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1日 星期二

What I read:《溥儀在滿洲國》

What I read:《溥儀在滿洲國》

這本成于民三十五年的老書原名為《滿宮殘照記》,是個一眼望之就有年代感的書名。沒看內容之前,我比較喜歡旧有的書名;讀完之後,還是覺得原名更有味道和歷史感。

這本200頁的小書,一個晚上就讀完了。其實昨天才收到海外購來的三本書:《倭寇與明代的東亞秩序》《錦衣衛:畸變的國器》以及《中國食辣史》。且原本手頭上《歷史中國的內與外》也看到最後一章的部分,還沒讀完,便讓這本先插隊了!而前者其實也是插隊于《嘉峪關外:1759-1864年新疆的經濟、民族和清帝國》。實在也很受不了自己這種插隊看書的惡習,但今天拿到新書便忍不住趕緊一口氣把它給讀完。

這本書內容可以說是鬆散、龐雜,真實呈現作者所收集到的滿洲國皇宮內的一手資料。作者描寫溥儀的範疇也都局限在這個時段內為主,對他早期生涯的描述都是為了鋪墊主題內容;至於日本戰敗之後的部分,完全略過,一如其原本書名中的「滿宮」般。

幾年前去了趟滿洲的旅大和長春,之後翻譯了梅英東的《在滿洲》,對於這個地方別有一番不一樣的認識與好奇。忒別是當初跑到長春也就是為了去看看滿洲國新京(長春)的溥儀皇宮——中國定名為偽滿皇宮博物院。因此對於此書抱持著更大的興趣和好奇,希望能从中補拾當初所遺漏的許多資訊或是畫面。在翻閱的過程中,當年花了整整半天的時間在參觀此「故宮」的影像也或多或少浮現出來,而作者對於現場的描述的確與我在七十年後再看的基本模樣未變。中國在復原此處的確下了不少功夫!跟許多古蹟維護很不一樣,修復的不會過假。

對於旅遊而言,這本旧書的效益其實不大,但是對於這段歷史有興趣者,會發現這是很有意思的雜書。讀者可以从紛雜又經作者整理爬梳過的資料中看到許多歷史中的「小插曲」,而這些正可以成為歷史研究的破口或是絕佳的引子。

書中看到一些有趣的小事:
溥儀从北京逃到天津日租借時,來迎接他的是吉田茂(Google之後才知道他當時是駐天津總領事)。

日本駐滿大使一人身兼三職,還是關東軍司令與關東廳長官。

溥儀在《末代皇帝》中是個近視眼,其實他只是愛戴眼鏡而已,尤其是愛戴墨鏡。

前清官員寫信(謝恩摺子)落款時間都還沿用宣統年號。等到溥儀三度登基之後,又改用新的年號紀元(相當八股XD)

此外,書中列出不少溥儀與其弟、其妹和妹夫之間的信件原文,可以更真實呈現他的多樣性格,這起碼和史書與電影是另外一種視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