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0日 星期六

What I saw: 家庭手工製造業

What I saw: 家庭手工製造業 透過認識自己才能了解別人,透過認識別人才能了解自己。 有時後一個晚上三、四個小時內就把一本兩三百頁的閒書給讀完,其中還能筆記其中的錯誤之處(若是錯得離譜罕古時,還會打給出版社去反應一下)。當然,比較專業、艱澀的類別就沒能這麼迅速了!不過,以前累積的職業病還是會發作的:找出書中的蟲。 完全乖離家庭手工製造業的生活有一秊又一季了,未忖又意外被抓了進來。除了沒空讀書之外(可是有時間打戰略遊戲,可見時間比乳溝還要好擠得!),因為反正每天都在讀書,還外加要查不少單字——還是保有過去的老習慣,查過的單字翻頁即忘!只是進度非常緩慢,一個小時就只能一頁,受限於人工智慧不足,要快也快不了。萬一遇到了卡關問題,還不能像打電動一樣,按下電源鍵重新來過。週末時間較多,遇上自個腸枯思竭或是不知作者所云,每日還可以讀個六頁!晚上就碰上一個案例:卡關在一個完全沒有單字(以高中程度而言),卻有約莫五十個字組成的單一句子上,看了半天的谷歌大神,也起身喝水活動數趟都無法想破關鍵隱喻。突然體會到所謂的靈光乍現的意含,趕緊趁著動態隨機記憶體還有通電的時候把譯文給打下來,這才發現自己陷在其中已經有一個小時之久。 最有趣的是譯注部份,有時後是真的是自己完全不知道那個專有名詞到底是個啥?(最怕的是為了查個譯注,結果亂逛其它相關資訊而忘了回到正文!還好,光就查生字的部份已經擺脫這樣的毛病)有時卻是得站在讀者的角度去思考,到底他們需不需要這樣相關的背景知識?(會不會太自以為是了?)不過,對我而言最大的收穫不是來自金錢的報償(如果把以往讀書的累積和投入的時間成本算進去,我想這份工作算是低薪的),也不是書的內容——因為翻過的書,雖然看過原文一次,翻成中文先想一回,潤飾成文又需一輪,交稿之前自己還得重校一番;可是,並不會對書中的內容有多深入的印象?並沒有,往往在交稿的瞬間就全忘光了!(真懷疑自己是不是已經患有阿茲海默症了?)反而是這些譯注讓我覺得是亂耳之絲竹,能夠暫時忘記案牘之勞形。遇上了文化上差異更是一大問題,愈是沒有冷僻艱澀的單字,愈是無法翻出。有時先把這樣的句子給連逐字直翻,都會讓自己苦笑不已,想說這句在這是他媽的什麼鬼意思? 下班后一個晚上撐死了也就是三頁的進度,起身后總是感到無限的無奈。平均也就是沈澱浸泡一小時,產出只有七百字弱吧?這才又想起,以後快速閱讀好書時,要放慢一下腳步,想想作者的用心和努力,還有譯者與編輯的辛苦。總之,明秊第一季之前不能再買任何書!之後,大概又要靠深入不毛之地(已經期待奢望兩三個地方,“搓手中”)一段時間,才能把萎縮的海馬迴給恢復過來。


韓庭州韓國料理 大安

韓庭州韓國料理 大安 記得是有天莫名其妙地來到這家店。其實過去常常經過溫州街這條巷子,早就見過這家店的招牌,在台北也混了不少時日,這條街經過至少上千次,但真的就只進去過一次。 市區不知道有多少韓國料理店?在韓劇風潮還沒興起之前,就有不少打著朝鮮──或真的假朝鮮──口味的店了,雖然不及日料為多,但絕對不算少數。 吃了這家之後,只有一種感覺:它怎麼能存活著?最詭異的是,那天去居然還會客滿!天龍國蛋黃區的人們,你們怎麼了嗎? 剛剛去查地址資訊時,看到Google Map提醒著「你 年前到過這裡。」再看到1137則評論只有3.7分,我又覺得當統計數據累積到特定的門檻之後,還是具有意義的。 假風味會存在有時正是因為地道需要假來襯托或對照吧?沒有暨難吃又假味道,又怎麼能驗證其它像樣的真風味啊! Was vernünftig ist, das ist wirklich; und was wirklich ist, das ist vernünftig.


http://www.facebook.com/1912740012343885/posts/2966804273604115

2014年12月13日 星期六

What I saw: Army Pigeon Service

What I saw: Army Pigeon Service

不爭食、不真實

之前朋友給了一包麥片和堅果,被我塞在箱子內給忘了,擺到過期不知有多久?沒拿去做堆肥下,想到可以拿到中正紀念堂內去餵松鼠──好像一兩年前起,已經立起告示牌,禁止餵食了。

雖然當時也有不少人會去餵松鼠或鴿子,但松鼠多多少少還是會躲著人的,不像是北美的浣熊那樣全然不怕人,敢很靠近人們來覓食。抓起一把把的麥片,依序放在座椅上,沒想到牠們瞅見之後,居然像是訓練有素的士兵,一隻隻按次序,很整齊地在那吃著。我家的狗都沒法如此有序,常常都是邊吃邊抬頭互盯,還要齜牙裂嘴地低聲怒囂。

簡直是部隊出來的松鼠……哈哈哈




http://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pfbid02n4Un8xjjeymXyeq9NsR1kQMvUanwZkKPBzFicpTuV8E2kkXif2eY73H3nxut75ewl&id=100064729897414

2014年12月6日 星期六

老朋友油飯

老朋友油飯 宜蘭羅東
寫在前頭: 在宜蘭羅東這個小鎮前前后后住了有20秊,18歲之前對於這個小鎮可以說是熟悉又不熟悉。東南西北各個方向,該去哪辦事,該去哪找同學,穿街巡巷地毫無任何問題。但是一旦路上遇到異地客問路,那就慘了!除了知道兩三條幹道之外,其它的次要一點幹道路名幾乎都會搞混。總是反問對方,你要找哪家店?經過這麼個幾十秊了,依然對羅東的路名能喊得出來的不到兩位數。去台北讀書之后,對於這個小城的認知是愈發的偏狹,除了到以往常去的店家回憶一下味覺之外,幾乎都龜縮在家中不出門的。雪隧開通后,整個宜蘭成了台北人假日可以當日往返的景點,非宜蘭出身的朋友有時問起我某些網路知名的店家、景點等等,多半是連聽聞都不曾聽聞。有時在想,我可能比很多台北居民還不熟悉宜蘭,頂多就是比他們知道更多遇到塞車時,足以繞過該處的小徑而已? 在此先紀錄一下我回老家會吃的幾家小店,有時候會在二十四小時候會掃過一遍。
在我看來這不算是羅東地方的老店,雖然也經營了應該有個20秊了吧?原本位於羅東國中后門斜對面的一條巷口的騎樓下,早餐時段開始賣米糕、麵食等。吃了好些秊,其寔並不怎麼喜歡吃,是因為在夜市「米糕枝」沒吃著,而「南方澳米糕」尚未開門之前,又很想吃碗糯羋飯,便會就近圖便利吃個一碗。原本並沒有招牌,也無店名,就是一個在騎樓下方,也做不了多少人的路邊攤。不知道何時換了人在經營,器具、桌椅、爐灶等等都沒更換,唯獨人和味道都不一樣了。雖然原本的口味並沒有忒別突出,單純是沒有第一選擇之下勉強的選擇,但是換人之后,口味變得很突出:突出的難吃! 有日在搜尋米糕枝的資訊,輸入關鍵字時跑出來這家的名稱。心想回家時要去探路看看。按圖索驥找到位置之后,見到了老闆娘和那位新住民的媳婦,我就知道是同一組人馬了。 吃了一碗米糕和餛飩湯,味道還是差不多,沒啥差異,也同樣依然覺得是吃不著米糕枝之下的選擇。多的是一股人情味,老闆娘很訝異我居然還能找到他們。你甭看羅東就點巴點大,甚至比桃園機場還小,當地人「就食」的地域性其寔相當狹隘。這一點也是我長大之后,从同學口中彼此談論在地小攤之間才發覺的事:在一個環鎮道路不過就6.5公里左右的範圍之內,沒想到在地人活動區域可以如此之小,甚至只有四分之一左右的局部。


2014年12月4日 星期四

What I saw: 陌生的原鄉人

What I saw: 陌生的原鄉人 在這個島嶼上住了幾十年,卻不能稱上熟悉或是了解;或許以為活在這裡,天天接觸就自認為熟稔週遭的一切。 直到這個世紀初因為看了《臺灣的城門與砲台》一書,才想搞懂以前課本中耳熟能詳台南的部份古蹟,諸如赤崁樓與億載金城等等。也才生平第一次跑到台南去目睹一下,看看明末清初東寧王國的遺緒(雖然對於保留下來的古蹟狀態頗為失望)。 陸續添購了這些書籍,原想利用到舊曆年前後的這段時間把這些書給看完,然後按圖索驥照著書中內容去實地摸索一番。未忖,人算不如天算,完全沒有讀閒書的空暇。只能利用晚上與週末的空檔來從事家庭手工製造業!這半年買了幾十本書,又只能堆到明年努力了。我發誓在未來的五個月內不添購書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