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能寺:1582, A Year of Significance 第三回來到日本這個近一千一百年的古都,終於能探訪之前只在書上看到的「偽」古蹟──本能寺(該寺遭兵燹破壞數回,目前此座本能寺早非原址與原寺。)日本天正十年(公元一五八二年)發生了改變日本戰國史面貌的意外事件:「本能寺之變」。織田信長的家臣明智光秀於京都發動叛變,逆襲暫駐本能寺的織田信長,信長兵敗切腹自殺,據傳屍體也被大火燒到無法辨識。這使得當時還名為羽柴秀吉的豐臣秀吉之後得以在天正十九年(公元一五九一年)一統日本三島。 本能寺之變的同年正是中國明神宗萬曆十年,在十八天之後的中國北京有個改變明朝歷史的人物過世:張居正。就在十天前,朱翊鈞還加封他為「太師」,成為明朝唯一能在生前受封此職之人。 相差九歲的兩個位極人臣之人(滿人入關後對張居正的評價並非正面居多,主因即是名為內閣首輔,其實「攝政」;織田信長雖出仕幕府,但架空幕府與放逐大將軍足利義昭),一東一西,在十八天內分別離世。 正因本能寺之變,豐臣秀吉才竊取時機進而統一日本,並在隔年(萬曆廿年、文祿元年、壬辰年、一五九二年)對朝鮮發動前後對峙長達七年的戰爭:萬曆朝鮮之役(明朝)、朝鮮征伐(日本)、壬辰倭亂(朝鮮)。明朝沒有張江陵的十年改革,以從明世宗嘉靖末期起敗壞不堪的財政能力,肯定是無法因應這個廢時、耗錢、燒糧、損兵的戰爭;也正是信長之死改變了日本統一的時程,以及讓個暴發戶個性的「鄉巴佬」(之後大名出身的德川家康肯並就不會有豐臣那種瘋狂的想法)發動東亞的第一場跨國界跨種族的國際戰爭。 黃仁宇教授著作中最廣為人知的一本《萬曆十五年》英文標題就是《1587, 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藉著看似無關緊要的年份來引出「世間已無張居正」的論述;兩個看似無相關性的死亡事件,卻造成東亞的質變,努爾哈齊也利用了這場國際變局在遼東總兵等無暇它顧的情況下,開始進行收服海西女真,為統一女真奠定扎實基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