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2日 星期六

What I read: 《坤輿萬國全圖解密》&《宣德金牌啟示錄》

What I read: 《坤輿萬國全圖解密》&《宣德金牌啟示錄》 You can't handle the truth! 在 2013 年時,一方面因為對地圖有著忒殊癖好,再者是副標題「明代測繪世界」中頭兩個字明代是我目前最有興趣的主題之一的情況,完全沒翻閱《坤輿萬國全圖解密》內容為何就買回家,一直擺在書架上沒讀過。除了舊書還沒讀完就亂買新書是一直以來的問題之外,該年有大半年的時間忙到沒時間看書。 今年看到《亞洲週刊》「2013年中文十大好書」的報導時,其中一本是《宣德金牌啟示錄 明代開拓美洲》。當天立刻跑去書店買回來,這才發現到原來兩本書是同一作者,連封面和內文編排模式都是極為類似的。難怪在網路上看到後者封面時,還一直思忖著這本書到底我買過沒有啊?因為買到重複一樣的書這種蠢事已經發生過好幾次了。 這回馬上開始讀這兩本書!按照作者的說法前者應該是后者的序,可是我卻是反著讀過來才知道。 雖然作者在序中說並無意要替鄭和時期中國人已經航行全球翻案,或是爭回中國人發現美洲的主權——其實這些論點也有英國退休的潛艇艦長孟西士 (Gavin Menzies) 在 2003 年發表了《1421:當中國發現世界》(1421, When China discovered the World.)一書也有提出諸多證據和推論。當時看完中文版之後還在首次逛 Page One 時買了英文本。李兆良只是單純作學術上的探究。在書中可以看出他不論是在資料的搜尋和佐證上的用心之深,努力之重;雖然很多他個人的假設與推論還有作者在前言中直接點出結論『明代的中國人不止到達美洲繪製世界地圖,而且在美洲開墾定居。這是本書的結論。』我也不全然認同,但是看到他對這個議題的努力和興趣,還有單純的投入都讓我瞠目結舌!就算是局外人看過書中的內容也會感佩的。 不過,印象最深的話並非書中論述和舉證,固然本身相當驚人!而是在前言中的第三段話——作者還特地用粗體字標示:『如果看完本書,你對結論仍不同意,能舉出反對的理由,那我的目的就達到了。因為你一定曾經深切地想過,還動手做過研究,不是盲目接受任何餵給你的信息。我希望您提出不同的意見。』 在學習的過程中,從來沒有遇到老師告訴我類似的說法:對他們的言論要有所質疑。更別說是他們對所說錯誤之處提出致歉,一直到大三時遇到一位法籍的女老師之外。 當時在課堂上為了法國第二共和起迄的時間點在爭論,身為法國人的老師很堅信她所記憶的年代無誤,而對歷史有點癖好的我反之亦然;不過,我當時並不在意誰對誰錯。中間下課結束之前,老師從教師系辦走出了喊住我並告訴我:你說的是對的。我當時覺得有點訝異,因為從來沒有老師因為在課堂說錯——當然,這絕對不會是第一次發生!應該是N次了?——之後,還會跑來跟我說他說錯了。更讓我詫異的是,她在課堂上還公開致歉。這是空前,還好不是絕後;不過,那個年代我在學校所遇到的其他台灣老師可就沒有這樣的氣度。之後,在研究所時也遇到類似的情形,只不過當時並無爭論,只有我舉手提出疑問之處。這位台籍教授也在下課期間回到辦公室,在查證之後,在課堂上也公開做出修正。 我們爭論的是既存的事實,而不是論述,因此才會正確與否的問題產生。但是,能夠鼓勵不同觀點和意見,並且容許討論的老師已經少見;更何況願意面對錯誤之處的老師!?有幸在求學的過程中能夠遇上,縱然是少數。但是,也真心希望即便是高中之前的老師能夠接納「不同」的意見,以及當時有老師能夠告訴我「他們所說的不一定都是毫無疑議的」!真理不一定愈辯愈明,常常流於各自表述,但是如果只有單一論述的存在,不能面對真相,那麼才會像《軍官與魔鬼》(A few good men) 電影中 Jack Nicholson 那句經典台詞:You can't handle the truth. 那樣的慘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