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I read: A Bridge too Far《奪橋遺恨》
這本書原著翻拍成了同名的經典戰爭片《奪橋遺恨》。記得那時連電影其實都看不太懂的年紀,就被我老爸抓到西門町去看這部電影,電影到底在講啥內容都不記得之外,其實也是因為看不懂,我想家大人其實只是要我看看稀里嘩啦的戰爭場面,才不至於在電影院裏面呼呼大睡才是?小學看過的戰爭片中,唯一勉強能有點印象的只剩下《巴頓將軍 Patton》和《野雁突擊隊 The Wild Geese》了。不過,對於《奪橋遺恨》這片印象極其深刻,是因為家父跟我解釋了這部片名翻譯得相當好的緣故。其實那時候根本一個英文單字也不認識,他解釋了半天簡直就是對牛彈琴,但我卻莫名其妙地記了下來。等到讀大學之後,才在麥田軍事叢書中看到了這本,方能領悟他當年所說的精妙之點。
"I think we're gonna have to find another way into Germany."
簡言之,這是盟軍所發動的「市場花園作戰」(Operation Market Garden)是這場戰役的代號,其實它是兩場作戰的合稱,市場與花園是指不同的作戰目標。其整體目標是為了盡早結束西線的戰事,從荷蘭越過對地面部隊猶如天塹般的萊茵河,進入德國本土對國防軍給予致命的一擊,迫使希特勒投降。而這本書也就是交代這場戰役的過程。該書是考李留斯雷恩(Cornelius Ryan)二戰三部曲中的第二本,也是其中最厚重的一本,頁數幾乎是第一部曲《最長的一日》的翻倍。喜歡軍事史的讀者應該都不會喜歡這段歷史,但並非是因為盟軍戰敗的緣故,戰爭中總有勝負的雙方,而且就軍迷角度來說,內心世界多多少少都偏袒國防軍(德軍)的。主要原因都是針對這場戰役的發動者與規畫者:蒙哥馬利(Bernard Montgomery)──一個軍迷幾乎都討厭的人物。
這是一場史上規模最宏大的空降作戰,投入四萬餘的傘兵部隊,幾乎是盟軍傘兵部隊的家底給梭哈進去,的確具有創意與野心,這點與英國戰略保守的形象大不相同,這點的確是在盟軍內部一致認可的。這種大的作為更與蒙哥馬利的形象更是大相逕庭。
這本書對於這場戰役的進行提供了極為詳細的訪談記錄,一如《最長的一日》般,十分詳實與生動,有些描述會讓你讀到時感到憤慨與難以想像。可是,在首部曲中還有些稍微意外的小插曲是帶著讓人歡愉的結果,在這本書中完全失去了光明面,是連續不斷的失望與無助感。看過《諾曼地大空降》的人,對於市場花園作戰中,101空降師在恩荷芬(Eindhoven)所遭遇的困境應該會有些印象,但是與英軍第一空降師的遭遇相比,那就是小巫見大巫了──傷亡人數相近,但英軍受伏人數甚至是傷亡的數倍。此外,影片中還描述是E連協助他們從萊茵河彼岸撤退回來,各個都還人模人樣的,真實場景可不是這麼一回事。
我特別喜歡片中當 Winston 與 Nixon 在等待撤退時,見到德軍在砲轟恩荷芬,後者跟前者說了這句話:我想我們得找到別條路進到德國了。對我來說,這句話意味深長,不單單是進入德國得等到隔年──當年冬天還被德軍打了一場讓盟軍擔心得退回到馬士河以西的突出部/阿登之役──若不是市場花園作戰的失敗,讓蘇軍得以提早攻入柏林,戰爭結束應該可以提前,冷戰的格局與面貌勢必大不相同。
書中除了描述蒙哥馬利與其參謀的驕傲顢頇之外,對於移除「戰爭之霧」也提供了鮮明的教訓,最基本的通訊問題在戰爭一開始就困擾了前線部隊,但一直未能真正解決這問題,進而叢生諸多的相連問題。還有見到英國人對於友軍(荷蘭反抗軍與流亡政府)的不信任,這點在諾曼地大空降中也有所展現。
因為本著原本就無法喜歡蒙哥馬利的因素,導致閱讀這本書的進度一再拖沓。但是當看到書中正文最後一頁,兩個重要人物對於本戰役的評論之後,只有心想,無後之人或許對於把他人之子(英國子弟兵)送去當砲灰,死不撤退,事後依然忝不知恥地死咬著自己的角度,把責任全推給他者的蒙哥馬利,實在除了厚顏無恥之外,想不出還有甚麼話來形容他了?然而對於躲在這場大幕後面的邱吉爾無法割捨大英帝國情懷而重用他,或許也對他燃起一種猶如史達林輕蔑地說出 A single death is a tragedy, a million deaths are a statistic(死一個人是個悲劇,死了一百萬人是個統計數字)那種冷血感。荷蘭女王王夫伯恩哈特親王所言「我國再也無法承受另一次蒙哥馬利式的成功。」可惜,英文中 Pyrrhic victory(慘勝)一詞沒能改成 Montgomeric victory。
「以我明顯有偏狹的觀點來看,如果這次行動從一開始就得到支持,並且擁有所需的飛機、地面部隊與行政資源,那這次行動即使有我的失誤、惡劣天氣,或是有黨衛軍第二裝甲師出現在安恆地區,最後還是會成功的。我至今仍是堅決支持市場花園作戰的支持者。」蒙哥馬利
@海貓亭拉麵「29日肉肉日叉燒免費倍增」海貓拌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