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頭: 在宜蘭羅東這個小鎮前前后后住了有20秊,18歲之前對於這個小鎮可以說是熟悉又不熟悉。東南西北各個方向,該去哪辦事,該去哪找同學,穿街巡巷地毫無任何問題。但是一旦路上遇到異地客問路,那就慘了!除了知道兩三條幹道之外,其它的次要一點幹道路名幾乎都會搞混。總是反問對方,你要找哪家店?經過這麼個幾十秊了,依然對羅東的路名能喊得出來的不到兩位數。去台北讀書之后,對於這個小城的認知是愈發的偏狹,除了到以往常去的店家回憶一下味覺之外,幾乎都龜縮在家中不出門的。雪隧開通后,整個宜蘭成了台北人假日可以當日往返的景點,非宜蘭出身的朋友有時問起我某些網路知名的店家、景點等等,多半是連聽聞都不曾聽聞。有時在想,我可能比很多台北居民還不熟悉宜蘭,頂多就是比他們知道更多遇到塞車時,足以繞過該處的小徑而已? 在此先紀錄一下我回老家會吃的幾家小店,有時候會在二十四小時候會掃過一遍。
在我看來這不算是羅東地方的老店,雖然也經營了應該有個20秊了吧?原本位於羅東國中后門斜對面的一條巷口的騎樓下,早餐時段開始賣米糕、麵食等。吃了好些秊,其寔並不怎麼喜歡吃,是因為在夜市「米糕枝」沒吃著,而「南方澳米糕」尚未開門之前,又很想吃碗糯羋飯,便會就近圖便利吃個一碗。原本並沒有招牌,也無店名,就是一個在騎樓下方,也做不了多少人的路邊攤。不知道何時換了人在經營,器具、桌椅、爐灶等等都沒更換,唯獨人和味道都不一樣了。雖然原本的口味並沒有忒別突出,單純是沒有第一選擇之下勉強的選擇,但是換人之后,口味變得很突出:突出的難吃!
有日在搜尋米糕枝的資訊,輸入關鍵字時跑出來這家的名稱。心想回家時要去探路看看。按圖索驥找到位置之后,見到了老闆娘和那位新住民的媳婦,我就知道是同一組人馬了。
吃了一碗米糕和餛飩湯,味道還是差不多,沒啥差異,也同樣依然覺得是吃不著米糕枝之下的選擇。多的是一股人情味,老闆娘很訝異我居然還能找到他們。你甭看羅東就點巴點大,甚至比桃園機場還小,當地人「就食」的地域性其寔相當狹隘。這一點也是我長大之后,从同學口中彼此談論在地小攤之間才發覺的事:在一個環鎮道路不過就6.5公里左右的範圍之內,沒想到在地人活動區域可以如此之小,甚至只有四分之一左右的局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