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時光傳統美食 中正 相對於像是三明治、漢堡與薯條等西式早餐,我更鍾情於傳統的中式口味,飯糰、肉包與鹹豆漿之流。但是本著沒吃早餐的習慣,只剩下周末時一口氣吃個兩三分早餐的量,權充是早午餐解決。在尋找飯糰的過程,一如在台北要找到好吃(合自己口味)的油飯/米糕,是同樣地艱辛。最害怕的飯糰就是永和豆漿系的飯糰,硬生生地把飯捲成韓國海苔捲或日本壽司捲的模樣,裡面用著當天炸的油條,然後像是被壓路機壓過一樣捲在裡面,一丁點口感也沒有!甚至還可以把它給抽出來,模樣像極了用過的保險套。加上糯米本身煮得難吃,往往都是黏呼呼的一團,就算沒成粘呼呼地,也被他們給捲成該死的口感。 必須說這家的飯糰那就是全然兩個世界,整分大小適中,外層糯米不會過厚,每口咬下去都可以吃到內餡。油條長度的大小也剛好,第一口大口一點肯定就能咬到油條,糯米的軟彈特性搭配酥脆的油條,一軟一硬的綜合口感,在口腔中就是種奇妙的組合。蘿蔔乾與酸菜的口味見仁見智,我比較喜歡裡面加上半熟,咬了會如一口流油般的荷包蛋,其次就是滷蛋。此外,它有多種口味的內餡,我是偏好傳統的肉鬆或魚鬆。我只能說這家的飯糰是我在台北目前吃到最合意的,之前覺得杭州南路上的「劉媽媽飯糰」或新店北新路上「宗品早餐」,也都還可以,但吃過這家後,已經全面改換門庭了。 另外,這家還有個品項是我還會買的,就是桔醬涼麵。基本上所有市售的這類型簡單涼麵,在我看來都是「拉基」,不管多有名(比方像是阿春媽媽涼麵店或小慧涼麵)我都不喜歡,因為都是這種無料涼麵。過去在老家吃碗涼麵,那可是件講究事,家大人為了中午吃碗涼麵,大概要折騰快兩個小時備料與處理。長大之後,很勉強在當年最早還在仁愛路上的「朱記餡餅粥」吃過類似水平的口味──廿多年前一盤涼麵要價百來元。不過,這家的涼麵也是與市售的差異無幾,唯獨那桔醬口味很特別,那股酸甜桔醬味道特別適合夏天開胃解膩,這與其它「拉基」就有了區隔,我會特別去買份吃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