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5日 星期二

What I saw: 禮物(le don)

What I saw: 禮物(le don)

九十多年前法國人類學家牟思(Marcel Mauss)寫過一本小冊名為「禮物」(Essai sur le don. Forme et raison de l'échange dans les sociétés archaïques),談的是關於上古社會中交換的理由和形式。

同事剛剛去了趟夢想中的花都,因為她那文青的先生引用海明威在一九五○年時寫給朋友 A. E. Hotchner 說過的一段話,讓她在年輕時非去一趟巴黎不可(因此跟我借了本書,還時不時問我一些法國的小問題):

「如果你夠幸運,在年輕時待過巴黎,那麼巴黎將永遠跟著你,因為巴黎是一席流動的饗宴。」
(If you are lucky enough to have lived in Paris as a young man, then wherever you go for the rest of your life it stays with you, for Paris is a moveable feast.)

其實我還真訝異她先生會搬出這段話來跟她說要帶她去法國的原因!(我想這應該也是《流動的饗宴》(A Moveable Feast)這本書最好的註解?不過,自豪到破錶的巴黎人肯定不會這段話來當做宣傳口號!)

回來後她送給同事每人都有份紀念品,(說真的,巴黎的紀念品我還真不缺!好酒:買不起;美食:在那吃都來不及了;最主要的原因是我根本不覺得,同時也不知道巴黎有什麼好買回家的?)也因為相互間熟識和互動頻繁與否的差距,「禮物」也隨之不同。

收到羅丹(Auguste Rodin)「沉思者」(Le Penseur)的橡皮擦,還附上「一念之間 地獄與天堂」──同事應該是知道這個雕像的一些典故──不過,我猜同事真的沒寫的一句話卻是「凡事多用腦子想」~哈哈哈。

雖然羅丹的原意和同事的認知有些差距,他原先是接受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Musée des Arts Décoratifs)邀約設計門飾群雕,而他的靈感來自但丁《神曲》的地獄篇,因此將這群雕像命名為「地獄之門」(La Porte de l'Enfer),取意「從我這裡走進苦惱之城,從我這裡走進罪惡之淵,你們走進來的,把一切的希望拋在後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