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30日 星期五

韓宮麵 新北新店

韓宮麵 新北新店

同學是哈韓的老嫗(後來發現老嫗們好像是哈韓的集散地),看看韓星流口水也就算了,居然還花幾千元去參加甚麼碰面會?這真的讓我這鄉巴佬驚掉了下巴!原來見面會的金額比聽演唱會還高,我真是太土了,還好從來沒幹過這種蠢事。不過,除了哈韓劇與偶像之外,連約吃飯也時常都挑韓國餐廳。還好這家小店離我不遠,更主要的是東西頗合我的味道,所以願意將就配合同學。

雖然是到了夏天,我還是要吃整鍋上來永遠都是熱騰騰,湯都還在滾著冒泡的海鮮麵。明明會吃了一頭汗,但是就是頂不住那鍋的味道,雖然韓國辣醬其實根本談不上辣,有那麼點辣度,但主要還是刺激味覺為主,還帶著發酵後的醬香味,以及一點點淡淡的甜味。這湯底搭配著海鮮料,那是個過癮。每次吃完之後,整個鼻子有種重新打通的感覺,吸入空氣瞬間大了一倍,時常保持鼻塞的某鼻道馬上就能擰出一堆鼻涕,有種不藥而癒的療效和痛快。這些調料的刺激性也是有的,每每吃完後需要喝不少冰麥茶來降降溫,邊喝著熱湯邊啜著冰茶,就是這種冷熱交替趕到特別的痛快。每每都能把這一碗給吃個底朝天,湯喝到一瓢不剩的境界。

不過,夏天來的時候吃碗朝鮮特產「冷麵」那也是很特別的體驗。之前只在「油管」上看過中國人跑到吉林朝鮮族自治州內去吃冷麵,覺得很特別。它是蕎麥麵,口感和小麥麵全然不同。它偏硬的口感,不應該說是筋道──這才是中國原本的麵條,先傳到朝鮮半島,再跨海到了日本──很好吸溜。湯是種酸甜口,像是吃冰的糖漬蕃茄又還有點果醋的味道,有時還能見到湯內的冰渣塊。這個夏天吃真的很舒服,口味又很獨特,吃完完全不會有夏天吃麵的滿頭冒汗的情況,反而是股清涼,比吃中式涼麵還好用,而且口味上更馥郁。

PS
老闆娘只有一人忙進忙出,像我這種躁鬱症患者是不推薦前往的。建議:電話預定抵達時間,請她先備妥,到了就可以直接開吃不用等。










2023年6月28日 星期三

What I saw: 同儔

What I saw: 同儔

外食的過程中,不能說九成以上的時間都是吃獨食嗎,起碼也有個七八成都是自個一人用餐。縱使自己時常狼吞虎嚥,但也不想與他人眼神交會,除非當下有可觀的妹子可看,那也是個例外。不過,例外的意思是就是少見,甚至是到了罕見的程度。因此打發時間,有些店家出餐速度因為總總緣故,甚至可以等個半個小時之久,這時雖說有手機可滑加上還要戴上耳機,那麼書就是另外的最優解。

收音機被電視機給取代了,手機又幾乎帶走大量收看電視的觀眾,而閱讀的習慣,人們也從報紙、雜誌、書本等等轉向了一物多工的手機。從這個世紀起,除非在早餐店才會看看報紙的體育版,不然根本不看報紙的。不過,直到現在還有人在看紙質報紙,這也是了不起。不知道是否就跟文青們假掰地要去買黑膠唱片的概念如出一轍?至於還在看紙本書的原因,不過就是不想再買根本來不及,也看不完的書,一直堆在那。電子書會解決空間浪費的問題,這是真的!而且搜尋內容十分迅速便捷,攜帶更是便利。但是,這無法解決亂買的惡習。

現在逼迫自己,看完一本書之後,才能再添購另外一本。若遇到那種近乎非看不可的書時,就是逼迫自己趕緊消化床頭上尚未讀盡的書。看完之後,立刻送給朋友,或是捐給圖書館,也不要堆在家中。一本書也不會多重多占空間,搬家時就知道那有多麻煩了。上次搬家「處理掉」近千本書,只留下幾百本而已,但那夢靨足以揮之不去。因此現在家中所剩大概只有百餘本書了,比起過去那真是少了不知多少。

有囸來到這家買個菜飯便當,等候時沒想到還能看到同儔:也是會帶著書來配飯的,當下覺得很是新鮮。寫食記的這六秊餘,這景象真是屈指可數,可能頂多是我第二次遇到吧?文山區幾家暑假會休假一兩個月以上的店為數不多,這就是其中之一。寫食記時,發現店家貼文表示放假去了,又是個把月會才會回來!可見這幾間店的老闆都是手骨之粗,又大器,才能這樣關門謝客去避暑。


2023年6月27日 星期二

川味麵典 大安

 川味麵典 大安

這家店有點意思,雖然固定賣的是牛肉麵與其它幾款麵(其實我只吃過三種麵:牛肉麵、番茄哨子麵與擔擔麵。)之前都以為牛肉麵就是固定兩種,分別是川味與蕃茄兩種。後來才發現,其實是會變化供應不同口味與部位的牛肉麵!有點像是日式拉麵店似地,會更換口味。去了那麼多趟,居然也沒發現這事,都單純直接點個牛肉麵或蕃茄哨子麵。

因為好不容易掛上附近一家頗有名氣的耳鼻喉科門診(是我見過最能徹底證明甚麼是閻王好見,小鬼難纏的診所。那護士真可謂比晚娘加上清宮劇中該死的嬤嬤還要更為惹人厭!偏偏醫師溫文儒雅態度謙和,問診又十分細心詳盡。)所以那囸早到了。雖然明明是去看扁桃腺發炎的,醫生也一如既往地細心囑咐不要吃辣、刺激性的食物……但是到了那之後,看到新菜單,就跟得了失憶症般,醫囑全然拋之腦後。那囸早到了,這才發現原來是有所變化的。發現有了新口味,那是一定得嘗嘗的,更何況還是麻辣牛雜!麻辣本來就是偏好,牛雜也一直都是,有牛雜能點肯定都選牛雜。

這碗麻辣牛雜乾拌麵的麻那是一個夠味,花椒味道隨著熱氣發散而起,可以聞到那股帶有點麻的香味,對於喜歡這一口的人來說,那是個開心過癮。入口之後,那麻味也很正點,直接又明確,那股花椒的帶來的酥麻舌頭的口感,著實過癮。就我個人偏好來說,覺得可以再強化點麻度,那種發散感更像是吃了合法管制藥品的瞬間痛快感。搭配著乾辣椒一道食用,可以達到又麻又辣的口感。對於愛吃麵的人,一碗麵是不夠滿足的,再來一份蕃茄哨子麵,正好可以調和之前的口感。蕃茄的清甜味,加上店家總是給予大量的青菜,配合著肉哨子,三者合而為一相對前者的清淡口味,那是種兩碗整合的痛快。就像是歐盟的格言 In varietate concordia 一般,靠著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合唱》來做收尾,在歧異中和聚。




2023年6月23日 星期五

西門麵店 萬華

西門麵店 萬華

跟王老闆一樣,也是個開餐廳的外省朋友,只是她是賣洋食的,和我的共同點之一就是都是王老闆的老客。有囸她問我是否吃過這家店,我連聽都沒聽過,又怎麼可能會知道。看了地址之後,才發現就在我會去修理皮包的「阿財」對面(這間店值得推薦,這個秊頭還能找到這樣的店家已經不容易了,而且價格實在。)但去了阿財幾回,總沒發現它。放在清單中好一陣子,因為它位於北市西區,離我有點小距離,沒往這個過去十分熟稔的老城區跑時,專程去吃確寔有點累。不過,這家店有個非常好的強項,那就是營業時間特別長(去年孟夏去的時候還不是便利超商般的營業時間,現在已經是全秊無休了,真強!我都好奇這樣的店家,晚上時,傑瑞要如何出來活動?)

利用週末跑去吃看看,進門發現個特點,真正的觀光客忒多,見到好幾組是純正的觀光客,除了操持的口音和外語之外,就是拿著手機看著地圖四處張望的牆上照片,明顯還拖著行李,不知是剛到此區去辦入住之前,抑或離境前再補一頓?沒想到這是間觀光客的店!通常這樣的店並不適合太本地人的口味,因此有點小疑慮。

沒點多,就要了出名的豬腳飯、涼麵、麻醬麵,還有兩樣小菜。份量都不大,碗碟也是,很適合觀光客的大小,還可以多吃幾樣分食。豬腳燒得夠熟透,入味程度也可以,也是帶偏甜的口感,但是要說達到店家所標榜的銷魂,那就真沒有了。很坦白地說,甚至還不如已經大為退步的「富霸王」,但也不至於覺得不好吃的水平,就是不會糟,但不覺得是很厲害的程度。麻醬麵和涼麵都是中等水平,絲毫吃不出個甚麼不一樣或是好吃的點。海帶筍乾與烤麩那份小菜的調味比較特別,但有梅子醬的微酸味,吃起來還挺爽口的。至於本來有點期待的豆皮和黑輪嗎……就是如果扣除澆淋上的滷汁之外,那就是丟在鍋裡加熱不入味的東西了。但是,那份辣菜餔是真的滿厲害的,脆度很好,辣味和鹹度也適中,加上不會過度搶味的豆豉,整體綜合得十分到位,是下飯神器,反而是我覺得店內吃到最猛的。其實整體來說,以一間全天候營業的店來說,這家味道算是OK的了,讓你隨時都能吃到要比超商過度調味的便當和麵食,甚至下午不是吃飯時間也有正餐供應,這個水平是沒毛病的。















初篇:http://bit.ly/45zQYQN (本篇)

2023年6月14日 星期三

在日式拉麵店吃碗牛肉麵是個甚麼樣的體驗? 烹星/仁王家 中山

在日式拉麵店吃碗牛肉麵是個甚麼樣的體驗? 烹星/仁王家 中山

看到店家粉絲專頁上推文寫著推出限定版的牛肉麵拉麵!一個其實是很喜歡吃各種牛肉麵的人,見到這樣的宣傳是不可能不中槍的。去年這時去的時候,店名還是「勝王」,忘記今年何時改成了「仁王家」了?照片上店面招牌還是勝王的字樣。它其實滿常有新菜單的,當然也會有固定品項才是?但是,我沒那麼常吃,也搞不清楚店家的走向,但總覺得菜單時常有變化,多到我以為是不是拉麵也嚮往著米其林星級餐廳那樣,需要按照季節更換菜品,並依據所在地域選用食材之類的追求了?不過,我總覺得台北有幾家拉麵店老闆真的很用力勞心,時不時推陳出新的,我當吃客的話都覺得都要吃過會很累了,他們豈不更累?

純粹出於好奇才去吃這碗麵。它的確是牛肉麵,湯頭是有紅燒味的感覺,但也不強烈,店家有自己的調味方式,而且還有紅白蘿蔔入湯──不論紅白蘿蔔燒牛肉,對我而言,那都是個搭。兩片不薄的牛腱子肉吧,燒得挺嫩的,不像有些牛肉麵把牛腱子燒得過硬,或是一碰就斷碎,這火候算是適當──只是我還是希望能吃到牛腩口味的。有趣的是,還有兩片日式風味的叉燒肉。這與牛肉麵倒也不是不搭,但口感與風味和湯頭有兩種世界的感覺,吃著日式叉燒肉配著紅燒牛肉湯,那味覺感受很不相同。就在想,如果把粵式叉燒肉配成紅燒或清燉的牛肉湯麵上,不知會是怎樣的口感呢?哈哈哈~配菜是菠菜,這很不一樣的感受,傳統牛肉麵多半是小白菜,或偶有空心菜,最糟糕的就是沒有綠葉子菜搭配,真心覺得只有蔥花的都不是牛肉麵。店家的波菜煮得很好,保有嫩順的口感,少了那股很容易過澀的口感,很不一樣。

店家提供杜蘭小麥的手揉麵(粗麵)的選項,這也是我來吃這碗的主要驅策力。這麵真的很有麵該有的筋道和彈性口感,可以要求偏硬的口感,那更符合喜歡吃硬麵人的喜好了。還好因為上次老闆交代過,可以加麵時再選擇粗麵,讓我一口氣吃兩球粗麵麵。刻意把配料全都吃完之後,再加麵,想吃看看單純吃粗麵湯麵的口感。這樣一碗的兩坨麵確實把人給吃飽了,但是真想搦戰一下吃兩碗四球麵,一口氣飽到喉頭的感受,畢竟這樣水平的粗麵著實難得。我記不清當時這碗牛肉麵售價多少,好像是230以內吧?覺得在拉麵店吃碗這樣的口味綜合的牛肉麵,不但麵夠,蛋白質也算多的情況,這信價比也是很高了。只是這是限定版而已……

2023年6月13日 星期二

What I read:《被統治的藝術》

What I read:《被統治的藝術》 這是本奇妙又有趣,同時也是有點嚴肅又頗為可讀的書。作者透過「微觀歷史」的角度,從極其龐雜又紛繁的歷史資料,諸如地方志、田野調查和訪談、地方層級的官方公文書,甚至是家族譜,來構建敘事的架構,與主旨和內容間的前後呼應。從所謂「華南學派」的視角,藉由底層民眾的故事來看待歷史進程的推演,而非「大歷史」那種高層的政治視角。 內容從明朝特有的制度「軍戶」,來檢視在前現代國家的明王朝是如何統治,還有被統治者是如何「應對」這樣的國家制度。統治者在廣土眾民的大帝國下,自以為貌似現代科層制的結構能在此廣袤的大地上帶來有效統治,而實際上的被統治的人民會以「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方式,因地制宜的產生某種藝術來對抗統治。 朱重八(朱元璋的本名)是個沒受過正經教育的農民,打下天下之後,除了沿襲元制之外,受限于自身過去的經歷,因此為了建立千秋萬代的基業,異想天開地創造許多基於元代的制度,例如軍戶(本書的主軸),還有灶戶(煮鹽)。 明初大多數的軍戶都來自東南沿海地區,特別是針對前張士誠(蘇浙二省)與方國珍(閩浙兩省)地域的民眾。主因不過是,當初這些地區反抗明朝勢力最為激烈,朱重八耗費最大的力量在擊潰張士誠與鎮壓其治下的百姓(因為張士誠薄徭輕賦,對百姓寬容。)因而他對江浙百姓特別痛恨,將其強制邊為軍戶:最初的軍戶是要跟著新成立的衛所所在地遷徙,透過「解域」的方式來消解這些新統治區域內的治理壓力,達到樹立新根基與拔出舊氏族的雙重效果。 朱重八頗為得意的衛所與軍戶制度其實給明朝帶來將其深遠的影響。解域的過程帶給人口的流動,形成一種「再解域」現象;這是古代除了朝代更迭的戰亂因素之外,造成真正的人口流動。因為軍戶(每戶要派出一丁,成年男子,終生服役,除非死亡或重病不堪服役,此時該戶必須再填補一丁的名額。)要負擔所有的費用,例如包括到指定的衛所去服役的路費,還有一切裝備的費用,十分龐雜。但是,政府不出一毛錢!唯獨軍戶可以免除徭役與田賦。從實際調動的案例來看,許多東南沿海的軍戶,其派駐的衛所就位於雲南、貴州與四川等省份。這就構成「再解域」的機會,因為該軍戶可能會落地生根,而與原本戶籍的家族分產。此時,就造成軍戶出丁的問題,但政府只管這個軍戶(其實是已經繁衍成家族了)得出丁,至於是哪個戶出丁,都無所謂。這中間就造成許多「被統治的藝術」所能運作的空間。同時,甚至到了清朝中葉,在稅收上依然依靠前明的遺留的制度與文獻來徵收——透過軍戶避稅的爭議,足以見證「中華」帝國下皇權不下縣。 像是戚繼光是世襲軍戶,而且是登州衛僉事世襲官職。但是,也是等他父親過世後,他才能到「登州」去承襲這個職位。而衛所這樣的制度也影響地名深遠,像是天津(衛)、威海(衛)、登州(衛)與萊州(衛)等等。 這其中也因為軍戶和衛所制度到了中期之後,隨著軍屯制度遭到人謀不臧或自然環境破壞,無以為繼。但是,制度僵化與祖制不可變的前提下,只能改動灶戶的方式,開中法的實施則範圍愈來愈大,整個西北的衛糧食的供應所幾乎都靠開中法的鹽引,商人才有動機運送糧食以填補軍屯的缺口。而又因開中法,才造成山西「票號」的成立,才有可能到了清朝時,山西的票號生意不只是在茶、馬、鹽生意貫通中國從西南到東北的省份,還一路做到與俄羅斯帝國。而票號制度一度有可能成為與西方銀行體制相埒的架構(這種文化史上的演變,絕對不是朱重八可以想像出來的,因為他的目標就是制度與帝國什麼都不做改變!) 看到朋友貼文提到「從五人的原生家庭,推展到十五人的大家庭」,讓我想起原本不知道該怎麼看待這本書「解域」到「再解域」的過程,與「被統治的藝術」之間的練習,這句話讓我想起書中的種種,才能把這本奇特的書做個心得。此外,歷史發展的過程中,許多制度的衝擊與影響都不是當下或幾個世代人人理解的,甚至是無法看到可能性,而是所有的必然都與偶然在交換作用後,成了後世者眼中的必然。


2023年6月9日 星期五

八里香小吃館 新北八里

八里香小吃館 新北八里

「牛逼」的老闆从倫敦回來找上「王德福」的王老闆,表示想再一起去吃「八里香」,說他在英國就是念到這口蔥辣乾拌麵。於是我們仨約好後從新店出發,進入中和後再走上台64,幾乎可說是一路到底就可以到達麵店了。

這家店位置真的很玄妙,對於外地人第一次造訪而言,按照Google Map導航而到,會有種是不是走錯路的感覺?巷弄東轉西彎的不說,還在居民樓之內,根本不像是賣麵的地方,完全沒有過路客可言的出沒地。每次來都能再次體悟到,甚麼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雖說如此,那都是得靠著有著真本事,方能做到口耳相傳到有口皆碑的程度。這也才會能讓老位老饕麵老闆咸能肯定,也都願意奔波再來。

我還是一如既往要來個大辣的蔥辣乾拌麵。沒吃過的人對它的辣度是需要留心的,最好是從小辣吃起,畢竟要是覺得不夠辣,還可以調整其辣度的。不然一口氣到了頂,吃不下時就糟蹋了這一碗美味了。它的蔥量也始終如一地舖滿舖齊,一直都是一層厚厚的三星蔥末滿滿蓋住了這碗麵,讓你以為你是吃蔥來著,不撥開之前是完全見不到一絲白色麵條的光影。這對於無法吃蔥的人來說,會不會見到就頭皮發麻、噁心想吐呢?但是,對於像是喜歡吃蔥、蒜、香菜,還有九層塔的人來說,這樣一碗麵有這樣份量的蔥有種到直頂天際線的感受,痛快!再加上XO醬的香、油、辣味齊聚,那氣息與口感的馥郁整合是種新層次。

其它小菜或湯的口味都相當不錯,基本上是放心點,不至於會吃到雷。還好跟著他們倆,都是吃麵喜歡點一堆小菜的個性,可以吃到很多品項。店家的蛤蠣湯和餛飩湯真的會吃了很頂,餛飩和蛤蠣的量是相當超值的,就以我在外食吃了餛飩湯與蛤蠣湯幾百碗以上的經驗來看,份量與價格算是不成比例的多。認識吃貨就是有這樣的好處,不然這間離我有夠遠的店,對我在文山而言,那是新北極致的邊區了,才有機會再來。畢竟它還不像福隆的「鄉野便當」或瑞芳「阿霞龍鳳腿」,都是火車一搭,下了車站就見到的點,我還願意搭著火車屁顛屁顛前去。但話又說回來,這口蔥辣乾拌麵真可以衝一次去吃看看,與「微笑老蕭」的蔥油拌麵又是不一樣的境地。








馬祖奶茶 新北八里

馬祖奶茶 新北八里

有喝茶幾十秊習慣的人,夏天習慣自己製作冷泡茶,冬天就喝放到常溫的熱茶,幾乎不喝外面的手搖飲。主要是因為很容易感到口渴缺水,那些飲料一點都不解渴,而真喝茶的人應該也不會習慣飲料店內煮出來的茶味,因為那些茶大多都只有茶味,沒有茶香,也少了回甘的口感。

台灣路邊茶飲的品牌不知有多少?連我這種近廿秊喝不到兩位數手搖杯的人,都能發現茶飲品牌之多,密集程度完全不下於便利超商。不過,不得不說它們為食品化學工業提供了很不錯的研發產線,調出各種口味的茶飲,濃度和香氣都遠遠超過真正食材所能炮製出來的水平。

在諸多品牌之中,唯獨這個品牌讓我覺得有幾分荒謬與黑色幽默的氣息。馬祖,只要你去過那,別說種茶了,在那滿是山岩的小群島上,能挪出空地種點蔬菜都是偷笑了,在那個米糧都靠輸入的情況下,還有地方種高經濟作物的茶?哈哈哈~起碼我在馬祖沒見過啥農地,有能蓋房子的平地都算不錯了。不知道為何能把奶茶這個純然來自英國的東西,和馬祖這個可以說鳥不拉屎的群島連結在一起?

一杯偌大的冰紅茶,賣30元,不能不說真的太便宜了!想想自己連工帶料地在家泡烏龍茶,人工成本就扣除,那茶、水、電的成本,還能有不壞的利潤比例(如果沒有還不錯的收益,那手搖飲哪來那麼多店?)不得不說這茶著實非常不怎樣。真好奇手拿各色調味手搖飲的人喝的到底是情緒,還是單純喜歡食品化工品?哈哈哈~這家店也開在巷弄內,就在八里香的對面!沒想到會挑一個沒有過路客的點,還是看準來吃麵的人會口渴?







http://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pfbid0iHFzvBSrFiSvemjnvitBSAMFE25NkQHF6tmS5K4zfYhHgm95W5MkxV54TdJ1hLzjl&id=100064729897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