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星/仁王家 中山
台北的日式拉麵店真的非常多,我想扣除日本本土之外,台北應該是日式拉麵密集度最高的都市了。私忖是地緣毗鄰與歷史遺緒雙重作用下,加上次文化圈的推波助瀾,忒別在網路上形成一股勢力。早些年我也頗不能適應日式拉麵的重油死鹹的口感(慶幸那時候還真沒啥所謂的台拉吧?起碼被朋友抓去吃的拉麵都是很日式口味的!)但是,當自己去了幾回日本之後,吃過幾碗當地有點名氣的拉麵,同時也在台北開始找麵友們口中的名店,轉變成拉麵的愛好者。
粗估應該也吃過幾十家拉麵店,吃的口味多了之後,雖然對各種所謂派別或湯系依然不甚了解,甚至也不想去理解日本人那套圈內人自我形塑、附加文化型態的詮釋,但也能梳離出自己喜好的口味,還有會吃得慣的店家。這家原本名為「烹星」,之前還直接開在中山北路上,與老闆旗下的「鬼金棒」就在隔壁,有著不同的主打風格,當時吃過一回。之後搬到現址,改為「勝王」,也去吃過一回;但前不久好像改為「仁王家」了。不知道老闆為何改了幾次店名?不過,我覺得店名還是挺日式風格的,店內裝潢也是很具有一致性,都是吧檯式座位。
有囸在「樂食蜀」吃麵食,因為已經偏離用餐高峰,接近休息時間了。老闆便和日式拉麵圈極其知名的老闆在聊天,這才知道原來來客是那相當知名的「老葛」。他們聊著聊著聊起拉麵了……我多嘴的問一句,很喜歡他家加了杜蘭小麥的手揉寬麵,可是他們店內加麵只能加尋常的細麵,不知可否以加購的方式來買那粗麵。這其實只是個很偶而去排隊吃麵貪吃鬼的一點私心建議,未忖老闆很霸氣地立刻回到:你下次去吃,直接跟他們說,你是老闆的朋友,說我可以讓你加一坨粗麵。哈哈哈哈哈~頓時感覺老闆像是《讓子彈飛》中黃四郎口中那「霸氣外露」的假縣長真麻匪張牧之。
他也推薦我要去吃吃他的「家系」拉麵,他自己都說法是,很划算。老闆都發話了,這給「麵」子,哪能不去的呢?因此隔天就衝過去吃它一碗。還好家系湯底是豚骨與醬油打底,萬一是雞湯底,我就感到心累了。這碗印象中是210元!看了上來的拉麵之後,老闆說的很划算,我算是懂了。有三片叉燒肉,其中兩片是舒肥方式,一片是傳統燒製的(如果能換成全都是燒製的叉燒肉就好了!雖然舒肥的方式讓豬肉口感吃起來更軟嫩,不會有燒過頭之後的偏柴口感,但我還是偏好原本燒烤後的豬肉味道與口感,層次上有種豐富感,而舒肥會有點整片肉太過一致的味道。)豚骨與醬油的湯頭味道嘗起來不會厚重與油膩,算是可以直接入口喝的;不過,我覺得以湯頭而言,這家的口味跟其它家相比,都算是濃郁,甚至可歸濃稠的──店家不供應白飯,但聽聞是可以自備,或許吃完麵後配上白飯也很對味?我是因為寧吃吃麵,也不需要配白飯。這樣濃郁的湯直接入口不是更爽快?菠菜煮得熟度恰到好處,維持嫩度又不會有過強的生澀口感。其實我也不知道為何很多拉麵都有片海苔,我總覺得吃起來亂不搭的,但是日式拉麵真的很愛搭配海苔,尤其是看到影片中那種屋台或推車式的拉麵,海苔幾乎是必備品。這口拉麵確實吃得滿舒服的,以日式口味來說不會過度濃厚,但豚骨與醬油融合的湯底又能入口,加上拉麵吸附湯汁的能力也不錯,每口麵條都能拉起適量的湯汁。加了份粗麵,雖然還是沒能感到達到很過癮的程度,不過,兩球都是吃到手揉粗麵,以吃麵的麵垮子而言,還是很感謝霸氣外露的老闆。哈哈哈哈哈~一定要找機會去吃三或四球麵的!
2023年5月12日 星期五
烹星/仁王家 中山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