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7日 星期六

What I saw: Mon "Tigre I" de Wehrmacht en camouflage de désert sur une colline de cactus.

Mon "Tigre I" de Wehrmacht en camouflage de désert sur une colline de cactus. My "Tiger I" of Wehrmacht in desert camouflage on the cactus hill. 沒空做實景模型,只好用現成的東西想像一下人稱「沙漠之狐」Wüstenfuchs 的隆梅爾 Erwin Rommel 率領著不管是攻入北非戰略要地艾拉敏 El-Alamein,還是从那撤退的「非洲軍」DAK。 其實,虎式戰車一直到了北非戰役的後期,希特勒才派運至此。投入已經全面潰散的戰場,毫無扭轉戰局的能力。 后記: 戰爭打得不祇是在戰術層面的操弄和實踐, 更不僅是在戰略縱深面向上的規劃和執行, 整體性戰爭的決定層面還是在後勤和補給。 德國在二次大戰的失敗主要因素還是敗給盟軍強大的生產面象,不論是美國還是蘇聯。光是由嚴酷的東線戰役中就可以見到端倪,當蘇聯將生產線東移到烏拉山以東的地區之後,再加上德國不重視長程戰略轟炸機的研發和製造,無法真正擊潰蘇聯的生產線,致使 IL-2 和 T-34/76 源源不絕的往前線供應。 德軍整體上運用在戰術上的靈活度還是無法擊潰蘇聯後勤補給能夠彌補紅軍前線顢頇無能的作戰立。無怪乎傳聞拿破崙 Bonarpart Napoleon 說過「戰爭三要素就是錢、錢、錢」。 也許隆美爾的評價真如倫德斯特元帥 Karl von Runstedt 所言「才能不過是一位師長」,但是卻不能否定他在北非戰線上玩弄戰術上的天份。更有可能昧於德國宣傳部在希特勒和戈培爾 Paul Goebbels 操作下刻意渲染戰績和功勳,但是對於他許多正向的評價卻是來自於當時北非戰場上的敵對一方:英軍。他們憾於他在北非戰役上的機敏靈活和狡詐多變,也因此被稱為沙漠之狐 the Desert Fox。 不過見到他在 43' 年以後在西線站場大西洋長城 the Atlantic Wall 興築的守勢作為,想起對美國現代潛艦之父李高佛 Hyman Rickover 的評論:「昨日的前瞻著,今日的守成者,明日的後覺者」。 總是憑藉上一次戰爭的經驗來打下一場戰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