。同學那時也住在此區,她說其子的同班同學中,有七人的母親是來自越南,這個比例已經可以說是三分之一了。

那天想吃點春捲──這個以前極為普遍的食物,現在卻很難再看到的東西──想起這家應該會賣才是,所以又跑去吃看看。

果不其然,越南春捲雖然也有炸的,但是那皮與我們的就是不同,它是特別酥脆,一咬就全散架了。不像中式春捲皮,炸後一咬會像盔甲一樣,一片片地散掉。還有,果然都有芋頭餡,這似乎是他們主流的口味?還有些肉末,以及不知道是啥的東西,那個味道有點複雜。跟中式春捲韭黃肉絲或韭菜肉末的口味完全是兩回事!不過,純配個白飯還都是可以的。之於我來說,就是個李代桃僵,吃過不同家不少次越南春捲,始終都覺得就是個還好,沒能有驚豔感。不過,它的涼拌木瓜絲是很不錯的,花生碎沒有油耗味,木瓜絲也很清脆,調料醬汁帶著甜酸味的爽口。

這是間在地具有越南口味的小店,我想味道應該已經往台灣人的喜好調整過了,但是又不至於整個台化。老闆(娘)已經沒啥口音了,而且很和善,總是張靦腆帶有笑意的臉。同時在價格、口味和份量上都是合宜居民的,是生活左近的不錯選擇,想必在各地都有類似的越南小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